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巴豆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BāDòu

【英文名】FRUCTUSCROTONIS

【別名】雙眼龍、大葉雙眼龍、江子、猛子樹、八百力、芒子

【來源】本品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幹燥成熟果實,根及葉亦供藥用。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堆置2~3天,攤開,幹燥。根、葉全年可采,根切片,葉曬幹備用。

【性狀】本品呈卵圓形,一般具三棱,長1.8~2.2cm,直徑1.4~2cm。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呈略扁的橢圓形,長1.2~1.5cm,直徑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及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皮薄而脆,內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無臭,味辛辣。

【鑒別】取本品約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2小時,並時時振搖,濾過,濾液置試管中揮幹,加鹽酸羥胺飽和的甲醇溶液0.5ml及麝香草酚酞指示液1滴,再加氫氧化鉀飽和的甲醇溶液至顯藍色後,再多加4滴,加熱至沸騰,冷卻,加稀鹽酸調節pH值至2~3,加三氯化鐵試液3滴及氯仿1ml,振搖,上層溶液顯紫紅色。

【炮制】生巴豆:去皮取凈仁。

【性味】種子:辛,熱;有大毒。根、葉:辛、溫。有毒。

【歸經】種子:歸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種子:瀉下祛積,逐水消腫。用於寒積停滯,胸腹脹滿;外用蝕皰。用於惡瘡疥癬,疣痣,白喉,瘧疾,腸梗阻。根:溫中散寒,祛風活絡。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腫痛,毒蛇咬傷。葉:外用治凍瘡,並可殺孑孓、蠅蛆。

【用法用量】種子:0.5~1分,內服去種皮榨去油,配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研末塗患處,或搗爛以紗布包擦患處。根:1~3錢。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註意】孕婦禁用;不宜與牽牛子同用。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巴豆《*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BāDòu

【別名】巴菽(《本經》),剛子(《雷公炮炙論》),江子(《瑞竹堂經驗方》),老陽子(《綱目》),雙眼龍(《嶺南采藥錄》),猛子仁(《中國藥植誌》),巴果(《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巴米(《藥材資料匯編》),雙眼蝦、紅子仁、豆貢(《南寧市藥物誌》),毒魚子、鑾豆、貢仔(《中藥誌》),八百力(《廣西中藥誌》),大葉雙眼龍、巴仁、芒子(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子。8~9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後,除去果殼,收集種子,曬幹。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6~10米。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柔毛或幾無毛;二年生枝灰綠色,有不明顯黃色細縱裂紋。葉互生;葉柄長2~6厘米;葉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5~13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近葉柄處有2腺體,葉緣有疏淺鋸齒,兩面均有稀疏星狀毛,主脈3出;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總狀花序頂生,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亦有全為雄花者;花梗細而短,有星狀毛;雄花綠色,較小,花萼5裂,疏生細微的星狀毛,萼片卵形,花瓣5,反卷,內面密生細的綿狀毛,雄蕊15~20,著生於花盤邊緣上,花盤盤狀;雌花花萼5裂,無花瓣,子房圓形,3室,密被短粗的星狀毛,花柱3枚,細長,每枚再2深裂。蒴果長圓形至倒卵形,有3鈍角。種子長卵形,3枚,淡黃褐色。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多為栽培植物;野生於山谷、溪邊、曠野,有時亦見於密林中。分布四川、湖南、湖北、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江蘇。

【性狀】

幹燥種子呈橢圓形或卵形,略扁,長約1~1.5廈米,直徑約6~9毫米,厚約4~7毫米,表面灰棕色至棕色,平滑而少光澤。種阜在種臍的-端,為一細小突起,易脫落。合點在另一端,合點與種阜間有種脊,為一略隆起的縱棱線。橫斷面略呈方形,種皮薄而堅脆,剝去後,可見種仁,外包膜狀銀白色的外胚乳。內胚乳肥厚,淡黃色,油質。中央有菲薄的子葉2枚。胚根細小,朝向種阜的一端。氣無,味微澀,而後有持久辛辣感。以個大、飽滿、種仁色白者佳。粒較空、種仁泛油變色者質次。

