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龜肉功效和作用

【出處】《別錄》

【拼音名】GuīRòu

【來源】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肉。

【原形態】形態詳"龜版"條

【性味】

甘鹹,平。

①《食療本草》:"溫,味酸。"

②《日用本草》:"味酸,溫,有小毒。"

③《綱目》:"甘酸,溫,無毒。"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鹹,平。"

【功能主治】

益陰補血。治勞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瘧,血痢,腸風痔血,筋骨疼痛。

①《別錄》:"肉作羹臛,大補。"

②《唐本草》:"釀酒,主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攝,皆差。"

③《食療本草》:"主除溫瘴氣,風痹,身腫,踒折。"

④《日用本草》:"大補陰虛,作羹臛,截久瘧不愈。"

⑤《綱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瀉血、血痢。"

⑥《醫林纂要》:"治骨蒸勞熱,吐血,衄血,腸風血痔,陰虛血熱之癥。"

⑦《四川中藥誌》:"治女子幹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用法用量】煮食或炙灰研末。

【附方】

①治虛勞失血咯血,咳嗽寒熱,補陰降火:田龜,煮取肉,和蔥、椒、醬、油煮食。(《便民食療》)

②治肺癆吐血:龜肉、沙參、蟲草。共燉服。(《四川中藥誌》)

③治久咳嗽上氣:生龜三枚。治如食法,去腸,以水五升,煮取三升,以漬曲,釀秫米四升,如常法,熱,飲二升,令盡。(《補缺肘後方》)

④治痢及瀉血:烏龜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普濟方》)

⑤治熱氣濕痹,腹內激熱:龜肉同五味煮食之,微泄為效。(《普濟方》)

【摘錄】《*辭典》

龜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GuīRòu

【英文名】Tortoiseasfood

【來源】

藥材基源:龜科動物烏龜的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inemysreevesii(Gray)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冬為多。殺死後,取肉鮮用或烘幹。

【原形態】烏龜,體呈扁橢圓形,背腹均有硬甲,甲的長寬高一般為120mm×85mm×55mm,最長者可達200mm以上。頭頂前端光滑,後部覆被累粒狀小鱗;吻端尖圓,頜無齒而具角質硬喙;眼略突出;耳鼓膜明顯;頸部細長;周圍均被細鱗,頸能伸縮。背、腹甲的上面為表皮形成的角質板;下面為真皮起源的骨板,背脊中央及其兩側有3條較顯著的縱棱,但雄龜不太明顯。背甲棕褐色或黑色,頸角板前窄後寬,椎角板5塊;第1塊前寬後窄,其後數聲一般寬大於長,兩側對稱排列肋角板各4塊,緣角板每側11塊,臀角板2塊近長方形。,腹甲與背甲幾乎等長,腹甲淡黃色,少數褐色,共有6對;喉角板2塊,呈三角形;肱骨板2塊,外緣寬凸;胸、腹角板各2塊,均較大;股角板2塊,外緣較寬於中線;肛角板2塊,後緣凹陷。背腹甲在體兩側由甲橋相連,形成體腔。四肢較扁平,前肢具5指及爪,後肢具趾,除第5趾無爪外,余皆有爪,指或趾間具蹼,尾中等長度,一般20-30mm左右,較細。頭側及喉側有帶黑邊的黃綠色縱橫線,頭頸部背面深褐色,腹面稍淺。背甲各角板邊緣外呈黃色,角板上的花紋形似金錢,故雙有金錢龜之稱。腹甲每塊角板的外側下方色較深,四肢背面灰褐色或深棕色,腹面色稍渚。尾部背面棕褐色。泄殖孔周圍色淺,往後呈棕褐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於河流、池塘。吃蝦、小魚及植物性食物。

資源分布:分布於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甘;鹹;性平

【歸經】肝;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益陰補血。主勞熱骨蒸;久融洽咯備;久瘧;血痢;腸風下血;筋骨疼痛;老人尿頻尿急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0.5-1只;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肉作羹,大補。

2.《唐本草》:釀酒,主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

3.《食療本草》:主除溫瘴氣,風痹,身腫,骨折。

4.《日用本草》:大補陰虛,作羹,截久瘧不愈。

5.《本草綱目》:治筋骨疼痛及一、二十年寒嗽,止瀉血、血痢。

6.《醫林纂要》:治骨蒸勞熱,吐血,衄血,腸風血痔,陰虛血熱之癥。

7.《四川中藥誌》:治女子幹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龜肉相關圖片

龜肉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龜膽汁  下一个:龜血>>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