首頁 > 中華本草 > 石棗子功效和作用

【別名】果上葉、鴉雀還陽、巖火炮

【來源】蘭科石仙桃屬植物雲南石仙桃PholidotayunnanensisSchlecht.,以假鱗莖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養陰潤肺。用於肺熱咳嗽,痰中帶血。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石棗子《中華本草》

【出處】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拼音名】ShíZǎoZi

【英文名】BigbractBulbophyllum

【別名】亂角蓮、六棱椎、果上葉、鴉雀還陽、巖火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雲南石仙桃的假鱗莖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lidotayunnanensisRolfe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幹。

【原形態】雲南石仙桃,附生植物。根莖粗壯。假鱗莖肉質,疏生,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5cm,頂生2枚葉。葉片披針形,革質,長7-15(-23)cm,寬(6-)9-15(25)mm,先端近鈍尖,基部收狹成短柄。花葶從被鱗片包著的幼小假鱗莖伸出。總狀花序具12-18朵花;花苞片橢圓狀長圓形,先端近鈍尖拳卷狀凹陷;花小,先於葉,白色或稍帶粉紅色;萼片近等大,寬卵狀長圓形,先端鈍,舟狀,側萼片背面具脊,長4mm;花瓣和萼片近相似,唇瓣下垂,倒卵形,長5mm,基部具球狀的囊,囊長約2mm,先端鈍;合蕊柱先端平截。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附生於海拔310-2400m的林中樹上或林下及溝旁石山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根莖圓柱形,稍彎曲,長10-35cm,直徑2-3mm,節明顯,節間長2-4cm。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節上有殘存氣根。假鱗莖圓柱形,長2-3cm,直徑2-74mm,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有的假鱗莖頂端殘葉片。質硬,易折斷,斷面淺棕色,纖維性。氣微,味淡。

【性味】甘;淡;涼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肺癆咯血;肺熱咳嗽;你脅痛;胃腹痛;風濕疼痛;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註意】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於勞傷,周身疼痛,風濕麻木。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石棗子相關圖片

石棗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石油菜  下一个:石珠>>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