主產四川、廣西、雲南、貴州。以四川產量最大,質量較佳。此外,廣東、福建等地亦產。

【化學成份】含巴豆油,其中有油酸、亞油酸、巴豆油酸、順芷酸等的甘油酯;尚含巴豆甙。

【炮制】

巴豆仁:揀凈雜質,用粘稠的米湯或面湯浸拌,置日光下曝曬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凈仁。巴豆霜:取凈巴豆仁,碾碎,用多層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復研和換紙1次,如上法壓榨六、七次至油盡為度,取出,碾細,過篩。

《霍公炮炙論》:"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並酒等煮巴豆了,研膏後用。每修事一兩,以酒、麻油各七合,盡為度。"

【性味】

辛,熱,有毒。

①《本經》:"味辛,溫。"

②《吳普本草》:"神農、歧伯、桐君:辛,有毒。黃帝:甘,有毒。"

③《醫學啟源》:"性熱,味苦。"

④《醫林纂要》:"辛鹹,熱,毒。"

【歸經】

入胃、大腸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脾、胃、大腸三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

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胸腹脹滿急痛,血瘕,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痹,惡瘡疥癬。

①《本經》:"主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腫。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

②《別錄》:"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頹,殺斑螫毒。"

③《藥性論》:"主破心腹積聚結氣,治十種水腫,痿痹,大腹。"

④《本草拾遺》:"主癥癖,痃氣,痞滿,腹內積聚,冷氣血塊,宿食不消,痰飲吐水。’

⑤《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滯,除風補勞,健脾開胃,消痰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藏蟲。治惡瘡息肉及疥癩疔腫。"

⑥《醫學啟源》:"導氣消積,去臟腑停寒,消化寒涼及生冷硬物所傷,去胃中寒濕。"

⑦《湯液本草》:"可以通腸,可以止泄。"

⑧《綱目》:"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歪,耳聾,喉痹,牙痛,通利關竅。"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外用:綿裹塞耳鼻,搗膏塗或以絹包擦患處。

【註意】

無寒實積滯、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芫花為之使。惡蘘草。畏大黃、黃連、藜蘆。"

②《藥對》:"畏蘆筍、菇筍、醬鼓、冷水。得火良。與牽牛相反。"

③《藥性論》:"能落胎。"

④《本草衍義補遺》:"無寒積者忌之。"

【附方】

①治寒實結胸,無熱癥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三味為散,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傷寒論》白散)

⑤治心腹諸卒暴百病,若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錐刺,氣急口噤,停屍卒死者:大黃一兩,幹姜一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上藥各須精新,先搗大黃、幹姜為末,研巴豆納中,合治一千杵,用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許三、四丸,或不下,捧頭起,灌令下咽,須臾當瘥;如未瘥,更與三丸,當腹中鳴,即吐下便瘞;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金匱要略)三物備急丸)

⑥治寒癖宿食,久飲不消,大便秘: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熱,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服二丸。(《千金方》)

④治痞結癥瘕:巴豆肉五粒(紙裹打去油),紅曲三兩(炒),小麥麩皮一兩(炒)。俱研為細末,總和為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十丸,白湯下。(《海上方》)

⑤治陰毒傷寒心結,按之極痛,大小便秘,但出氣稍暖者: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錢,撚作餅,安臍內,以小艾炷灸五壯。氣達即通。(《仁齋直指方》)

⑥治小兒L痰喘:巴豆一粒,杵爛,綿裹塞鼻,痰即自下。(《古今醫鑒》)

⑦治寒痰氣喘:青橘皮一片,展開,入剛子一個,麻紮定,火上燒存性,研末,姜汁和酒一鐘,呷服。(《醫說》)

⑧治夏月水瀉不止:大巴豆一粒(去殼)。上以針刺定,燈上燒存性,研細,化蠟和作一丸,水下,食前服。(《世醫得效方,針頭丸)

⑨治氣痢:巴豆一兩,去皮心,熬,細研,取熱豬肝和丸,空心米飲下,量力加減服之。牛肝尤佳。或以蒸餅丸服。(《經驗方》)

⑩治小兒下痢赤白:巴豆(煨熟,去油)一錢,百草霜二錢(研末),飛羅面煮糊丸,黍米大,量人用之。赤用甘草湯,白用米湯,赤白用姜湯下。(《全幼心鑒》)

⑴治伏暑傷冷,冷熱不調,霍亂吐利,口幹煩渴:巴豆大者二十五枚(去皮膜,研取油盡,如粉),黃丹(炒,研,羅過)取一兩一分。上同研勻,用黃蠟熔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頃,別以新汲水吞下,不拘時候。(《局方》水浸丹)

