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苧麻葉功效和作用

【出處】《綱目》

【拼音名】ZhùMáYè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葉。

【原形態】詳"苧麻根"條。

【化學成份】葉含黃酮,其中蕓香甙0.1%,幹葉含谷氨酸1.74%。

【藥理作用】其中所含黃酮具收斂性質,溶血試驗陰性。

【性味】《綱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肛門腫痛,赤自帶下,跌撲瘀血,創傷出血,乳癰,丹毒。

①《綱目》:"治金瘡傷折血出,瘀血。"

②《現代實用中藥》:"根、葉並用,治急性淋濁,尿道炎出血,肛門腫痛,脫肛不收,婦人子宮炎赤白帶下。"

③蘇醫《中草藥手冊》:"止血,消炎,解毒。治咯血,吐血,月經過多。創傷出血,蛇、蟲咬傷,癰腫,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諸傷瘀血不散:野苧葉(五至六月收)、蘇葉,擂爛敷金瘡上。如瘀血在腹內,水絞汁服。秋冬用幹葉亦可。(《永類鈐方》)

②治金瘡折損:苧麻葉(五月收取),和石灰搗作團,曬幹,研末敷之。(《綱目》)

③治外傷出血:苧麻葉、地衣毛,曬幹研粉外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④治乳癰初起:苧麻鮮葉,韭菜根、橘葉同酒糟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苧麻葉《中華本草》

【拼音名】ZhùMá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nivea(L.)Gaud.[UrticaniveaL.]

采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托葉2,分離,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7-15cm,寬6-12cm,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寬楔形或截形,邊緣密生齒牙,上面綠色,粗糙,並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織的白色柔毛,基出脈3條。花單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長5-10cm,雄花序通常位於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宿存,花柱1。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為宿存花被包裹,內有種子1顆。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在我國河南、山東及陜西以南各地廣為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性狀鑒別葉多皺縮,全體綠棕色,有毛,葉片展平後為寬卵形,長達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粗齒。基出脈3條,上面微凹,下面微隆起。葉柄較長,長達7cm。氣微,味微辛、微苦。

【化學成份】苧麻葉中含蕓香甙(rutin),野漆樹甙(rhoifolin);新鮮苧麻葉中含葉黃素(lutein),α和β-胡蘿蔔素(αandβ-carotene);幹燥的苧麻葉中含葉黃素,β-胡蘿蔔素,谷氨酸[4]。

【性味】甘;微苦;性寒

【歸經】肝;心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跌仆腫痛;脫肛不收;丹毒;瘡腫;乳癰;濕疹;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研末;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研末摻;或鮮品搗敷。

【註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臨床應用】苧麻片苧麻葉、莖適量。取苧麻葉、莖煎煮2次,合並煎液,濾過;濾液中加鹽酸調整pH為5.0,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稠膏狀,用5倍量乙醇處理;濃縮液加一定量水,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合並提取液,回收醋酸乙酯即得苧麻浸膏。每1g相當於苧麻葉、莖1000g。取適量澱粉、碳酸鈣和糊精混勻後,加入定量苧麻浸膏,混合、制粒、壓片,每片含苧麻浸膏20mg。取本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1g苧麻浸膏溶液,薄層色譜展開劑為氯仿-丙酮-甲醇(7:2:1)。展開後晾幹,置紫外燈下觀察顯3-5個熒光斑點;再以1%三氯化鐵溶液噴霧顯色後,仍顯3-5個有色斑點,其中墨綠色斑點與原兒茶酸對照品斑點的位置應相同。本品1g加水20ml攪拌後,pH應為3.0-5.0;醚溶性浸出物不得少於50%;熾灼殘渣不得超過0.5%。功能止血。用於節育後經期延長或流血量增多及月經過多癥,亦可用於鼻衄、痔瘡等出血。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年版;《江蘇省起草品種說明》(二)1979年]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苧麻葉相關圖片

苧麻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苧麻皮  下一个:柱果木欖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