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淡豆豉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DànDòuChǐ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種子的發酵加工品。

【性狀】本品呈橢圓形,略扁,長0.6~1cm,直徑0.5~0.7cm。表面黑色,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棕黑色。氣香,味微甘。

【鑒別】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熱至沸,並保持微沸數分鐘,濾過。取濾液0.5ml,點於濾紙上,待幹,噴以1%吲哚醌-醋酸(10:1)的混合溶液,幹後,在100~110℃加熱約10分鐘,顯紫紅色。

【炮制】取桑葉、青蒿各70~100g,加水煎煮,濾過,煎液拌入凈大豆1000g中,俟吸盡後,蒸透,取出,稍涼,再置容器內,用煎過的桑葉、青蒿渣覆蓋,悶使發酵至黃衣上遍時,取出,除去藥渣,洗凈,置容器內再悶15~20天,至充分發酵、香氣溢出時,取出,略蒸,幹燥,即得。

【性味】苦、辛,涼。

【歸經】歸肺、胃經。

【功能主治】解表,除煩,宣發郁熱。用於感冒、寒熱頭痛,煩燥胸悶,虛煩不眠。

【用法用量】6~12g。

【貯藏】置通風幹燥處,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淡豆豉《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名】DànDòuChǐ

【別名】豆豉、杜豆豉

【來源】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種子經過一定的炮制方法加工而成。

【炮制】取桑葉、青蒿,置鍋內加水煎湯,過濾,取藥湯與洗凈的黑豆拌勻,湯吸盡後置籠內蒸透,取出,略晾,再置容器內上蓋煎過的桑葉、青蒿渣,悶至發酵生黃衣為度,取出,曬幹即得。(每黑豆100斤,用桑葉4斤,青蒿7斤)

【性味】辛、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解表,除煩。用於感冒發熱,頭痛,虛煩,失眠。

【用法用量】2~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淡豆豉《*辭典》

【出處】《本草匯言》

【拼音名】DànDòuChǐ

【別名】香豉(《傷寒論》),淡豉(《綱目》)。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子經蒸罨加工而成。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黑大豆"條。

【制法】

取桑葉、青蒿加水煎湯,過濾,取藥湯與洗凈的黑大豆拌勻,俟湯吸盡後,置籠內蒸透,取出略涼,再置容器內,上蓋煎過的桑葉、青蒿渣,悶至發酵生黃衣為度,取出,曬幹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葉4斤、青蒿7斤)

《綱目》:"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鬥,六月內淘凈,水浸一宿,瀝幹蒸熟,取出攤席上,候微溫,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黃衣上遍,不可太過。取曬簸凈,以水拌幹濕得所,以汁出指間為準,安甕中,築實。桑葉蓋,厚三寸,密封泥,於日中曬七日,取出,曝一時,又以水拌入甕。如此七次,再蒸過,攤去火氣,甕收築封即成。"

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藥物如辣蓼、佩蘭、蘇葉、藿香、麻黃、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藥汁,用以煮豆;或將藥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後悶置發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性狀】幹燥品呈橢圓形,略扁,長0.5~1厘米,寬3~6毫米。外皮黑色,微有縱橫不整的皺折,上有黃灰色膜狀物。外皮多松泡,有的已脫落,露出棕色種仁。質脆,易破碎,斷面色較淺。有黴臭,昧甘。以色黑、附有膜狀物者為佳。

【性味】

苦,寒。

①《別錄》:"味苦,寒,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苦甘,寒,澀,無毒。"

③《珍珠囊》:"苦鹹。"

【歸經】

入肺、胃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經。"

②《本草經解》:"入足太陽膀胱、手太陽小腸、手少陰心、手少陽三焦經。"

③《要藥分劑》:"入肺、胃二經。"

【功能主治】

解表,除煩,宣郁,解毒。治傷寒熱病,寒熱,頭痛,煩躁,胸悶。

①《別錄》;"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躁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

②《藥性論》:"治時疾熱病發汗;熬末,能止盜汗,除煩;生搗為丸服,治寒熱風,胸中生瘡;煮服,治血痢腹痛。"

