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白毛藤功效和作用

【出處】《百草鏡》

【拼音名】BáiMáoTénɡ

【別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鬼目草(《爾雅》郭璞註),白草(《別錄》),排風、白幕(《本草拾遺》),鬼目菜(《吳誌》),天燈籠、和尚頭草(《綱目拾遺》),望冬紅、酸尖菜(《植物名實圖考》),排風藤(《分類草藥性》),土防風、耳墜菜(《貴州民間方藥集》),金線綠毛龜草、葫蘆草(《福建民間草藥》),毛風藤(《江西民間草藥》),毛老人(《江西中藥》),紅道士、毛和尚(《浙江民間草藥》),野貓耳朵(《四川中藥誌》),胡毛藤、羊仔耳、生毛梢、龍毛龜、毛燕仔、紅麥禾(《閩東本草》)。

【來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一般於5~6月或9~11月間割取全草,洗凈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蔓性半灌木。莖長達5米,基部木質化,上部草質,具細毛。葉互生;上部的葉多作戟狀3裂或羽狀多裂;下部的葉長方形或卵狀長方形,基部心臟形,先端尖,全緣,長4~9厘米,闊2~5厘米,上面鮮綠色,下面較淡,兩面均有細毛散生,沿葉脈較密;葉柄長2~3.5厘米,有細毛。聚傘花序生於枝頂或側生與葉對生;枝梗、花柄及花均密被長柔毛,花柄細長;花萼漏鬥形,萼片5,卵形;花冠白色,裂片5,自基部向下反折,長5~6毫米,卵狀或長方狀披針形,頂端尖;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口,花絲短而扁。基部合生;雌蕊1,子房卵形,花柱細長,柱頭半球形。漿果卵形成球形,初綠色,後變紅色至黑色,直徑6~10毫米。種子白色,扁圓。花期9~10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野生於路邊、山野或灌木叢中。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產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性狀】幹燥的莖,類圓柱形,直徑約2~7毫米,外表黃綠色至暗棕色,密被灰白色的毛茸,在較粗的莖上,毛茸極少或無,具縱皺紋,且有光澤;質硬而脆,斷面淡綠色,纖維性,中央形成空洞。葉皺縮卷曲,密被毛茸,葉柄長約1~2厘米。有的帶有淡黃色至暗紅色的果實。以幹燥、肥嫩、葉綠、無子、無雜草者為佳。

【化學成份】

白英全草含生物堿,千年不爛心莖中含甾體生物堿,有西紅柿烯胺、澳洲茄胺和蜀羊泉堿等。葉中還有含量較多的α苦茄堿和β-苦茄堿、較少的澳洲茄堿以及痕量的澳洲茄邊堿。這些生物堿中主要的是蜀羊泉堿或西紅柿烯胺;β-苦茄堿有抗小白鼠肉瘤-180的作用。

另據報道,葉中分離到一個甾體生物堿糖甙,水解後除得到西紅柿烯胺外,還有它的脫氫化合物西紅柿-3,5-二烯胺和小量的雅姆皂甙元。葉中又含維生索C149.4~173.2毫克%。

花序中含較多的甾體皂甙,主要是替告皂甙元和雅姆皂甙元,兩者均有抗真菌的作用。

此外,該植物的地上部分中,還發現有α-,β-和γ-蜀羊泉胺、γ-苦茄堿、替告皂甙元。根中含15α-羥基蜀羊泉堿、15α-羥基澳洲茄胺、15α-羥基番茄胺和15α-羥基番茄烯胺。

千年不爛心果實的成分詳"苦茄"條。

【藥理作用】抗腫瘤作用:蜀羊泉和紅棗以1:1混合制成煎劑、糖漿劑對小白鼠艾利虛腹水癌及梭形細胞肉窟的實體型及腹水型有抑制作用,臨床上對子宮頸癌有效,但重復率低,進一步用相當生藥40,80,120克/公斤/天的煎劑及小劑量遞增的給藥方法,均無明顯抗小鼠梭形細胞肉窟實體型、艾氏腹水癌實體型及肉瘤180的作用,但醇提取物對小鼠肉瘸180則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為β-苦茄堿。

【性味】

甘苦,寒。

①《本經》:"味苦,微寒。"

②《別錄》:"無毒。"

③《福建民間草藥》:"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

請熱,利濕,祛風,解毒。治瘧疾,黃疸,水腫,淋病,風濕關節痛,丹毒,疔瘡。

①《本經》:"主頭禿惡瘡熱氣,疥瘙痂癬蟲。"

②陶弘景:"葉作羹飲,甚療勞。"

③《本草拾遺》:"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

④《開寶本草》:"別本註,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⑤《百草鏡》:"除骨節風濕痛。"