⑿治腹大動搖水聲,皮膚黑,名曰水臌: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並熬令黃,搗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為度,勿飲酒。(《補缺肘後方》)

⒀治肝硬化腹水:巴豆霜一錢;輕粉五分。放於四、五層紗布上,貼在肚臍上,表面再蓋二層紗布。經一至二小時後感到刺癢時即可取下,待水瀉。若不瀉則再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⒁治喉痹:白礬二兩(搗碎),巴豆半兩(略捶破)。同於銚器內炒,侯礬枯,去巴豆不用,碾礬為細末,遇病以水調灌,或幹吹入咽喉中。(《百一選方》)

⒂治白喉:巴豆仁、朱砂等分,各研成細末,混和,每用3~5分,置膏藥上,貼於眉間的上方(勿使藥末掉入眼中)。約經8~12小時,局部皮膚發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時,便可揭去膏藥,擦掉藥末,塗上1%龍膽紫液,以防感染。(《江蘇中醫》(11):23,1959巴豆朱砂膏)

⒃治耳卒聾:巴豆一粒,蠟裹,針刺令通透,用塞耳中。(《經驗方》)

⒄治風蟲牙痛:㈠巴豆一粒,研,綿裹咬之。㈡針刺巴豆,燈上燒令煙出,熏痛處。(《經驗方》)

⒅治一切惡瘡: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調雄黃、輕粉末,頻塗取效。(《普濟方》)

⒆治一切瘡毒及腐化瘀肉:巴豆去殼,炒焦,研膏,點腫處則解毒,塗瘀肉則自腐化。(《癰疽神秘驗方》烏金膏)

⒇治荷錢癬瘡:巴豆仁三個,連油杵泥,以生絹包擦,日一、二次。(《秘傳經驗方》)

【臨床應用】

①防治白喉

對白喉密切接觸者,病人家屬、白喉恢復期患者、健康帶菌者,以及輕癥白喉病例,均可采用巴豆泥局部貼敷的方法加以防治。方法:將除去內外殼的生巴豆仁0.5克在消毒乳缽中研成泥狀(或加朱砂0.5克共研),挑取綠豆大的膏點,置於約1.5厘米平方的膠布上。貼於兩眉間印堂穴,或頸部扶突穴,經6~8小時(最長12小時)揭去,可見局部出現一小水泡,即用消毒針尖刺破,以消毒棉球拭幹滲液,再塗龍膽紫液。對白喉密切接觸者及病人家屬,貼巴豆朱砂膏後,經對照觀察,能降低發病率;對白喉恢復期患者或健康帶菌者,用巴豆泥外敷後,可使90%以上病例於8~24小時內帶菌現象消失;對輕癥白喉可配合青黴素及其他對癥治療。

②治療喉梗阻

因白喉及麻疹後喉炎引起的喉梗阻,可用生熟巴豆散約0.5~O.7分,用噴粉器吹入咽部,觀察2~3小時,如無嘔吐、腹瀉或嘔吐腹瀉次數不多,而梗阻癥狀尚未明顯好轉的,可再行第2、3次噴咽,1天內噴咽不超過3次,必要時可連續噴2~3天。如嘔吐腹瀉較著者,應立即停止。對體質虛弱、心力衰竭及並發心肌炎病變者慎用。多敷病例在噴咽後半小時至3~4小時,可見吸氣性陷沒、呼吸促迫及喘鳴等癥狀明顯好轉,數小時至1~2天內梗阻解除。治療過程中應同時使用白喉抗毒素及磺胺類、抗菌素。對氣管下位梗阻無效。嘔吐泄瀉為常見反應,但梗阻癥狀多在腹瀉鹹嘔吐後得到明顯改善。生熟巴豆散系用3粒生、4粒熟的巴豆研末去油制成。制法:取七倍數的巴豆若幹粒去殼去衣,將其中4/7炒至黃色,與其余3/7的生巴豆共研成粉末。把它夾在數層能吸收油分的紙內,用力擠壓去油,再換紙用溫熱熨鬥在紙上熨壓,去凈殘留油分,然後再研成細末備用。

