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YīnɡSù
【別名】罌子粟(《本草拾遺》),禦米、象谷、米囊、囊子(《開寶本草》),鶯粟(《滇南本草》)。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種子。
【原形態】
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莖直立,高60~150厘米。葉互生,莖下部的葉具短柄,上部葉無柄;葉片長卵形成狹長橢圓形,長6~30厘米,寬3.5~2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而抱莖,邊緣具不規則粗齒,或為羽狀淺裂,兩面均被白粉成灰綠色。花頂生,具長梗,花莖長12~14厘米;萼片2,長橢圓形,早落;花瓣4,有時為重瓣,圓形或廣卵形,長與寬均為5~7厘米,白色、粉紅色或紫紅色;雄蕊多數,花藥長圓形,黃色;雌蕊1,子房長方卵圓形,無花柱,柱頭7~15枚,放射狀排列。蒴果卵狀球形或橢圓形,熟時黃褐色,孔裂。種子多數,略呈腎形,表面網紋明顯,棕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本植物的嫩苗(罌粟嫩苗)、果實的乳汁(鴉片)、果殼(罌果殼)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原產歐洲南部及亞洲。
【化學成份】種子含少量罌粟堿、嗎啡及痕跡那可汀,發芽種子含相當多的那可汀;據另一報道還含有嗎啡,可待因及蒂巴因。種子尚含11-氧卅酸。
【性味】
①《開寶本草》:"甘,平,無毒。"
②《本草圖經》:"性寒。"
【功能主治】
治反胃,腹痛,瀉痢,脫肛。
①《本草圖經》:"主行風氣,驅逐邪熱,治反胃胸中痰滯。"
②《綱目》:"治瀉痢,潤燥。"
③《醫林纂要》:"除胃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劑。
【註意】《得配本草》:"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
【附方】
①治反胃不下飲食:白罌粟米二合,人參末三大錢,生山芋五寸長(細切,研)。三物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姜汁及鹽花少許,攪勻,分二服,不計早晚食之,亦不妨別服湯丸。(《南唐食醫方》罌粟粥法)
②治赤白痢:罌粟殼(去穰、蒂令凈,炙黃),罌粟子(炒令微黑)。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雞頭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幹姜湯下;瀉,米飲下。小兒,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減服之。(《百一選方》)
【摘錄】《*辭典》
罌粟《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1.《本草圖經》:罌子粟,舊不著所出州土。花有紅白二種;微腥氣,其實作瓶子,中有米,極細。侯其瓶焦黃則采之。
2.《綱目》:罌粟,其殼入藥甚多,而《本草》不載,乃知古人不用之也。
【拼音名】YīnɡSù
【英文名】Poppyseed
【別名】罌子粟、罌粟米、象谷囊、卸米、囊子、卸米子、粟米。
【來源】
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罌粟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paversomniferumL.
采收和儲藏:6-8月果實焦黃時,采摘果實,部取種子,曬幹。
【原形態】罌粟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60cm,栽培者可達1.5m。無毛,或在植物體下部與總花梗上具極少的剛毛,有乳狀液計。根通常單生,垂直。莖直立,不分枝,無毛,具白粉。葉互生,無托葉;莖下部的葉有短柄,上部的葉無柄,抱於莖上;葉片長5-30cm,寬3-20cm,朱端漸尖或鈍,基部心形,葉脈明顯,略突起,邊緣為不整齊的波狀鋸齒,兩面無毛,被白粉成灰綠色。花單一,頂生,常下垂,具長柄,花梗長可達25cm,無毛或稀具極流的剛毛;萼片2,長橢圓形或闊印形,綠色,邊緣膜質,早落;花瓣4,有時為重瓣,近圓形或近扇形,長4-7cm,寬3-7cm,邊緣淺波狀或各種分裂,白色、粉紅色、紅色至紫色;雄蕊多數,生於子房的周圍,花絲纖細,白色,花藥黃色,2室縱裂;雌蕊1,於房長方卵圓形,無毛,l室,胚珠多數,著生於倒膜胎座上,無花柱,柱頭5-18枚,輻射狀排列,成扁盤狀。蒴果球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7cm,直徑4-5cm,無毛,成熟時外皮黃褐色或淡褐色,孔裂。種子多數,細小,腎形,直徑0.5-1cm,表面粗蜂窩狀,灰褐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性狀】性狀鑒別種子細小,略呈腎形,直徑0.5-1mm。表面藍黑色或灰褐色,有網狀隆起的紋理及黃色種臍。剝去種皮有白色內胚乳及彎曲的胚,油性。味甘。
【化學成份】含有少量罌粟堿(papaverine),嗎啡(morphine)和痕跡量的那可汀(narcotine)。
【性味】甘;平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清熱利水。主泄瀉;痢疾;反胃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
【註意】《得配本草》:多食利二便,動膀胱氣。
【附方】①治反胃不下飲食:白罌粟米二合,人參末三大錢,生山芋五寸長(細切,研)。三物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姜汁及鹽花少許,攪勻,分二服,不計早晚食之,亦不妨別服湯丸。(《南唐食醫方》罌粟粥法)②治赤白痢:罌粟殼(去穰、蒂令凈,炙黃),罌粟子(炒令微黑)。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小雞頭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赤痢,甘草湯下;白痢,幹姜湯下;瀉,米飲下。小兒,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減服之。(《百一選方》)
【各家論述】
1.《本草圖經》:主行風氣,驅逐邪熱,治反胃胸中痰滯。
2.《綱目》:治瀉痢,潤燥。
3.《醫林纂要》:除胃熱。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