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YóuTónɡYè
【別名】桐子樹葉(《草木便方》)。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葉。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油桐子"條。
【功能主治】
消腫解毒。治癰腫,丹毒,臁瘡,凍瘡,疥癬,燙傷,痢疾。
①《草木便方》:"腳臁脛久爛,燙傷。"
②《福建民間草藥》:"消腫解毒,治疥癬,敷燙傷。"
③《重慶草藥》:"煆灰撒布,治凍瘡皮破出黃水。"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或燒灰研末撤。內服:煎湯,0.5~4兩。
【附方】
①治癰腫:油桐葉搗爛外敷。(《陜西中草藥》)
②治丹毒:鮮油桐葉搗爛,敷患處;或擰取自然汁塗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③治疥癬:鮮油桐葉搗爛絞汁敷抹。
④治燙傷:鮮油桐葉搗爛絞汁,調冬蜜敷抹患處。
⑤治銹鐵釘刺傷腳底:鮮油桐葉和紅糖搗爛敷貼。(③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刀傷出血:油桐樹嫩葉適量。炕幹研末,撒傷處。(《貴州草藥》)
⑦治漆瘡:油桐葉煎水洗。(《陜西中草藥》)
⑧治疔瘡:油桶葉(新鮮樹葉)適量。搗爛和茶油調塗於瘡面上。(《北京中醫》3(6):20,1954)
【臨床應用】治療痢疾、腸炎:取幹品加水,文火煎煮兩次,藥液合並濃縮成浸膏狀,加入地錦粉(過80目篩)拌勻,做成顆粒,幹燥後加入硬脂酸鎂壓片,每片重0.5克(含油桐葉生藥約2克)。日服3次,每次4~6片。觀察痢疾28例,痊愈21例,好轉6例,無效1例;腸炎292例,痊愈252例(86.3%),好轉24例(8.2%),無效16例(5.5%)。
【摘錄】《*辭典》
油桐葉《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YóuTónɡYè
【英文名】LeafofTungoiltree
【別名】桐子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AleuritesfordiiHemsl.;A.cordataMuell.Arg.]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集,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油桐小喬木,高達9m。枝粗壯,無毛,皮孔灰色。單葉互生;葉柄長達12cm,頂端有2紅紫色腺體;葉片革質,卵狀心形,長5-15cm,寬3-14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全緣,有時3淺裂,幼葉被誘色短柔毛,後近於無毛,綠色有光澤。花先葉開放,排列於枝端成短圓錐花序;單性,雌雄同株;萼不規則,2-3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橙紅色的斑點與條紋;雄花具雄蕊8-20,排列成2輪,上端分離,且在花芽中彎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核果近球形,直徑3-6cm。種子具厚殼狀種皮。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喜生於較低的山坡、山麓和溝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單葉互生,具長柄,初被毛,後漸脫落;葉片卵形至心形,長8-20cm,寬6-15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楔形,不裂或有時3淺裂,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初時疏生微毛,沿脈較密,後漸脫落,下面有緊貼密生的細毛。氣微,味苦、澀。
【性味】苦;微辛;寒;有毒
【歸經】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消腫;解毒殺蟲。主腸炎;痢疾;癰腫;臁瘡;疥癬;漆瘡;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燒灰研末撒。
【各家論述】
1.《草木便方》:腳臁脛久爛,燙傷。
2.《福建民間草藥》:消腫解毒,治疥癬,敷燙傷。
3.《重慶草藥》:煆灰撒布,治凍瘡皮破出黃水。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