③治療支氣管哮喘及哮喘性支氣管炎

取蘋果1只洗凈,用小刀挖1個三角形小洞,另用巴豆仁1粒放入小洞,仍將蘋果蓋嚴,隔湯蒸30~60分鐘。放涼,取出巴豆仁,吃蘋果,喝蘋果湯。成人每日吃1個,重癥早晚各吃1個,夜間喘息者臨睡前吃。8歲以下小兒酌減。可連續服用數周。服後具有止喘、祛痰作用;個別病例可能出現輕微腹瀉。

④治療急、慢性腸炎及慢性痢疾

取巴豆適量去內外殼,取仁,不去油,放入銅(或鐵)勺中置炭火上炒焦,至巴豆內外黑透為度,待冷,秤準2錢,研成泥狀備用。另將蜂蠟2錢溶化,與巴豆泥攪拌均勻,候稍冷,搓條制丸,約制成80丸,每丸重0.15克,內含巴豆O.075克。成人每次0.6克(4丸),日服3次,空腹時服用;8~15歲,每服2丸;5~7歲,每服1丸;1~4歲,每服半丸;6個月以上,每服1/3丸;6個月以下,每服1/4丸;未滿1月嬰兒忌服。服後未見腹痛、腹瀉、嘔吐等副作用。凡兼有發熱及其他合並癥者忌服。經治療急性腹胃13例,慢性腹瀉4例,慢性下痢4例,均治愈。本藥對體虛老人的慢性泄瀉亦有效。

⑤治療急性闌尾炎

將巴豆、朱砂各0.5~1.5克研細混勻,置6x6厘米大小的膏藥或膠布上,貼於闌尾穴,外用繃帶固定。24~36小時檢查所貼部位,皮膚應發紅或起小水泡,若無此現象,可重新更換新藥。共治療99例,其中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並發癥者82例。最少的貼1次,最多的貼3次。效果:治愈85例,無效14例(仍用手術治療)。

⑥治療神經性皮炎

取巴豆去殼1兩,雄黃1錢,磨碎後用3~4層紗布包裹,每天擦患處3~4次,每次1~2分鐘,直至癢感消失,皮損消退為止。

【備註】本植物的根(巴豆樹根)、葉(巴豆葉)、種皮(巴豆殼)以及種仁之脂肪油(巴豆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摘錄】《*辭典》

巴豆《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BāDòu

【英文名】croton,crotonseed,crotontiglium,fructuscrotonis,purgingcroton,SemenCrotonis

【別名】巴菽、剛子、江子、老陽子、雙眼龍、猛子仁、巴果、雙眼蝦、紅子仁、巴貢、巴米、毒魚子、鑾豆、貢仔、八百力、巴仁、芒子、藥子仁、蘆麻子、臘盤子、大風子、瀉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otontigliumL.

采收和儲藏:栽種5-6年始結果,8-11月果實成熟,可分批采收,除去殘枝落葉,攤放2-3d,曬幹或烘幹,去果殼,將種子揚凈。

【原形態】巴豆灌木或小喬木,高2-10m。幼枝綠色,被稀疏星狀毛,老枝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2-6cm;托葉線形,長2-4mm,早落;葉膜質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15cm,寬2.5-8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近葉柄處有2枚無柄的杯狀腺體,葉緣有疏淺鋸齒,齒尖常具小腺體,幼時兩面均有稀疏星狀毛,後變無毛或在下面被極少數星狀毛,幹時呈淡黃色。總狀花序頂生,長5-14cm,有時達觀20cm,上部著生雄花,下部著生雌花,也有全為雄花而無雌花的;苞片鉆狀,長約2mm;雄花花梗細而短,長3-4mm,有星狀毛;雄花綠色,較小;花萼5深裂,先端疏生星狀毛,裂片卵形,長約2mm;花瓣5,長圓形,與花萼幾等大,反卷,內面和邊緣生細綿毛;雄蕊15-20,著生花盤邊緣,花絲上部被柔毛,花藥幹時呈黑色;花盤盤狀,邊緣有淺缺刻;無退化子房;雌花花梗較粗,長2-3mm;花萼5深裂,裂片長圓形,外被星狀毛,長約2.5mm;無花瓣;子房倒卵形,密被粗短的星狀毛,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每個2深裂。蒴果倒卵形至長圓形,有3鈍角,長約2cm,近無毛或被稀疏星狀毛,種子3顆,長卵形,背面稍凸,淡黃褐色,長約是1cm,寬6-7mm。花期3-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野、丘陵地,房屋附近常見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怕霜凍。喜陽光,在氣溫17-19℃、年雨量1000mm、全年日照1000h、無霜期300d以上的地區適宜栽培,當溫度低於3℃時幼苗葉全部枯死。以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上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8-9月采收伏子留種。高濕地區隨采隨播,低溫地區在翌年2月播種。播前剝去果殼,按行株距3m×3m開穴,穴深3cm,每穴播4-5粒,覆土3-4cm。育苗移栽法:按行距25cm開溝,溝深3cm,播種後覆土,澆水。1hm2用種量180-225kg。苗期需松土除草2-3次,遇旱澆水,苗高15-20cm時施稀人畜糞水。霜降前包草防凍,苗高60-100cm,3-4月移栽,按行珠距3m×3m開穴,穴徑30cm,深30cm,每穴栽種1株,覆土壓實,澆水。

