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浙江天目山目山藥植誌》
【拼音名】HēiLínDàěrJué
【來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鱗耳蕨的嫩葉。
【原形態】
黑鱗耳蕨,又名:大葉山雞尾巴草。
多年生草木,高35~70厘米。根狀莖短而斜升,連同葉柄基部有卵狀披針形黑色光亮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30厘米,除被棕色大鱗片外,向上直達葉軸和羽軸的下面密生狹披針形和倒向下的鉆形鱗片;葉片披針形或闊披針形,厚紙質,長25~50厘米,寬8~15厘米,2回羽狀分裂;中部羽片長4~7厘米,鐮刀狀披針形;小羽片鐮狀三角形或斜菱形,基部上側闊而呈三角狀凸起,下側楔形,邊緣不分裂,有芒刺頭的齒;葉脈羽狀分叉。孢子囊群小,生於分叉的上側小脈頂端;囊群蓋圓盾形,早落。
【生境分布】生於山地林下。分布雲南、甘肅、福建和長江流域各地。
【功能主治】治下肢癤腫:新鮮黑鱗大耳蕨嫩葉,除凈鱗毛,搗爛加白糖適量,調和塗敷患處,一天換一次;忌食酸辣。
【摘錄】《*辭典》
黑鱗大耳蕨《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拼音名】HēiLínDàěrJué
【英文名】LeafofMakino'sShieldFern
【別名】大葉山雞尾巴草、冷蕨萁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黑鱗耳蕨的嫩葉或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makinoi(Tagawa)Tagawa
采收和儲藏:嫩葉,春季采收;根莖,四季均可采挖。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植株高達80cm。根莖短而直立,密被褐色、披針形鱗片,全緣。葉簇生;葉柄長15-20cm,禾稈色,密被黑色闊披針形和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葉片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長30-35cm,寬14-18cm,先端漸尖,基部不縮狹或稍縮狹,兩面及葉軸和羽軸均被披針形或纖維狀小鱗片,二回羽狀;羽片20-30對,互生,平展,基部2-3對常向下反折,披針形,中部的較大,一回羽狀;小羽片12-16對,近對生,鐮狀長圓形,通常基部上側1片較大,長達1.5cm,先端鈍,基部上側截形並有耳狀突起,下側斜楔形,邊緣有芒刺;葉脈羽狀,側脈2-3叉。孢子囊群圓形,背生於小脈先端,在中脈兩側各排成1行;囊群蓋圓盾形,褐色,早落。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林下濕石上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等地。
【性味】甘;微涼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癰腫瘡癤;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註意】忌食酸辣。
【臨床應用】新鮮黑鱗大耳蕨嫩葉,除凈鱗毛,搗爛加白糖適量,調和塗敷患處,一天換一次;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