③《日華子本草》:"治中毒藥,瘧疾,骨蒸;並治犬咬。"

④《珍珠囊》:"去心中懊憹,傷寒頭痛,煩躁。"

⑤《綱目》:"下氣,調中。治傷寒溫毒發癍,嘔逆。"

⑥《本經逢原》:"以水浸絞汁,治誤食鳥獸肝中毒。"

⑦《會約醫鏡》:"安胎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或入丸劑。外用:搗敷或炒焦研末調敷。

【註意】

①《藥性論》:"得酰良。"

②《本草經疏》:"凡傷寒傳入陰經與夫直中三陰者,皆不宜用。"

【附方】

①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梔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②治溫毒發斑,大疫難救:黑膏生地黃半斤(切碎),好豉一升,豬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減一,絞去滓,末雄黃、麝香如大豆者納中,攪和,盡服之,毒從皮中出。(《補缺肘後方》)

③治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為再服,不瘥復作。(《範汪方》鼓薤湯)

④治多年肺氣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錢半(研飛如粉),豆豉(好者)一兩半(水略潤少時,以紙浥幹,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極勻,丸如麻子太,每服十五丸,小兒量大小與之,並用極冷臘茶清臨臥吞下,以知為度。(《本事方》紫金丹)

⑤治斷奶乳脹: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⑥治小兒丹毒破作瘡,黃水出:焦炒豉,令煙絕為末,油調敷之。(姚和眾)

⑦治陰莖上瘡痛爛:豉一分,蚯蚓濕泥二分,水研和塗上,幹易,禁熱食韭菜、蒜。(《藥性論》)

【各家論述】

①《綱目》:"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經蒸罯,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亦麻黃根節之義也。"

②《本草經疏》:"豉,惟江右淡者治病。《經》雲,味苦寒無毒,然詳其用,氣應微溫。蓋黑豆性本寒,得蒸曬之氣必溫,非苦溫則不能發汗、開腠理、治傷寒頭痛、寒熱及瘴氣惡毒也。苦以湧吐,故能治煩躁滿悶,以熱郁胸中,非宣劑無以除之,如傷寒短氣煩躁,胸中懊憹,餓不欲食,虛煩不得眠者,用梔子豉湯吐之是也。又能下氣調中辟寒,故主虛勞。喘吸,兩腳疼冷。"

③《本草匯言》:"淡豆豉,治天行時疾,疫癘瘟瘴之藥也。王紹隆曰:此藥乃宣郁之上劑也。凡病一切有形無形,壅脹滿悶,停結不化,不能發越致疾者,無不宣之,故統治陰陽互結,寒熱叠侵,暑濕交感,食飲不運,以致傷寒寒熱頭痛,或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甚至反復顛倒,心中懊憹,一切時災瘟瘴,瘧痢斑毒,伏痧惡氣,及雜病科痰飲,寒熱,頭痛,嘔逆,胸結,腹脹,逆氣,喘吸,腳氣,黃疸,黃汗,一切沈滯濁氣搏聚胸胃者,鹹能治之。倘非關氣化寒熱時瘴,而轉屬形藏實熱,致成痞滿燥實堅者,此當卻而謝之也。"

④《本經疏證》:"豆豉治煩躁滿悶,非特由於傷寒頭痛寒熱者可用,即由於瘴氣惡毒者亦可用電。蓋煩者陽盛,躁者閉逆,陽盛而不得下交,阻逆而不能上濟,是以神不安於內,形不安於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惟其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見上以熱盛,不受陰之滋,下因陰逆,不受陽之降,治之不以他藥,止以豆豉梔子成湯,以梔子能泄熱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陰上逆矣。"

【摘錄】《*辭典》

淡豆豉《*辭典》

【拼音名】DànDòuChǐ

【英文名】FermentedSoybean

【別名】黃豆、白豆

【來源】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種子的發酵加工品。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莖多分枝密生黃褐色長硬毛。三出復葉,葉柄長達20cm,密生黃色長硬毛;小葉卵形、廣卵形或狹卵形,兩側的小葉通常為狹卵形,長5~15cm,寬3~8.5cm;旗瓣倒卵形,翼瓣長橢圓形,龍骨瓣斜倒卵形。莢果帶狀矩形,黃綠色或黃褐色,密生長硬毛,長5~7cm,寬約1cm。種子2~4粒,卵圓形或近球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性狀】加工後的種子呈橢圓形,略扁,長0.6~1cm,直徑0.5~0.7cm。表面黑色,皺縮不平。質柔軟,斷面棕黑色。氣香,味微甘。