田間管理植株在封行前可與小麥、甘薯、蔬菜間作,封行後可在行間栽種陰性植物。生長期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並註意除草,春、夏季各追肥1次。

病蟲害防治尺蠖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性狀】

性狀鑒別本品呈卵圓形,一般具3棱,長1.8-2.2cm,直徑1.4-2cm。表面灰黃色或稍深,粗糙,有縱線6條,頂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剖開果殼,可見3室,每室含種子1粒。種子橢圓形,略扁,長1.2-1.5cm,直徑7-9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點狀的種臍及種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點,其間有隆起的種脊;外種皮薄而脆,內種皮呈白色薄膜;種仁黃白色,油質。無臭,味辛辣。以個大、飽滿、種仁色黃白者為佳。

顯微鑒別果實及種子橫切面:外果皮1列表皮細胞,有氣孔及厚壁性多細胞的星狀毛;中果皮外側為10余列薄壁細胞,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維管束周圍細胞有時含草酸鈣方晶或簇晶,中部有4-6列纖維狀石細胞,呈帶狀環列,內側有6-8列徑向延長的長圓形薄壁細胞,壁孔少;內果皮為3-5層纖維狀厚壁細胞交叠排列。種皮表皮細胞為1列徑向延長的長方形細胞,徑向壁呈不規則鋸齒狀彎曲;其下為1列厚壁性柵狀細胞,胞腔線形,外端略膨大;向內為數層切向延長的不規則形薄壁細胞,其間散有螺紋導管;內表皮細胞頹廢狀。胚乳細胞類圓形,充滿糊粉粒和脂肪油滴,另含草酸鈣簇晶。子葉細胞多角形。

粉末特征:淺黃棕色。①厚壁性多細胞星狀毛,直徑129-210-525μm,由6-15個厚壁性細胞排列呈放射狀,細胞層紋明層,胞腔線形,近基部略膨大,並具孔溝,基部細胞5-8個,胞壁厚。②石細胞類圓形、長方形或纖維狀,壁孔、層紋均明顯,類圓形石細胞直徑25-63μm,長方形及纖維狀石細胞長約77μm,寬17-45μm。③種皮細胞碎片表面現多角形,內含黃棕色物質。④柵狀細胞棕紅色,長約225μm,直徑約21μm,壁厚,胞腔線形,一端略膨大。⑤纖維狀厚壁細胞類圖形,內含多數糊粉粒和脂肪油滴及草酸鈣簇晶。

【化學成份】

種子含巴豆油34%-57%,蛋白質約18%。

巴豆油中含巴豆油酸(crotonicacid),巴豆酸(tiglicacid),由棕櫚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組成的甘油酯,巴豆醇(phorbol)及16種巴豆醇雙酯化合物,即巴豆醇-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巴旦醇-12-癸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caprate-13-acetate),巴豆醇-12-月桂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laurate-13-acetate),巴豆醇-12-棕櫚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palmitate-13-acet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laur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caprate),巴豆醇-12-乙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acetate-13-laurate),巴豆醇-12-乙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acetate-13-cap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癸酸酯(phorbol-12-tiglate-13-cap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辛烯酸酯(phorbol-12-tiglate-13-caprylenate),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辛烯酸酯(phorbol-12-a-methylbutyrate-13-capryln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tiglate-13-laurate),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丁酸酯(phorbol-12-tiglate-13-butyrate),巴豆醇-12-丁酸酯-13-月桂酸酯(phorbol-12-butyrate-13-laurate),巴豆醇-12-苯甲酸酯-13-苯甲酸酯(phorbol-12-benzoate-13-benzoate),巴豆醇-4-甲氧基-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phorbol-4-methoxy-12-myris-tate-13-acetate)和4-去氧-4a-巴豆醇(4-deoxy-4a-phorbol)的三酯化合物等。種仁還含一種毒性球蛋白你巴豆毒素(crotin),從中分離得到巴豆毒素Ⅰ、Ⅱ(crotinⅠ、Ⅱ),其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40KD和15KD等電點分別為8.0和6.7,另含輔致癌劑C-3(cocarcinogenC-3),巴豆甙(crotonoside),巴豆生物堿異鳥嘌呤(isoguan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氨基酸及酶等。

