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候風藤功效和作用

【出處】候風藤始見於《植物名實圖考》蔓草類:"候風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區南康縣境內)山田膛上多有之。長莖叢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葉如木樨葉,面青綠,背黃白,有赭紋。春開白花,下垂如橘柚花,長瓣五出,反卷向上,中突出黃蕊一簇。"以上描述和候鳳藤形態圖所示特征均與現安息香科植物野茉莉相符。另《植物名實圖考》群芳類載有"野茉莉"一條,但依據其文字和附圖特征來看,則非本種,而應是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Myr

【拼音名】HòuFēnɡTénɡ

【來源】

藥材基源:為安息香科植物野茉莉的葉或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yraxjaponicusSieb.etZucc.

采收和儲藏:葉,春、夏季采收;果實,夏、秋季果熟期采摘,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4-8m,稀高達10m。樹皮灰褐色或黑褐色,嫩枝被淡黃色星狀毛,後變為無毛。葉互生;葉柄長5-10mm,疏被星狀短柔毛;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1.5-6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或上半部具疏齒,上面除葉脈疏被星狀毛外,其余無毛而略粗糙,下面僅主脈和側脈匯合處有白色髯毛;側脈5-7對。花單生葉腋或2-5朵成總狀花序,長5-8cm;花梗纖細,無毛,長2-3cm;小苞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無毛,易落;花萼杯狀,有5短齒;花白色,花冠5裂,裂片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兩面均被星狀毛;雄蕊10,花絲等長,上部分離,下部聯合成筒,下部被白色長柔毛。果實近球形至卵形,直徑8-10mm,先端具小尖頭,外面密被及色星狀絨毛。種子褐色,表面具深皺紋。花期4-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1800m的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北自秦嶺和黃河以南,東起山東、福建,西至雲南東北部和四川東部,南達臺灣、廣東和廣西北部。

【性味】辛;苦;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舒筋通絡。主風濕痹痛;癱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候風藤相關圖片

候風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厚葉子樹  下一个:鱟膽>>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