⑥王安卿《采藥誌》:"活血追風生血,治鬼箭有效。"

⑦《綱目拾遺》:"止血淋,瘧,疝氣。汁滴耳中,止膿不幹。治癧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濕熱,治黃疸水腫,小兒蛔結腹痛。"

⑧《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⑨《分類草藥性》:"治驚風,咳嗽。"

⑩《藥材學》:"清熱解毒。治惡瘡,漆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8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搗敷或搗汁塗。

【註意】《閩東本草》:"體虛無濕熱者忌用。"

【附方】

①治黃疸初起:白毛藤、神仙對坐草、大茵陳、三白草、車前草各等分。白酒煎服。(《百草鏡》)

②治肝硬化初期:鮮白英一至三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風痛:桑黃二兩,白毛藤二兩。切碎,用紹興原壇酒六斤,煎三炷香。每日服一飯碗。(《楊春涯經驗方》)

④治風濕關節痛:排風藤一兩,忍冬一兩,五加皮一兩。好酒一斤泡服。(《貴陽民間藥草》)

⑤治婦女白帶:白毛藤煎汁,燒小公雞或桂圓,連汁食。(《浙江民間草藥》)

⑥治小兒肝熱:鮮白英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風火赤眼:白英鮮葉搗爛,調入乳外敷眼險。(《福建中草藥》)

⑧治療瘡腫毒:鮮白毛藤全草四兩,燉服。另以鮮葉搗爛敷患處。(《閩東本草》)

⑨治疥瘡:白毛藤全草一兩至一兩五錢(幹的八錢至一兩二錢)。和肥豬肉六兩,酌加水煎,分兩次吃下。(《福建民間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取白英全草制成100%註射液,肌肉註射。2歲以下每次2毫升,每日2次;4~12歲每次4毫升,每日2~3次;12歲以上每次4毫升,每日3~4次。治療31例,痊愈(自覺癥狀和陽性體征消失,尿三膽試驗與肝功能恢復正常)23例,好轉(自覺癥狀改善,尿三膽正常,肝功能好轉者)8例。臨床觀察到,白英註射液對退黃、改善癥狀和降低轉氨酶均有較好療效,但對降低麝濁、鋅濁及腦絮效果較差。

【備註】同屬植物千年不爛心的全草,亦同等使用。植物形態詳"苦茄"條。

【摘錄】《*辭典》

白毛藤《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1.《百草鏡》。

2.《爾雅》郭璞註:今江東有鬼目草,莖似葛,葉員而毛,子如耳珰也,赤色叢生。

3.《別錄》:白英、生益州山谷。春采葉,夏采莖,秋采花、冬采根。

4.《唐本草》:白英,鬼目草也,蔓生,葉似王瓜,小長而五椏,實圓若龍葵子,生青熟紫黑,東人謂之白草。

5.《綱目》:白英,俗名排風子是也。正月生苗,白色,可食;秋開小白花,子如龍葵子,熟時紫赤色。《吳誌》雲:孫

【拼音名】BáiMáoTénɡ

【英文名】BittersweetHerb

【別名】苻、彀菜、鬼目草、白草、白幕、排風、排風草、天燈籠、和尚頭草、望冬紅、酸尖菜、排風藤、土防風、耳墜風、金線綠毛龜草、葫蘆草、毛見藤、毛老人、紅道士、毛和尚、野貓耳朵、胡毛藤、羊仔耳、生毛稍、龍毛龜、毛燕仔、紅麥禾、蜀羊泉、毛相公、望風藤、毛千裏光、毛秀才、鷹咬豆子、毛道士、毛葫蘆、葫蘆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lanumlyratumThunb.[S.dulcamaraL.var.Lyratum(Thunb.)Sieb.EtZucc.]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蔓生草本,高達5m。基部木質化,上部草質,莖、葉和葉柄密被具節的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多戟形或琴形,長3-8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緣或波狀,下部常有1-2對耳狀或戟狀裂片,少數為全緣,中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外側生;花萼5淺裂,宿存;花冠藍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雄蕊5,花絲極短,花藥頂孔開裂;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小,頭狀,子房卵形,2室。漿果球形,徑約1cm,熟時紅色。種子近盤狀,扁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2800m陰濕的路邊、山坡、竹林下及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肅、臺灣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濕暖濕潤氣候,耐陰濕。適宜砂質壤土及粘壤土栽培。