【藥理作用】

1.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巴豆油是最劇烈的瀉藥,口服半滴至1滴即能產生口腔及胃粘膜的燒灼感及嘔吐,在1/2-3小時內即有多次大量水瀉,伴有劇烈腹痛和裏急後重,產生嚴重口腔刺激癥狀及胃腸炎癥狀。外用巴豆油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引起發紅,可發展為膿皰甚至壞死;用橄欖油稀釋後可用作刺激劑,但較危險。小鼠註射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同天、前1天或前2天,1次皮下註射5%巴豆油,與單獨註射病毒的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降低並且生存時間延長,其效果可能是通過神經系統產生的,也可能是直接影響病毒毒性。

2.對消化道的作用:2.1.巴豆對不同便秘小鼠的排便效果:取小鼠復制成實熱型、燥結型及寒結型及脾胃虛寒型便秘模型,分別給予巴豆煎液,並以未造型對照,實驗結果表明,巴豆能使脾胃虛寒型便秘小鼠的排便時間明顯延長,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

2.2.對胃腸消化道及膽汁、胰液分泌的影響:所含巴豆油及樹脂,口服後在腸內與堿性液作用,析出巴豆油酸和巴豆醇雙酯類化合物,能劇烈刺激腸壁,引起強烈蠕動而致峻瀉。巴豆煎劑對離體兔腸肌具有明顯的興奮作用,並不被阿托品所拮抗。巴豆油乳對兔及犬腸亦表現興奮作用,而大劑量則表現抑制作用,且不被乙酰膽堿,毛果蕓香堿或氯化鋇所解除,故巴豆油系直接作用於腸肌。此外巴豆油酸給動物灌胃可促進腸蠕動,使腸粘膜出血,甚至引起腸壞疽。膽痿兔實驗表明,巴豆水劑能增加膽汁和胰液的分泌。

3.對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作用:3.1.在動物離體但聯有神經的後肢和腸實驗中觀察到,巴豆油能通過對化學感受器的作用,反射性升高血壓。

3.2.巴豆毒蛋白能溶解兔、猬、豬、蛇、雞的紅細胞。對牛、羊、豬、蛙血細胞有凝集作用。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PhorbolmyristateaceTCMLIBate)可使血小板中環磷鳥苷(cGMP)濃度增加,是一種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劑。

3.3.巴豆油乳劑給兔靜脈註射能引起呼吸商(RQ)輕度增加,血中二氧化碳濃度稍有降低;若皮下註射可加快呼吸頻率,降低呼吸交換量。雖然血紅蛋白增加,但仍輕度降低動脈血氧含量。

4.抗病原生物的作用:巴豆煎劑對流感桿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白喉桿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巴豆油制劑能降低感染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小鼠死亡率並延長存活時間。

