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HáiTǒnɡZi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天麻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astrodiaelataBl.
采收和儲藏: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幹。
【原形態】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高60-100cm,全株不含葉綠素。塊莖肥厚,肉質,長圓形,長約10cm,直徑3-4.5cm,有不甚明顯的環節。莖圓柱形,黃赤色。葉呈鱗片狀,膜質,長1-2cm,具細脈,下部短鞘狀抱莖。總狀花序頂生,長10-30cm,花黃赤色;花梗短,長2-3mm;苞片膜質,狹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約1cm;花被管歪壺狀,口部斜形,基部下側稍膨大,先端5裂,裂片小,三角形;唇瓣高於花被管的2/3,具3裂片,中央裂片較大,其基部在花管內呈短柄狀;合蕊柱長5-6mm,先端具2個小的附屬物;子房倒卵形,子房柄扭轉。蒴果長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15mm,具短梗。種子多而細小,呈粉末狀,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0-1800m的林下陰濕、腐殖質較厚的地方。
資源分布:分布於吉林、遼寧、河北、陜西、甘肅、安徽、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蒴果長圓形至長倒卵形,表面淡褐色,長1.2-1.8cm,有短梗,內含眾多細小種子如粉塵狀,置放大鏡下觀察呈紡錘形。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天麻種子真菌含酯化酶同工酶(esteraseisoenzyme)。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補虛定風。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少氣失精;須發早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