栽培技術用種子及分根繁殖。種子繁殖:北方地區春季播種,4-5月條播,行距40cm,保持土壤濕潤,約2星期左右出苗,苗出齊後間苗,株距15-20cm。分根繁殖;宜春、秋進行。當苗高20cm左右時,要搭架縛藤,以利生長。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紅蜘蛛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莖圓柱形,有分枝,長短不等,長可達1.2m,直徑2-7mm。表面黃綠色至棕綠色,密被灰白色柔毛,粗莖通常毛較少或無毛。葉互生,葉片皺縮卷曲,暗綠色,展平後戟形或琴形,被毛茸;葉柄長1-3cm。有時附黃綠色,或暗紅色的果實。莖質硬而脆,斷面纖維生,髓部白色或中空;中質脆易碎。氣微,味苦。

以莖粗壯、葉綠、無果者為佳。

顯微鑒別莖橫切面:表皮外側附腺毛和非腺毛。皮層較厚。中柱鞘纖維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雙韌型,韌皮部狹窄。髓部有的細胞含砂晶。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密被腺毛和非,柄1-5細胞,有的細胞縊縮;非腺毛4-6細胞,頂端稍鈍;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3-6個。

【化學成份】莖含甾體糖甙(steroidalglycoside)SL-a(又名SL-0)、SL-b(又名SL-1)、SL-c、SL-d[1,2]。它們都是混合物。SL-a含有4個成分,系(5α,25β)-呋甾烷-3,22,26-三醇[(5α,25β)-furostan-3,22,26-triol]的、(5α,25α)-呋甾烷-3,22,26-三醇[(5α,25α)-furostan-3,22,26-triol]的、(25β)-呋甾-5-烯-3,22,26-三醇[(25α)-furost-5-en-3,22,26-triol]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甙(1→4)-β-D-吡喃半乳糖甙-26-O-β-D-吡喃葡萄糖甙[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26-O-β-D-glucopyrano-side]組成的[1]。SL-b也含有4個成分,系規告皂甙元(tihohe-nin)的、新替告皂甙元(neotigogenin)的、薯蕷皂甙元(diosgenin)的和雅姆皂甙元(yamogenin)的3-O-β-D-吡喃葡萄糖甙(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組成的[1]。SL-c含2個成分,系(25ζ)-茄甾-3β,23β-二醇[(25ζ)-solanidan-3β,23β-diol]的和(25ζ)茄甾-5-烯-3β,23β-diol]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3-O-β-D-glucopy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組成的[2]。SL-d也含有2個成分,系(25ζ)-茄甾-3β,23β-二醇的和(25ζ)-茄甾-5-烯-3β,23β-二醇的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甙

【藥理作用】

1.抗腫瘤作用:蜀羊泉(千年不爛心SolanumdulcamaraL.的全草)和紅棗以1:1混合制成煎劑、糖漿劑對小白鼠艾利虛腹水癌及梭形細胞肉瘤的實體型及腹水型有抑制作用,臨床上對子宮頸癌有效,但重復率低,進一步用相當生藥40,80,120g/kg/天的煎劑及小劑量遞增的給藥方法,均無明顯抗小鼠梭形細胞肉瘤實體型、艾氏腹水癌實體型及肉瘤180的作用,但醇提取物對小鼠肉瘤180則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為β-苦茄堿。

2.對機體防禦機能的影響:根據溶血素及血清蛋白含量的測定,蜀羊泉及紅棗對促進機體的抗體形成,以及蛋白(尤其是γ-球蛋白)的合成有一定作用,可以增強機體非特異性的免疫生物學反應。

3.其他作用:蜀羊泉堿均有某些抗真菌作用,但不及番茄堿。其中所含之龍葵堿的作用見“龍葵”條。蜀羊泉有制欲作用。

【性味】味甘;苦;性寒;小毒

【歸經】歸肝;膽;腎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黃疸;膽囊炎;膽石癥;腎炎水腫;風濕關節痛;婦女濕熱帶下;小兒高熱驚搐;癰腫瘰癧;濕疹瘙癢;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者30-6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搗敷塗。

【註意】《閩東本草》:體虛無濕熱者忌用。

【各家論述】

1.《本經》:主頭禿惡瘡熱氣,疥瘙茄癬蟲。

2.陶弘景:葉作羹飲,甚療勞。

3.《本草拾遺》:主煩熱,風疹,丹毒,瘧瘴,寒熱,小兒結熱。

4.《開寶本草》:別本註,莖葉煮粥極解熱毒。

5.《百草鏡》:除骨節風濕痛。

6.王安卿《采藥誌》:活血追風生血,治鬼箭有效。

7.《綱目拾遺》:止血淋,瘧,疝氣。汁滴耳中,止膿不幹。治癧cuan,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濕熱,治黃疸水腫,小兒蛔結腹痛。

8.《植物名實圖考》:治腰痛。

9.《分類草藥性》:治驚風,咳嗽。

10.《藥材學》:清熱解毒。治惡瘡,漆瘡。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白毛藤相關圖片

白毛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白毛蛇  下一个:白毛藤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