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地膚苗功效和作用

【出處】《別錄》

【拼音名】DìFūMiáo

【來源】為藜科植物地膚的嫩莖葉。

【性味】

苦,寒。

①《本草圖經》:"葉:苦,寒,無毒。"

②《救荒本草》:"葉:味甘。"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治赤白痢,泄瀉,熱淋,目赤,雀盲,皮膚風熱赤腫。

①《別錄》:"搗絞取汁,主亦白痢;洗目,去熱暗、雀盲、澀痛。苗灰主痢亦善。"

②《本草圖經》:"主大腸泄瀉。止赤白痢,和氣,澀腸胃,解惡瘡毒。"

③《綱目》:"煎水日服,利小便諸淋。"

④《本草備要》:"葉:作浴湯,去皮膚風熱丹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汁塗或煎水洗。

【附方】

①療淋:地膚草二七把,以水二升煎之。亦可長服。(《範汪方》)

②療小便數多,或熱痛酸楚,手足煩疼:地膚草三兩,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產乳集驗方》)

③治眼為物所傷,或肉胬:生地膚苗五兩,凈洗,搗絞取汁,瓷盒中盛,以銅箸頻點目中。冬月以幹者,煮汁點之。(《聖惠方》)

【摘錄】《*辭典》

地膚苗《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DìFūMiáo

【別名】掃帚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藜科植物地膚的嫩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Kochiascparia(L.)Schrad[Chenopodi-umscopariumL.」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割取嫩莖葉,洗凈,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約50-150cm。莖直立,多分枝,淡綠色或淺紅色,生短柔毛。葉互生;無柄;葉片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7cm,寬3-7m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條主脈;莖上部葉較小,有一中脈。花單個或2個生於葉腋,集成稀疏的穗狀花序;花下有時有銹色長柔毛;花小,兩性或雌性;黃綠色,花被片5,近球形,基部合生,果期背部生三角狀橫突起或翅,有時近扇形;雄蕊5,花絲絲狀;花柱極短,柱頭2,絲狀。胞果扁球形,果皮與種子離生,包於花被內。種子1顆,扁球形,黑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荒野、田邊、路旁,栽培於庭園。

資源分布:幾遍布全國。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分枝較多,黃綠色,具條紋,被白色柔毛。葉互生,多脫落;展平後呈狹長披針形,長3-6cm,寬0.4-0.6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短柄,全緣,被短柔毛,邊緣有長柔毛,通常具3條縱脈。花多1-2,腋生;花被片5,黃綠色;雄蕊5,伸出於花被外。質柔軟。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含哈爾滿(harman),哈爾明堿(harmine)[1],鈣、鎂、鐵、鋅、銅、磷等元素[2]。

【性味】苦;性寒

【歸經】肝;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主赤白痢;泄瀉;小便淋痛;目赤澀痛;雀盲;皮膚風熱赤腫,惡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9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塗。

【各家論述】

1.《綱目》:地膚苗葉,能益陰氣,通小腸,無陰則陽無以化,亦東垣治小便不通用黃蘗、知母滋腎之意。煎水日服,利小便諸淋。

2.《別錄》:搗絞取汁,主赤白痢;洗目,去熱暗、雀盲、澀痛。苗灰主痢亦善。

3.《本草圖經》:主大腸泄瀉,止赤白痢,和氣,澀腸胃,解惡瘡毒。

4.《本草備要》:葉:作浴湯,去皮膚風熱丹腫。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地膚苗相關圖片

地膚苗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地蜂子  下一个:地膚子>>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