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水鱉功效和作用

【出處】

水鱉之名始載於《庚辛五冊》(據《綱目》)。

1.《野菜贊》雲:“油灼灼,蘋類,圓大一缺,背點如水泡,一名芣菜,沸湯過,去苦澀,須姜醋,宜作幹菜,根甚肥美,即此草也。”2.《植物名實圖考》謂:“馬尿花生昆明海中,近華浦尤多。葉如荇而背凸起,厚脆無骨,數莖為族,或挺出水面。抽短葶開三瓣白花,相疊微皺,一名水旋覆。”根據上述生境、植物形態和《植物名實圖考》附圖,即為水鱉科植物水鱉。

【拼音名】ShuǐBiē

【別名】水白、水蘇、芣菜、馬尿花、水旋覆、油灼灼、白蘋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鱉科植物水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ydrocharisdubia(BI.)Backer[PontederiadubiaBI.;HydrocharisasiaticaMiq.]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水鱉,浮水草本,須根長可達30cm。匍匐莖發達,節間長3-15cm,先端產生越冬芽。葉簇生;葉柄長1-8cm;葉片圓形或心形,長4.5-5cm,寬5-5.5cm,全緣,葉背面有蜂窩狀貯氣組織,並具氣孔。花單性,雌雄同株,生於葉腋;雄花序腋生,花序梗長0.5-3.5cm,葉狀佛焰苞2,具紅紫色條紋,苞內雄花5-6朵,花梗長5-6.5cm,萼片3,具紅色斑點,花瓣3,黃色,雄蕊12枚;雌花白色,單生於佛焰苞內,花被和雄花同數,具成對的6枚退化雄蕊,子房下位,卵形,6室,柱頭6,線形,先端2裂。果實漿裏新詩倒卵形.內具種子多枚。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靜水池沼間。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及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濕熱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2-4g。

【附方】《本經》水萍條,《別錄》雲:“一名水白。”按《本草》水萍有多種,陶氏引《藥錄》“五月有花白色”者,即為其中之一。水白之名,或以花白而得。它如浮萍、大萍,均與白色無關。故“水白”即指水萍之開白花者。此種水白,另有一個特征是葉背有一水泡狀氣囊組織,就是陳藏器所說的“葉下有一點水沫。”《綱目》引《庚辛玉冊》謂:“一種泡子名水鱉。”當系同一植物。“鱉”與“白”一聲之轉,故“水鱉”之名或亦來自“水白。”

【各家論述】1.《別錄》:“生雷澤池澤。三月采,暴幹。”2.《本草經集註》:“此是水中大萍爾,非今浮萍子。《藥錄》雲:五月有花,白色。即非今溝渠所生者。楚王渡江所得,非斯實也。”3.《新修本草》:“水萍者,有三種,大者名蘋。水中又有荇菜,亦相似,而葉圓。水上小浮萍,主火瘡。”4.《本草圖經》:“水萍,今處處溪澗水中皆有之。此是水中大萍,葉圓闊寸許,葉下有一點,如水沫,一名芣菜。《爾雅》謂之蘋。其大者曰蘋是也。《周南詩》雲:於以采蘋。陸現雲:海中浮蘋粗大者謂之萍。季春始生,可糝蒸,以為茹。又可用苦酒淹,以按酒。三月采,暴幹。蘇恭雲:此有三種:大者曰蘋;中者荇菜,即下鳧葵是也;小者水上浮,即溝渠間生者是也。大蘋,今醫方鮮用。”5.《滇南本草》:“一名水旋覆,生海中草地邊仙人塘,近華浦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水鱉相關圖片

水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水半夏  下一个:水鱉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