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胡頹子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HúTuíZǐ

【別名】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滾子、四棗、柿模、羊奶奶、甜棒錘

【來源】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胡頹子ElaeagnuspungensThunb.以根、葉及果實入藥。夏季采葉,四季采根,立夏果實成熟時采果。分別曬幹。

【性味】

根:苦、平。

葉:微苦,平。

果:甘、酸,平。

【功能主治】

根:祛風利濕,行瘀止血。用於傳染性肝炎,小兒疳積,風濕關節痛,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白帶,跌打損傷。

葉:止咳平喘。用於支氣管炎,咳嗽,哮喘。

果:消食止痢。用於腸炎,痢疾,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根1~2兩,葉、果3~5錢。

【備註】(1)同屬植物藤胡頹子ElaeagnusglabraThunb.功效類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胡頹子《*辭典》

【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HúTuíZǐ

【別名】盧都子(《中藏經》),雀兒酥(《雷公炮炙論》),王婆奶(《履巉巖本草》),蒲頹子、半含春(《綱目》),半春子、甜棒捶(《植物名實圖考》),牛奶子、石滾子(《草木便方》),羊母奶子(亨利氏《中國植物名錄》),糖罐頭(邁爾氏《中國植物名錄》),羊奶奶(《貴州民間方藥集》),鹹匏頭(《福建民間草藥》),柿蒲、燈蒲(《泉州本草》),土萸肉、補陰丹、瓶匏、田蒲(《閩東本草》)。野荸薺、野枇杷、漿米草、野水葡萄、大麥奶、白萹蓄、甜果兒、麥欖(《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雞卵子、清明子(《江西草藥》),斑楂、幹茄

【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果實。

【原形態】常綠灌木,高達4米,通常具刺。枝開展,小枝褐色。葉厚革質,橢圓至長圓形,長4~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邊緣通常波狀,上面初有鱗片,後即脫落。下面初具銀白色鱗片,後漸變褐色鱗片;葉柄長6~12毫米,褐色。花1~3朵或4朵簇生,銀白色,下垂,長約1厘米,有香氣;花被筒圓筒形或漏鬥形,筒部在子房上部突狹細,先端4裂;雄蕊4;子房上位,花柱無毛,柱頭不裂。果實橢圓形,長約1.5厘米,被銹色鱗片,成熟時棕紅色。花期10~11月。果熟期翌年5月。

【生境分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陜西等地。

【化學成份】花含揮發油。

【性味】

酸濕,平。

①《中藏經》:"酸澀。"

②馬碗《食經》:"味甘。"

③《綱目》:"酸,平,無毒。"

【功能主治】

治瀉痢,消渴,喘咳。

①馬琬《食經》:"補益五臟。"

②《草木便方》:"除煩熱,消渴。"

③《現代實用中藥》:"收斂,止瀉,治痢疾。"

④《福建民間草藥》:"止血,療痢。"

⑤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收斂止瀉,止咳平喘。治消化不良,疝氣,喘咳,血崩,骨髓炎,痔瘡,腰部扭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胡頹子《中華本草》

【出處】

1.《中藏經》:胡頹子,其實酸澀,夏紅可食,形如棗,核類山茱萸。揀葉背白者用。

2.《本草經集註》:胡頹子,淩冬不雕,子亦應益人。或雲寒熱病不可食。

【拼音名】HúTuíZǐ

【英文名】FruitofThornyElaeagnus

【別名】盧都子、雀兒酥、王婆奶、蒲頹子、半含春、半春子、甜棒捶、牛奶子、羊奶奶、假燈籠、梅花泡、鹹匏頭、柿蒲、土萸肉、補陰丹、野枇杷、野水葡萄、甜果兒、麥欖、清明子、潘桑果、野棗子、羊頭泡、白葉丹、半錢子、小青六、郎郎崽、斑楂、旗杞。

【來源】

藥材基源: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aeagnuspungensThunb.

采收和儲藏:4-6月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

【原形態】胡頹子常綠直立灌木,高3-4m。具刺,刺長20-40mm,深褐色;小枝密被銹色鱗片,老枝鱗片脫落後顯黑色,具光澤。葉互生;葉柄長5-8mm;葉片革質,橢圓形或闊橢圓形,長5-10cm,寬1.8-5cm,兩端鈍或基部圓形,邊緣微反卷或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銀白色,密被銀白色和少數褐色鱗片;側脈7-9對,與中脈開展成50-60°角,網狀脈在上面明顯。花白色或銀白色,下垂,被鱗片,1-3朵生於葉腋;花梗長3-5mm,花被筒圓形或漏鬥形,長5-7mm,先端4裂,裂片內面被短柔毛;雄蕊4,花絲極短;子房上位,花柱直立,無毛。果實橢圓形,長12-14mm,幼時被褐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核內面具白色絲狀棉毛。花期9-12月,果期翌年4-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m以下的向陽山坡或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適應性較強,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

栽培技術用種子或扡插繁殖。種子繁殖,於春季播種育苗,苗高30cm以上時移植。西南地區多用扡插繁殖,在苗床上每隔10-15cm插1條,成活後按株距2m定植。

田間管理扡插後註意除草;天旱時澆水。第2年3-4月新芽萌發時,除淺耕除草1次外,還要追施清淡人畜糞水1次。以後在6、8、11月各中耕除草1次,11月中耕除草後追肥1次過冬。第3年管理與第2年相同。

【化學成份】花含揮發油。

【性味】酸;澀;平

【歸經】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收斂止瀉;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泄瀉;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氣喘;崩漏;痔瘡下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各家論述】

1.馬琬《食經》:補益五臟。

2.《草木便方》:除煩熱,消渴。

3.《現代實用中藥》:收斂,止瀉,治痢疾。

4.《福建民間草藥》:止血,療痢。

5.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收斂止瀉,止咳平喘。治消化不良,疝氣,喘咳,血崩,骨髓炎,痔瘡,腰部扭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胡頹子相關圖片

胡頹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胡桐淚  下一个:胡頹子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