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羅裙帶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廣西藥植圖誌》

【拼音名】LuóQúnDàiGēn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文殊蘭的鱗莖及根。

【化學成份】鱗莖含石蒜堿和多花水仙堿。

【藥理作用】多花水仙堿對蛙心、貓血壓、豚鼠小腸等標本上有擬膽堿樣作用;在神經-肌肉標本上,可使刺激神經引起的肌肉收縮幅度有所增加;但上述作用均較加蘭他明為弱。多花水仙堿5毫克/公斤皮下註射能加快小鼠的運動-防禦性條件反射的形成;大劑量(25~100毫克/公斤)能增強水合氯醛之麻醉作用。

【功能主治】治咳嗽,喉痛,跌打損傷,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註意】本品有毒,內服宜慎。

【附方】

①清肺化痰止咳:羅裙帶根頭去皮切片,同豬肺煲食。(《廣西藥植圖誌》)

②治喉痛:羅裙帶根一至三錢。煎服。(《湖南藥物誌》)

③治跌打損傷:羅裙帶莖適量。曬幹研末。每次三至五錢,水酒送服;另用鮮羅裙莖適量,甜酒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④治橫痃:鮮羅裙帶根一株,紅糖一兩,共搗爛,烤溫外敷,日換一至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牙痛:鮮羅裙帶根一小片。置牙痛處,咬含十五分鐘左右。(《江西草藥》)

【摘錄】《*辭典》

羅裙帶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廣西藥植圖誌》。

【拼音名】LuóQúnDàiGēn

【英文名】BulbandrootofChineseCrinum

【別名】文殊蘭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文殊蘭的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rinumasiaticumL.var.sinicum(Roxb.exHerb.)Baker[C.sinicumRoxb.exHer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幹。

【原形態】文殊蘭,多年生草本。植株粗壯。鱗莖長柱形,直徑約10-15cm。葉20-30枚,多列,帶狀披針形,長可達1m,寬7-12cm,先端漸尖,邊緣波狀,暗綠色。花莖直立,粗壯,幾與葉等長;傘形花序通常有花10-24朵;佛焰苞狀總苞片2,披針形,外折,長6-10cm,白色,膜質;苞片多數,狹條形,長7-10cm;花梗長0.5-2cm;花被高腳碟狀,芳香,筒部纖細,長4-10cm,直徑1.5-2mm。花被裂片6,條形,白色,長4.5-9cm,寬6-9mm,向頂端漸狹;雄蕊6,淡紅色,花絲比花被裂片短,長約4-5cm,上部淡紫紅色,花藥黃色,狹條形,先端漸尖,長約1.5cm或更長;雌蕊1,柱頭3淺裂或頭狀,子房下位,3室,紡錘形,長不及2cm。蒴果近球形,淺黃色,直徑3-5cm;通常種子1顆。花期6-8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生於海濱地區或河旁沙地,亦栽植於庭園。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鱗莖含石蒜堿(lycorine)和多花水仙堿(tazettine)。

【藥理作用】多花水仙堿對蛙心、貓血壓、豚鼠小腸等標本上有擬膽堿樣作用;在神經-肌肉標本上,可使刺激神經引起的肌肉收縮幅度有所增加;但上述作用均較加蘭他明為弱。多花水仙堿5mg/kg皮下註射能加快小鼠的運動-防禦性條件反射的形成;大劑量(25-100mg/kg)能增強水合氯醛之麻醉作用。

【性味】苦;辛;涼;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癰疽瘡腫;疥癬;乳癰;喉痛;牙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塗。內服:煎湯,3-9g;或入散劑。

【註意】內服宜慎。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羅裙帶根相關圖片

羅裙帶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羅裙帶  下一个:羅傘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