【化學成份】種子含蛋白質、脂肪、膽堿、黃嘌呤(xanthine)、次黃嘌呤(hypoxanthine)、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煙酸、天冬酰胺、甘氨酸、笨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等。

【性味】性涼,味苦、辛。

【功能主治】解表,除煩,宣發郁熱。用於感冒、寒熱頭痛、煩燥胸悶、虛煩不眠。

【摘錄】《*辭典》

淡豆豉《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匯言》。

1.《肘後方》:傷寒有數種,今取一藥兼療。若初覺頭痛,肉熱,脈供,起一、二日,便作此加減蔥豉湯。蔥白一虎口,豉一升,錦裹,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取汗。若不汗更作,加葛根三兩,不汗更作,加麻黃三兩,去節。諸名醫方皆用此,更有加減法甚多。今江南人凡得時氣,必先用此湯服之,往往便瘥。

2.陶弘景中豉,食中之常用,春夏天氣不和,蒸炒以酒漬服之,至佳。暑熱煩悶,冷水漬飲

【拼音名】DànDòuChǐ

【英文名】FermentedSoybean

【別名】香豉、豉、淡豉、大豆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黑色的成熟種子經蒸罨發酵等加工而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ycinemax(L.)Merr.[PhaseolusmaxL.]

【原形態】大豆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復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總狀花序腋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釧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長約1c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橢圓形略扁,長0.6-1cm,直徑0.5-0.7cm。表面黑色,皺縮不平,無光澤,一側有棕色的條狀種臍,珠孔不明顯。子葉2片,肥厚。質柔軟,斷面棕黑色。氣微,味微甘。以粒大、飽滿、色黑者為佳。

【化學成份】本品含蛋白質19.5%,脂肪6.9%,碳水化合物25%,維生素B10.07mg/100g,維生素B20.34mg/100g,煙酸2.4mg/100g;另含鈣、鐵、磷鹽、氨基酸以及酶。又謂,從發酵大豆中分離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鑒別】

理化鑒別(1)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加熱至沸,並保持微沸數分鐘,濾過,取濾液0.5ml,點於濾紙上,待幹,噴以1%吲哚醌-醋酸(10:1)的混合液,幹後,在100-110℃烘約10min,顯紫紅色。

(2)取本品1g,研碎,加水10ml,在50-60℃水浴中溫浸1h,濾過,取濾液1ml,加1%硫酸銅液與40%氫氧化鉀溶液各4滴,振搖,應無紫紅色出現。

【炮制】取桑葉、青蒿加水煎湯,過濾,取藥湯與洗凈的黑大豆拌勻,俟湯吸盡後,置籠內蒸透,取出略涼,再置容器內,上蓋煎過的桑葉、青蒿渣,悶至發酵生黃衣為度,取出,曬幹即得。(每黑大豆100斤,用桑葉4斤、青蒿7斤)《綱目》: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鬥,六月內淘凈,水浸一宿,瀝幹蒸熟,取出攤席上,候微溫,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黃衣上遍,不可太過。取曬簸凈,以水拌幹濕得所,以汁出指間為準,安甕中,築實。桑葉蓋,厚三寸,密封泥,於日中曬七日,取出,曝一時,又以水拌人甕。如此七次,再蒸過,攤去火氣,甕收築封即成。淡豉制法,除上述加工法而外,尚有以其它藥物如辣蓼、佩蘭、蘇葉、藿香、麻黃、青蒿、羌活、柴胡、白芷、川芎、葛根、赤芍、桔梗、甘草等,或煎取藥汁,用以煮豆;或將藥物研成粉末同煮熟的大豆拌和,然後悶置發酵等不同的加工方法。

