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小銅錘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XiǎoTónɡChuí

【別名】銅錘草、美形金紐扣、細麻藥、小麻藥、過海龍、黃花草、遍地紅、烏龍過江

【來源】菊科金紐扣屬植物美形金紐扣SpilanthescallimorphaA.H.Moore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秋季更佳,洗凈鮮用或曬幹研粉。

【性味】辛、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止痛。用於骨折,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通經,胃寒痛,牙痛,感冒風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或泡酒分數次服。外用適量,幹粉撒患處。

【註意】孕婦忌服。

【備註】(1)有小毒,內服量不宜過大,如中毒則出現全身發麻。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小銅錘《*辭典》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TónɡChuí

【別名】黃花草、小麻藥、遍地紅(《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美形金鈕扣的全草。秋季采收。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莖圓柱形,微紫色,無毛,匍匐上升,節上生須根。單葉對生,寬披針形,長3~7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邊緣具淺祖鋸齒或波狀淺齒,側面2~4對。花黃色,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苞片2列;花梗長5~9厘米;舌狀花1列,雌性,盤花兩性,管狀。瘦果。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於肥沃潮濕溝邊;路旁、荒地。分布雲南。

【性味】《雲南中草藥》:"苦辛,溫,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治跌打,骨折,風濕關節痛,閉經,胃痛,外傷出血。

①《雲南中草藥》:"止痛,活血祛瘀。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閉經,胃寒痛。"

②《雲南中草藥選》:"消炎消腫,止血止痛。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泡酒服。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註意】《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附方】

①治風濕苯節痛,腰痛,跌打損傷:小麻藥一至二兩,泡酒一斤,二至三日後可用。每次服10毫升,一日三次。(《雲南中草藥選》)

②治骨折:小銅錘三錢,泡酒一斤(浸二至三天)。每次服10毫升。(《雲南中草藥》)

③治胃寒痛:小銅錘葉二至三片,研末,開水送服;或嚼服鮮葉。(《雲南中草藥》)

④治外傷出血:小麻藥適量,研成粉末,撒患處。(《雲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小銅錘《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TónɡChuí

【英文名】all-grassofBeautifulspotflower

【別名】過海龍、黃花一草光、小麻藥、黃花草、遍地紅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美形金鈕扣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pilanthescallimorphaA.H.Moore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幹。

【原形態】美形金鈕扣多年生草本,高20-60cm。莖匍匐或平臥,微紫色,無毛或近無毛;節間長4-8(-14.5)cm,節上常生不定根。單葉對生;葉柄長5-8mm,被短毛;葉片披針形,長3-7cm,寬(0.8-)1-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尖鋸齒或近缺刻,邊緣有尖鋸齒近缺刻,細側脈2-3對,上面綠色,下面綠色。頭狀花序,卵狀圓錐形,腋生或頂生;總苞片2列,約8個,幾等長,綠色,卵狀長圓形;長3-3.5mm,邊緣有毛;花梗長5-9(-14)cm,先端常被短柔毛;長舌狀花,黃色,1列,雌性;盤花兩性,管狀,長約2mm,具4-5個短裂片。瘦果,長圓形,長1.5-2mm,褐色,有白色的細邊,兩面常有少數疣點及疏短毛或無毛,邊緣有緣毛或無毛,先端有2個不等長的細芒,易脫落。花果期5-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1900m的山谷溪邊、潮濕的溝邊、林緣或路旁荒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

【性味】味苦;辛;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骨折;閉經;痛經;胃痛;風濕關節痛;腰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註意】《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止痛,活血祛瘀。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閉經,胃寒痛。

2.《雲南中草藥選》:消炎消腫,止血止痛,治外傷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小銅錘相關圖片

小銅錘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小通草葉  下一个:小團葉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