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īGǔCǎo
【別名】粘身草、粘人草、雞谷根
【來源】禾本科金須茅屬植物竹節草Chrysopogonaciculatus(Retz.)Trin.的全草。全年可采,曬幹。
【性味】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暑熱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雞谷草《*辭典》
【出處】《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JīGǔCǎo
【別名】竹節草、紫穗茅香(《嶺南科學雜誌》),粘人草(《廣州常見經濟植物》),草子花(《廣州植物誌》),蜈蚣草,過路蜈蚣草、粘身草、鬼谷草(《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竹節草的全草或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有粗壯分枝的匍匐莖;稈由平臥的基部直立。葉片多數生於匍匐莖上,披針形,長2~5厘米,寬3~5毫米,生於稈部的較短;時鞘抱莖。圓錐花序頂生,狹矩圓形,長5~10厘米,通常淡紫色;分枝絲狀,輪生,呈總狀花序排列;小穗3個,其中一個無柄;基盤披針形,被倒生粗毛;第一穎披針形,先端垣尖,有不明顯的脈2~3條或無脈;第二穎披針形,先端尖或具小芒刺,有脈1條;不孕小花的外稃線狀矩圓形,有脈2條;結實小花的外稃線形,先端漸尖,具芒;內稃小,線形,先端鈍;雄蕊3,花柱分離。抽穗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長於山坡、草地或曠野。分布廣東、廣西、雲南、臺灣等地。
【性味】《廣西民間常用草藥》:"微苦甘,涼,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治感冒發熱,暑熱腹痛泄瀉,小便赤澀,金創腫痛。
①《廣州植物誌》:"治毒蛇咬傷,取其根與酒等量煎服。"
②《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水,消腫止痛.治金創腫痛,濕熱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
【附方】
①治感冒發熱,小便不利,上呼吸道炎:雞谷草三至五錢(鮮者一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小兒風熱:雞谷翠一兩,淡竹葉五錢,葫蘆茶三錢。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濕熱腹痛:雞谷草根一兩,香附三錢,番桃木葉一兩,鬼畫符五錢。煎湯服。
④治暑熱小便赤澀:雞谷草根一兩,淡竹葉六錢,坡芝麻五錢。煎湯服。
⑤治痧癥泄瀉腹痛:雞谷草二兩,蚯蚓四至六條,搗爛。先將雞谷草用水適量,煎成一碗,沖蚯蚓,待澄清時去渣,一次服。(③方以下出《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雞谷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JīGǔCǎo
【英文名】HerbofAciculateChrysopogon
【別名】竹節草、紫穗茅香、粘人草、草子花、粘身草、蜈蚣草、過路蜈蚣草、鬼谷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竹節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rysopogonaciculatus(Retz.)Tri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雞谷草多年生草本。具根莖及匍匐莖。稈直立,高約50cm。葉鞘無毛或鞘口疏生柔毛,多聚集跨生於匍匐莖上,莖生者短於節間;葉舌短小,長約0.5mm;葉片生於匍匐莖和稈基者,長達8cm,寬3-6mm,莖生者甚退化,基部圓形,先端鈍,兩面無毛或基部疏被柔毛,邊緣小刺狀粗糙。圓錐花序直立,線狀長圓形,長5-9cm,帶紫色;分枝細弱,向上直升,長1.5-3cm,數枚輪生於1節;無柄小穗線形,從中部以上漸狹窄,先端鈍,長約4mm,具有4-6mm而被銹色短柔毛之基盤;第1穎具2脊,脊部微隆起,脊之上部具刺狀小纖毛,第2穎舟形,先端漸尖並有小短芒,其脊上部具有刺狀小柔毛;第1外稃稍短於穎,第2外稃等長而較窄於第1小花者,先端全緣具4-7mm的直芒;雄蕊3,花藥長0.8mm;雄蕊具分離花柱;有柄小穗長約6mm,具長2-3mm而無毛之柄,穎紙質,披針形,具3脈;雄蕊3,花藥長約2.5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或荒野。
資源分布:分布於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全草長20-50cm,根狀莖細長圓柱形,橫走,先端有地上匍匐莖。稈直立,有少數分枝。葉互生完整葉片條形,長約8cm,寬3-6mm,先端鈍,基部圓形,兩面無毛或基部疏生柔毛,邊緣粗糙、小刺狀。圓錐花序穗狀,長5-9cm,帶紫色,氣微,味淡。
【性味】微苦;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感冒發熱;腹痛泄瀉暑熱小便赤澀;風火牙痛;金創腫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
【各家論述】
1.《廣州植物誌》:治毒蛇咬傷,取其根與酒等量煎服。
2.《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水,消腫止痛。治金創腫痛,濕熱腹痛。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