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地沙功效和作用

【出處】《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DìShā

【別名】米洋參

【來源】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莖及根。秋季采收。

【原形態】

三品一枝花,又名:蛆兒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約20厘米。根莖短,須根細。莖纖弱,單生,有時分枝。基生葉旋疊狀,線狀披針形,長約2.5厘米,寬2.5~4毫米;莖生葉互生,與基葉同形,愈上則愈小。花藍紫色,2~7朵,頂生,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花被管狀,有翅3條,裂片6,外列3片卵狀三角形,內列3片,較小;雄蕊3,著生於花被內裂片下方,無花絲,藥隔膨大;柱頭3裂,囊狀。花期冬季。

【生境分布】生於路旁茅草叢中。分布我國西南部及東部。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健脾,潤肺。

【附方】治小兒疳積:地沙二錢,地星宿一錢。蒸瘦豬肉或雞蛋吃。

【摘錄】《*辭典》

地沙《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DìShā

【英文名】SkyblueBurmannia

【別名】米洋參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玉簪科植物三品一枝花的根莖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rmanniacoelestisD.Don.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幹。

【原形態】三品一枝花,一年生小草本,高10-30cm。根莖短,須根肉質。基生葉少數,線形或披針形,長1-1.5cm,寬1-3mm,先端急尖,平行脈,中脈不明顯;膜質;莖生葉2-4片,緊貼於莖上,線形,長1-1.8cm。苞片披針形,長約4mm;花單生或少數簇生於莖頂具3翅,翅由花被裂片中部起直達子房的基部,長約10mm,寬約2.5mm,藍色或紫色;花被裂片6,帶黃色,外輪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5mm,內輪裂片很小,長不及0.5mm;雄蕊3,藥室橫裂,藥隔寬,背部2個略分叉的雞冠凸起;子房下位,花柱線形,柱頭3裂。蒴果倒卵形,橫裂。種子多而小,條形。花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多生於溪邊或陰濕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栽培】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氣候。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宜選擇排水良好的坡地栽種。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直播法。冬季采收種子,曬幹貯藏待播。早春,按行距25cm開淺溝條播,上覆細土1-2cm。田間管理播後註意保持土壤潮濕,出苗後及時拔除雜草;生長期中耕除草2-3次,結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幹旱時註意澆水。

【性味】平;甘

【功能主治】健脾消積;。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地沙相關圖片

地沙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地澀澀  下一个:地梢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