5.鎮痛作用:大鼠壓尾法,小鼠熱板法及苯酮扭體試驗表明,巴豆油口服,皮下註射或腹腔註射能提高痛閾50-70%,其鎮痛機理可能與巴豆油的局部刺激有關。

6.抗腫瘤及促腫瘤發生作用:巴豆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實體型和S180腹水型,小鼠宮頸癌U14實體型和U14腹水型,以及艾氏腹水癌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巴豆註射液在試管內有殺瘤細胞作用。巴豆醇二酯對小鼠淋巴細胞性白血病P38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巴豆油乳劑作大鼠移植性皮膚癌內註射,能引起瘤體退化,並延緩皮膚癌的發展。因而認為巴豆中含有抗癌活性物質。另一方面,有促使腫瘤發生的作用:巴豆油及巴豆醇可促進致癌物質產生腫瘤。巴豆油雖無致癌作用,但與烏拉坦同用可引起皮膚乳頭狀瘤。巴豆油及其成分十四烷酰巴豆酯(teTCMLIBadecaoylphorbol)的乙酸鹽可致小鼠皮膚增生,巴豆醇酯C能改變小鼠胚胎纖維母細胞膜的結構和通透性,這些變化都可能與促使腫瘤發生有關。巴豆油和牛的丙種球蛋白抗原一起給豚鼠註射,能抑制抗體的生成,並延遲對抗原的過敏反應,巴豆醇免疫抑制作用比巴豆油更強,此種免疫抑制作用亦可能是促使腫瘤產生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認為,促使腫瘤的發生可能與巴豆醇酯抑制細胞分化,能使鳥氨酸脫羧酶種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劑升高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7.其它作用:巴豆有殺滅釘螺的作用,以種仁效力最強,內殼次之,外殼則無效。巴豆的丙酮提取物對金魚毒性很大,巴豆鹽水浸出液可用於清除家魚塘內的野魚(放養家魚之前),但效果不及生石灰。家兔靜脈註射巴豆水劑可使膽汁及胰液分泌增加,對有輸尿管痿的兔並無利尿作用,對離體兔子宮有輕度抑制作用。巴豆油能使大鼠與皮膚局部釋放組織胺及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巴豆毒蛋白能抑制蛋白質的合成。

【毒性】毒性:以巴豆液餵飼小鼠、兔、山羊、鴨、鵝等動物皆無反應;黃牛食之過量,則易發生腹瀉、食欲不振及疲乏等,但不致中毒死亡。對青蛙亦屬無害,但對魚、蝦、田螺及蚯蚓等,則有毒殺作用。小鼠皮膚長期與巴豆油接觸,可致乳頭狀瘤及癌。長期與巴豆種子提取物、巴豆樹脂接觸,可促使二甲基苯駢蒽引起乳頭狀瘤及癌。小鼠每周服1次巴豆油共30周可引起前胃部乳頭狀瘤及癌,亦可促使二甲基苯駢蒽引起前胃部乳頭狀瘤及癌。亦有雲小鼠皮膚局部應用烏拉坦及巴豆油亦可致皮膚乳頭狀瘤,但巴豆油本身無致癌作用。所含巴豆毒蛋白系原漿毒,能溶解紅細胞,並使局部細胞壞死,引起發赤、起泡和炎癥。巴豆8-16粒給狗灌胃可死;人服巴豆油1g,亦有中毒至死的報道。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巴豆毒素兔皮下註射的LD50為50-80mg,巴豆油酸大鼠口服的LD50為1g/kg;豚鼠皮下註射的LD50為600mg/kg。巴豆油註射在豚鼠的腭及懸雍部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鑒別】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0.5g,研碎,加乙醚10ml,浸泡2h並時時振搖,濾過。濾液量試管中揮幹後,加鹽酸羥胺的甲醇飽和溶液0.5ml及香草酚酞指示液1滴,再加氫氧化鉀飽和的甲醇溶液至顯藍色後,再多加4滴,加熱至沸騰,冷卻,加稀鹽酸調節pH至2-3,加三氯化鐵試液3滴及氯仿1ml,振搖,下層溶液顯紫紅色。(檢查脂類)

【炮制】巴豆仁:揀凈雜質,用粘稠的米湯或面湯浸拌,置日光下曝曬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凈仁。巴豆霜:取凈巴豆仁,碾碎,用多層吸油紙包裹,加熱微炕,壓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復研和換紙1次,如上法壓榨六、七次至油盡為度,取出,碾細,過篩。將巴豆敲碎,每兩巴豆以麻油並酒等各七合煮,研膏後用。

【性味】辛;熱;大毒

【歸經】胃;肺;脾;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巴豆霜入丸、散,0.1-0.3g。外用:適量,搗膏塗;或以紗包擦患處。

【註意】無寒實積滯、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附方】三物備急丸《金匱要略》:心腹脹滿;三物白散《傷寒論》:寒實結胸;水浸丹《局方》;九痛丸《金匱要略》:九種心痛;針頭丸《世醫得效方》:水瀉不止;

