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榿木枝梢功效和作用

【出處】《四川中藥誌》

【拼音名】QīMùZhīShāo

【來源】為樺木科植物榿木的嫩枝葉。

【性味】成都《常用草藥治療手冊》:"性涼,味苦澀。"

【功能主治】

清熱降火,止血止瀉。治吐血,衄血,水瀉,痢疾,黃水瘡。

①《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熱降火,止水瀉。治吐血、衄血。"

②《四川中藥誌》:"治黃水瘡。夏日以本品當茶服。可防水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

①治鼻衄不止:榿木枝梢、梔子花。煎湯服。(《四川中藥誌》)

②治水瀉及痢疾:榿木枝梢、六合草。煎湯服。(《四川中藥誌》)

③治毒蛇咬傷:牛屎樹嫩葉適量,搗敷傷處。(《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榿木枝梢《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誌》

【拼音名】QīMùZhīShāo

【別名】榿木梢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樺木科植物榿木的嫩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nuscremastogyneBurk.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集,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落葉大喬木,高30-40m。樹皮光滑,灰色;枝條灰色或灰褐色,無毛,幼枝有短柔毛;芽具柄,有2枚芽鱗。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幾無毛;葉片倒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4-14cm,寬2.5-8cm,先端急尖,基部闊楔形,邊緣具疏鋸齒,上面疏生腺點,幼時疏生長柔毛,下面密生腺點,幾無毛,脈腋間有時具簇生的髯毛;側脈8-10對。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葇荑花序,單生,下垂,長3-4cm,每一苞片有花3朵;雌花序球形,每苞片2朵花,無花萼,小苞片附著於苞片上。果穗單生,下垂,長圓形,長1-3.5cm,直徑5-20mm,果序柄細長,柔軟,長2-8m,無毛,果苞木質,先端具5枚淺裂片。小堅果卵形,扁平,長約3mm,具膜質翅。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區的溝邊或林中,常成群落生長。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甘肅、四川、貴州等地。江蘇有栽培。

【性味】苦;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腹瀉;痢疾;吐血;衄血;黃水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附方】①治鼻衄不止:榿木枝梢、梔子花。煎湯服。(《四川中藥誌》)②治水瀉及痢疾:榿木枝梢、六合草。煎湯服。(《四川中藥誌》)③治毒蛇咬傷:牛屎樹嫩葉適量,搗敷傷處。(《貴州民間藥物》)

【各家論述】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吐血、衄血。

2.《四川中藥誌》:治黃水瘡。夏日以本品當茶服。可防水瀉。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榿木枝梢相關圖片

榿木枝梢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榿木皮  下一个:槭葉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