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豚卵功效和作用

【出處】《本經》

【拼音名】TúnLuǎn

【別名】豚顛(《本經》),豬石子(《濟生方》),豬睪丸(《本草蒙筌》)。

【來源】為豬科動物豬的睪丸。一般可在閹割小豬時收集。

【原形態】動物形態詳"豬肉"條。

【性味】

甘,溫。

①《本經》:"味甘,溫。"

②《別錄》:"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鹹,溫。"

【功能主治】

補腎納氣,治哮喘,疝氣,少腹急痛,癃閉。

①《本經》:"主驚癇,癲疾,除寒熱,奔豚,五癃邪氣攣縮。"

②《千金·食治》:"除陰莖中痛。"

③《綱目》:"治陰陽易病,少腹急痛,用熱酒吞二枚。"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煎湯,2個。

【附方】

①治驚癇中風,壯熱瘈疭,吐舌出沫:豚卵一雙(細切),當歸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普濟方》)

②治小兒腹股溝疝:豬隱睪一個(閹割小豬時取)。放瓦片上,用另一瓦合上,放爐內焙幹後取出研末,一次口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臨床應用】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小豬睪丸制成10%註射液,肌肉註射,每日1次2毫升。試治20例,經20天觀察,基本治愈15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病人中,用藥3~5天內癥狀消失的8例,6~10天消失的5例,11~15天消失的2例。繼之治療239例,觀察14天,基本治愈37例,有效177例,無效25例。

②治療支氣管哮喘

用豬睪丸適量煮熟,連湯同服,每天2次,每次量為:2歲以內1/3個,2~5歲1/2個,6~10歲1個,11~15歲1個半,成人2個。觀察11例,服後一般可緩解哮喘發作,或減少發作次數。

【摘錄】《*辭典》

豚卵《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拼音名】TúnLuǎn

【英文名】pig'stestis

【別名】豚顛、豬石子、豬睪丸、豬外腎;獵隱睪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豬科動物豬的睪丸。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usscrofadomesticaBrisson

采收和儲藏:將雄獵宰殺後,刮去豬毛,摘取睪丸,洗凈。或鬮害蟲小豬時留下睪丸。

【原形態】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也有差異基本特微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後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雜食性家養物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化學成份】豚卵含睪丸酮(testosterone)。

【性味】味甘;鹹;性溫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溫腎散寒;鎮驚定癇。主哮喘;睪丸腫痛;疝氣痛;陰莖痛;癃閉;驚癇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煎湯,2個。外用:適量,搗爛或煮膏塗敷。

【附方】①治驚癇中風,壯熱,吐舌出沫:豚卵一雙(細切),當歸二分。以醇酒三升,煮一升分服。(《普濟方》)②治小兒腹股溝疝:豬隱睪一個(閹割小豬時取)。放瓦片上,用另一瓦合上,放爐內焙千後取出研未,一次口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各家論述】

1.《本經》:主驚癇,癲疾,除寒熱,奔豚,五癃邪氣攣縮。

2.《千金·食治》:除陰莖中痛。

3.《綱目》:治陰陽易病,少腹急痛,用熱酒吞二枚。

【臨床應用】

1.治療慢性氣管炎:用小豬睪丸制成10%註射液,肌肉註射,每日1次之毫升。試治20例,經20天觀察,基本治愈15例,有效5例。基本治愈病人中,用藥3-5天內癥伏消失的8例,6-10天消失的5例,11-15天消失的2例,繼之治療239例,觀察14天,基本治愈37例,有效177例,無效25例。

2.治療支氣管哮喘:用豬睪丸適量煮熟,連湯同服,每天2次。每次量為:2歲以內1/3個,2-5歲1/2個,6-10歲1個,11-15歲1個半,成人之個。觀察11例,服後一般可緩解哮喘發作,或減少發作次數。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豚卵相關圖片

豚卵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團葉鱗始蕨  下一个:鼉甲>>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