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稻槎菜功效和作用

【來源】菊科稻槎菜LapsanaapogonoidesMaxim.,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東部沿海及中南各省區,西至四川等省。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消癰解毒。主治喉炎,痢疾下血,乳癰。

【用法用量】1~2兩,水煎服或搗汁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稻槎菜《中華本草》

【出處】始載於《救荒本草》。

【拼音名】DàoCháCài

【英文名】HerbofCommonNipplewort

【別名】鵝裏腌、回薺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區科植物稻槎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psanaapogonoidesMaxim.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稻槎菜一年或二年細弱草本,高5-30cm。基生葉叢生,有柄;葉片長4-18cm,寬1-3cm,先端圓鈍或短尖,頂部裂片較大,卵圓形,邊緣羽狀分裂,兩側裂片3-4對,短橢圓形;莖生葉1-2,有短柄或近無柄。頭狀花序成稀疏的傘房狀圓錐花叢,有細梗,果時常下垂;總苞圓柱狀鐘形,外層總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mm,內層總苞片5-6,長橢圓狀披針形,長約4.5mm;花托平坦,無毛;全部為舌狀花,黃色。瘦果橢圓狀披針形,扁平,長4-5mm,等於或長於總苞片,成熟後黃棕色,無毛,背腹面各有5-7肋,先端兩側各有1鉤刺,無冠毛。花果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田野、荒地、溪邊、跌旁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部沿海及中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透疹。主咽喉腫痛;痢疾;瘡瘍腫毒;蛇咬傷;麻疹透發不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救荒本草》:生稻田中,以獲稻而生,故名。似蒲公英葉。又似花芥菜葉,輔地繁密,春時抽小葶,開花如蒲公英而小,無蕊,鄉入茹之。

2.《新華本草綱要》:清熱涼血,消癰解毒的功能。用於咽喉炎、痢疾、乳癰、麻疹不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稻槎菜相關圖片

稻槎菜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稻草  下一个:稻谷芒>>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