【各家論述】

1.《湯液本草》:巴豆,若急治為水谷道路之劑,去皮心膜油,生用;若緩治為消堅磨積之劑,炒去煙令紫黑,研用。可以通腸,可以止泄,世所不知也。

2.《綱目》:巴豆,生猛熟緩,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藥也。蓋此物不去膜則傷胃,不去心則作嘔,以沈香水浸則能升能降,與大黃同用瀉人反緩,為其性相畏也。巴豆,峻用則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調中之妙。王海藏言其可以通腸,可以止瀉,此發千古之秘也。一老婦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調脾、升提、止澀諸藥,入腹則泄反甚。延余診之,脈沈而滑,此乃脾胃久傷,冷積凝滯所致。王太仆所謂大寒凝內,久利溏泄,愈而復發,綿歷年歲者,法當以熱下之,則寒去利止。遂用蠟匱巴豆丸藥五十丸與服,二日大便不通,亦不利,其泄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積滯諸病,皆不瀉而病愈者近百人,妙在配合得宜,藥病相對耳。茍用所不當用,則犯輕用損陰之戒矣。

3.《本草匯言》:巴豆,推蕩臟腑,開通閉塞之藥也。左氏曰,此劑味甚辛斂,氣甚熱烈,性甚剛猛,攻關拔固,功過牽、黃,摧滯逐實,力浮硝、戟,追逐一切有形留著、久頑不遜之疾,如留飲痰癖、死血敗膿、休息結痢、寒痰哮喘,及一切生冷、魚、面、油膩、水果、積聚、蟲積,或水腫大腹、寒疝、死胎、痞結、癥瘕諸證,下咽即行。茍非氣壯力強之人,不可輕用。張氏曰,如不審而妄用,耗卻天真,使人津液枯竭,胸熱口燥,留毒不去,他病轉生,則巴豆之危害昭昭矣,然而更有未盡者,此藥稟火烈之氣,沾人肌肉,無不灼爛,試以少許輕擦完好之膚,須臾即發一泡,必至腫爛成瘡,況腸胃柔脆之質,下咽則徐徐而走,且無論下後耗損天真,而府臟被其熏灼,能免無潰爛之患耶?凡一概湯、散、丸劑,切勿輕投,即有萬不得已之急證,欲借其辛烈攻沖,開通道路之力,必須煮熟,壓令油凈,入厘許即止,不得多用。

4.《本草通玄》:巴豆,稟陽剛雄猛之性,有斬關奪門之功,氣血未衰,積邪堅固者,誠有神功,老羸衰弱之人,輕妄投之,禍不旋踵。巴豆、大黃,同為攻下之劑,但大黃性冷,腑病多熱者宜之;巴豆性熱,臟病多寒者宜之。故仲景治傷寒傳裏惡熱者,多用大黃,東垣治五積屬臟者,多用巴豆,世俗未明此義,往往以大黃為王道之藥,以巴豆為劫霸之劑,不亦謬乎?5.《本經逢原》:巴豆,能蕩練五臟六腑,不特破癥瘕結聚之堅積,並可治傷寒濕瘧之寒熱,如仲景之治寒實結胸用白散,深得《本經》之旨。世本作溫瘧,當是濕瘧,亥豕之謬也。其性峻利,有破血排膿、攻痰逐水之力,宜隨證輕重而施,生用則峻攻,熟用則溫利,去油用霜,則推陳致新,隨證之緩急,而施反正之治。

6.《本經》:主傷寒溫瘧寒熱,破癥瘕結聚堅積,留飲痰癖,大腹水腫。蕩練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谷道。去惡肉。

7.《別錄》:療女子月閉,爛胎,金瘡膿血不利,丈夫陰tui,殺斑螫毒。

8.《藥性論》:主破心腹積聚結氣,治十種水腫,痿痹,大腹。

9.《本草拾遺》:主癥癖,痃氣,痞滿,腹內積聚,冷氣血塊,宿食不消,痰飲吐水。

10.《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病,泄壅滯,除風補勞,健脾開胃,消痰破血,排膿消腫毒,殺腹藏蟲。治惡瘡息肉及疥癩疔腫。

11.《醫學啟源》:導氣消積,去臟腑停寒,消化寒涼及生冷硬物所傷,去胃中寒濕。

12.《湯液本草》:可以通腸,可以止泄。

13.《綱目》:治瀉痢,驚癇,心腹痛,疝氣,風wai,耳聾,喉痹,牙痛,通利關竅。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巴豆相關圖片

巴豆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巴東巖白菜  下一个:巴豆殼>>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