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獾肉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HuānRòu

【來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肉。冬季捕捉,可用獵犬、煙熏、槍殺等法。

【原形態】

狗獾(汪穎《食物本草》),又名:獾(《本草圖經》),天狗(《綱目》),山獺、山狗(《東醫寶鑒》)。

休較肥大,身長45~55厘米,尾長11~13厘米。體重10~12公斤,吻長,鼻端尖,鼻墊與上唇間被毛。耳短,眼小。頸短粗。四肢粗壯,均具強有力的棕黑色爪,背毛粗而長,毛基白色,中間黑棕色,尖端白色,故背部呈黑棕色而攙雜白色。體側白色較顯。頭部有3條白色紋,兩頰自口角到頭後各具1條,中央1條自鼻尖達頭頂,其間夾有兩條黑棕色寬帶。耳背面及後緣黑棕色,上緣白色。下頦到腹部及四肢均為棕黑色。尾大部呈黃白色。

棲於山麓、灌叢、荒野及湖邊、溪邊。爪強,掘洞而居,黃昏或夜間活動,性較兇猛。

【生境分布】分布幾遍及全國各地。

【性味】《綱目》:"甘酸,平,無毒。"

【歸經】《本草撮要》:"入手太陰經。"

【功能主治】

①《本草圖經》:"治小兒疳瘦,啖之殺蛔蟲。"

②汪穎《食物本草》:"補中益氣,宜人。"

③《綱目》:"功與貒同。"

【摘錄】《*辭典》

獾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綱目》:瑞,豬獾也,獾,狗獾也,二種相似而略殊。狗獾似小狗而肥,尖椽,矮足,短尾,深毛,褐色,皮可為裘須,亦食蟲蟻瓜果。

【拼音名】HuānRòu

【英文名】Badger

【別名】狗獾、獾、天狗、山獺、山狗

【來源】

藥材基源:為鼬科動物狗獾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lesmelesLinnaeus

采收和儲藏:冬季捕捉,捕殺後,剝皮,剖腹除去內臟,剔骨取肉。

【原形態】狗獾,屬鼬類中較大種,體長45-55cm,重10-12kg。體肥大頸部粗短。鼻端尖,鼻墊與上唇間被毛。耳短眼小,四肝粗短,前後足趾具利爪,尾較短。頭部毛短,有3條白色縱紋,在其中隔以兩條黑棕色紋。耳背黑棕色,耳緣白色。下頜、喉部黑棕色。體背有長而粗的針毛,整個背部顏色為黑棕色與白色混雜;體側白色毛居多;腹面、四肢黑棕色,爪棕黑色。尾端為黃白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棲息於森林、山坡的灌叢、田野及湖泊、河流旁邊。洞居,晝伏夜出,雜食。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及陜西、青海、江蘇、浙江、福建、廣西等地。

【性味】味甘;酸;性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祛風除濕;殺蟲。主小兒疳瘦;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蛔蟲癥;酒渣鼻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適量。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治小兒瘠瘦,吵之殺蛔蟲。

2.汪穎《食物本草》:補中益氣,宜人。

3.《綱目》:功與揣同。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獾肉相關圖片

獾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槐枝  下一个:獾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