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海鱔功效和作用

【出處】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誌》。

【拼音名】HǎiShàn

【英文名】rippleMoray

【別名】海黃鱔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海鱔科動物波紋裸胸鱔、網紋裸胸鱔等的血、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Gymnothoraxundulatus(Lacepede)2.GymnothoraxreticularisBloch

采收和儲藏:常年均可捕撈。捕邱,殺死取血,或將全體焙幹或煆炭備用。

【原形態】

1.波紋裸胸鱔,體扁長,體長可達150cm。頭中大,側扁。吻短鈍,眼小,橢圓形。口大,平裂,兩頜均窄長,上頜牙1行,12-250個,呈鋸齒狀排列,前數牙呈大型錐狀稍鍘扁。下頜牙18-30個,扁尖。頜間骨牙1行,為較大犬牙,中間有可倒性牙36個。犁骨牙1行,細小。鰓孔小,裂縫狀。體無鱗,皮膚光滑,完全裸露。側線孔不明顯。背鰭起點在鰓孔的前上方,後端與尾鰭相連尾鰭又與臀鰭相連。無胸鰭。體、鰭均赤褐色或暗褐色。具淡黃或黃白色網狀、波狀及橫列狀紋。殿鰭具黃色狹邊。吻黑色。口角具1小黑點。

2.網紋裸胸鱔,體細長,側扁。一般體長25-43cm。吻短。眼小而圓。口大,兩頜等長或上頜稍突出,兩頜與犁骨的牙均為1行,牙扁尖。背鰭、臀鰭與尾鰭均相互連接,無胸鰭,被有較厚皮膜。體白色,由頭部至尾端具綠褐色橫帶18-22條。頭部、體背側及橫帶之間均散布有不規則的綠褐色斑點。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為暖水肉食性大型魚類,生活於珊瑚礁淺海區中。

2.為暖水性中小型魚類,棲息於淺海近岸巖礁間。

資源分布:1.我國分布於東海、南海。

2.我國分布於黃海南部、東海和南海。

【性味】味辛;甘;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止血。主痔瘡;無名腫毒;胸痛;坐骨神經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3-6g。外用:適量,研末,麻油調敷。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誌》:應用同斑點裸胸鱔。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海鱔相關圖片

海鱔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海桑  下一个:海石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