【性味】苦;辛;平

【歸經】肺;胃;心;膀胱;小腸;三焦經

【功能主治】解肌發表;宣郁除煩。主外感表證;寒熱頭痛;心煩;胸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炒焦研末調敷。

【註意】

1.《藥性論》:得XI良。

2.《本草經疏》:凡傷寒傳人陰經與夫直中三陰者,皆不宜用。

【附方】①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升華,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傷寒論》梔子豉湯)②治溫毒發斑,大疫難救:黑膏生地黃半斤(切碎),好豉一升,豬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減一,絞去滓,末雄黃、麝香如大豆者納中,攪和,盡服之;毒從皮中出。(《補缺肘後方》)③治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為再服,不瘥復作。(《範汪方》豉薤湯)④治多年肺氣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錢半(研飛如粉),豆豉(好者)一兩半(水略潤少時,以紙浥幹,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極勻,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量大小與之,並用極冷臘茶情臨臥吞下,以知為度。(《本事方》紫金丹)⑤治斷奶乳脹: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⑥治小兒丹毒破作瘡,黃水出:焦炒豉,令煙絕為末,油調敷之。(姚和眾)⑦治陰莖上瘡痛爛:豉一分,蚯蚓濕泥二分,水研和塗上,幹易,禁熱食韭菜、蒜。(《藥性論》)

【各家論述】

1.《綱目》: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經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亦麻黃根節之義也。

2.《本草經疏》:豉,惟江右談者治病。《經》雲,味苦寒無毒,然詳其用,氣應微溫。蓋黑豆性本寒,得蒸曬之氣必溫,非苦溫則不能發汗、開腠理、治傷寒頭痛、寒熱及瘴氣惡毒也。苦以湧吐,故能治煩躁滿悶,以熱郁胸中,非宣劑無以除之,如傷寒短氣煩躁,胸中懊憹,餓不欲食,虛煩不得眠者,用梔子豉湯吐之是也。又能下氣調中辟寒,故主虛勞、喘吸,兩腳疼冷。

3.《本草匯言》:淡豆豉,治天行時疾,疫癘瘟瘴之藥也。王紹隆曰:此藥乃宣郁之上劑也。凡病一切有形無形,壅脹滿悶,停結不化,不能發越致疾者,無不宣之,故統治陰陽互結,寒熱選侵,暑濕交感,食飲不運,以致傷寒寒熱頭痛,或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甚至反復顛倒,心中澳憹,一切時災瘟瘴,瘧痢斑毒,伏痧惡氣,及雜病科痰飲,寒熱,頭痛,嘔逆,胸結,腹脹,逆氣,喘吸,腳氣,黃疸,黃汗,一切沈滯濁氣搏聚胸胃者,鹹能治之。倘非關氣化寒熱時瘴,而轉屆形藏實熱,致成痞滿燥實堅者,此當卻而謝之也。

4.《本經疏證》:豆鼓治煩躁滿悶,非特由於傷寒頭痛寒熱者可用,即由於瘴氣惡毒者亦可用也。蓋煩者陽盛,躁者陰逆,陽盛而不得下交,陰逆而不能上濟,是以神不安於內,形不安於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復顛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見上以熱盛,不受陰之滋,下因陰逆,不受陽之降,治之不以他藥,止以豆豉梔子成湯,以梔子能泄熱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陰上逆矣。

5.《別錄》:主傷寒頭痛寒熱,瘴氣惡毒,煩滿悶,虛勞喘吸,兩腳疼冷。

6.《藥性論》:治時疾熱病發汗;熬末,能止盜汗,除煩;生搗為丸服,治寒熱風,胸中生瘡;煮服,治血痢腹痛。

7.《日華子本草》:治中毒藥,瘧疾,骨蒸;並治犬咬。

8.《珍珠囊》:去心中懊憹,傷寒頭痛,煩躁。

9.《綱目》:下氣,調中。治傷寒溫毒發癍,嘔逆。

10.《本經逢原》:以水浸絞汁,治誤食鳥獸肝中毒。

11.《會約醫鏡》:安胎孕。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淡豆豉相關圖片

淡豆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淡菜  下一个:淡花當藥>>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