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紫花絡石功效和作用

【別名】掰掰果、牛角藤、車藤、藤杜仲[湖南]

【來源】夾竹桃科紫花絡石TrachelospermumaxillareHook.f.,以全株入藥。

【生境分布】華東、華中、華南、西南。

【性味】辛、微苦,溫。有毒。

【功能主治】解表發汗,通經活絡,止痛。主治感冒,風濕,跌打勞傷,支氣管炎,肺結核。

【用法用量】0.5~1錢,亦可研粉3~5分,白開水送服。

【備註】中毒癥狀:心慌出汗多。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紫花絡石《中華本草》

【拼音名】ZǐHuāLuòShí

【別名】藤序絡石、牛角藤、掰果、銀絲藤、牛藤、車藤、藤杜仲、白九牛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紫花絡石的莖藤和莖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achelospermumaxillareHook.f.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曬幹。

【原形態】粗壯木質藤本。全株無毛或幼時具微長毛;莖直徑約lcm,具多數皮孔。葉對生;葉柄長3-5mm;葉片厚紙質,倒披針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8-15cm,寬3-4.5cm,先端尖尾狀,基部楔形或銳尖,稀圓形;側脈多至15對,在葉背明顯。聚傘花序近傘形,腋生或有時近頂生,長1-3mm;花梗長3-8mm;花紫色;花蕾頂端鈍;花萼裂片5,緊貼於花冠筒上,卵圓形、鈍尖,內有腺體約10個;花冠高腳碟狀,花冠筒長約5mm,花冠裂片5,倒卵狀長圓形,長5-7mm;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基部,花藥隱藏於其內;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線形,柱頭近頭狀;花盤的裂片與子房等長。蓇葖圓柱狀長圓形,平行,向端部漸狹,略似鐮刀狀,通常端部合生,老時略展開,長10-15cm,直徑10-15mm;外果皮無毛,具細縱紋。種子暗紫色,倒卵狀長圓形或寬卵圓形,端部鈍頭,長約15mm,寬7mm;種毛細絲狀,長約5cm。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谷疏林中或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莖藤圓柱形,外表面灰褐色,皮孔橫向突起,並有微突起的橫紋;質硬,折斷時皮部有稀疏的白色膠絲,無彈性。氣微,味微苦。莖皮卷筒狀或槽狀,外表面灰褐色,內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具細縱裂紋。折斷時有稀疏白色膠絲。

顯微鑒別莖皮橫切面:木栓層為9-30列木栓細胞,栓內層明顯。皮層窄,石細胞群排成環狀,並伴有非木化纖維。韌皮部寬廣,石細胞成群,散布於外側,其間伴有非木化纖維;乳汁管眾多,有時可見膠質團塊;射線寬2-4列細胞。本品石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近石細胞群周圍有含晶木化厚壁細胞,薄壁細胞含小澱粉粒。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石細胞成群,圓形、長圓形、類三角形或不規則形,長30-450μm,直徑27-90μn,壁厚,孔溝明顯,有的石細胞有2-3個腔,亦有的腔中含草酸鈣方晶。

②草酸鈣方晶直徑15-25μm。③膠絲條狀或扭曲成團,直徑約19μm。

④乳汁管直徑約25μm。⑤纖維常成柬,直徑20-25μm,一種壁厚8-10μm,一種壁薄,胞腔含草酸鈣方晶。⑥篩管側壁篩域較小,橢圓形。⑦射線寬1-5列細胞。此外,有木栓細胞。

【性味】辛;微苦;性溫;有毒

【歸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解表;活絡止痛。主感冒頭痛;咳嗽;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研末,3-5g;或浸酒。

【註意】《全國中草藥匯編》:"中毒癥狀:心慌,出汗多。"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紫花絡石相關圖片

紫花絡石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紫花芥子  下一个:紫花衛矛>>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