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鋪地黍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PūDìShǔ

【別名】硬骨草、田基姜、風臺草、竹蒿草頭、馬鞭節

【來源】禾本科鋪地黍PanicumrepensL.,以根狀莖入藥。

【生境分布】華東、華南。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

清熱平肝,利濕解毒。主治高血壓病,鼻竇炎,鼻出血,濕熱帶下,尿路感染,肋間神經痛,黃疸型肝炎,骨鯁喉。用量1~2兩。

跌打損傷:鮮根狀莖,搗爛,洗米水調外敷。

毒蛇咬傷,瘡癤:鮮根狀莖搗爛外敷或水煎外洗。

外傷出血:研粉撒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鋪地黍《*辭典》

【出處】《福建中草藥》

【拼音名】PūDìShǔ

【別名】硬骨草、風臺草、大廣草、馬鞭節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莖平臥。稈直立,稍堅挺,具多節。葉互生,扁平;線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5~5毫米,近革質,葉脈平行,葉緣幹時卷,基部有葉鞘,鞘與葉面有毛,葉背光滑9。圓錐花序開展,長10~20厘米;分枝斜向上升,粗糙;小穗長圓形,長約3毫米,先端短尖,具柄;第一穎白色,透明,截形或闊三角形,長約為小穗之1/4,脈不明顯;第二顆卵形,先端短尖,有脈7條;小穗具小花2朵,背腹壓扁;第一小花雄性,外稃矩圓形,具脈9條,內稃膜質;第二小花兩性,外稃矩圓形,先端短尖,薄革質,背弓形,邊緣稍寬而內卷,包圍著內稃;雄蕊3,花絲細柔;雌蕊1,子房1室,有1胚珠,柱頭羽狀。穎果。夏、秋抽穗。

【生境分布】生於曠野、谷地、濕地或溪澗旁。分布廣東、浙江、臺灣、福建等地。

【性味】微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利濕解毒。治淋濁,濕熱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兩。

【摘錄】《*辭典》

鋪地黍《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福建中草藥》

【拼音名】PūDìShǔ

【英文名】HerbofTorpedograss

【別名】硬骨草、風臺草、大廣草、馬鞭節、馬鈴降、苦露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鋪地黍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icumrepens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鋪地黍,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發達。稈直立,堅挺,高50-100cm,多節。葉鞘光滑,邊緣被纖毛;葉舌很小,長約0.5mm,具纖毛;葉片質硬,線形長5-25cm,寬3-6mm,幹時上部常卷折呈現錐狀,上面被柔毛,下面光滑。圓錐花序開展,長5-20cm,主軸直立;分枝斜向上伸,粗糙,具棱槽,下部裸露;小穗長圓形,先端尖,無毛,長約3mm;第1穎長約為小穗的1/4,包卷小穗基部,先端截平或圓鈍,脈不明顯,第2穎與小穎等長,具7-9脈,先端喙尖,第1小花雄性;其外稃與第2穎等長同形但較寬,內稃膜質,幾等長於外稃;雄蕊3,花藥黑褐色;第2小花結實,谷粒長圓形,長2.2-2.5mm,平滑光亮,先端尖。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邊、溪邊以及潮濕之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我國東南各地。

【化學成份】鋪地黍含有麥角生物堿(ergotalkaloids),主要有:裸麥角堿(chanoclavine),羊茅麥角堿(festuclavine),田麥角堿(agroclavine)。還含有殼硬蛋白(sclerotin),其含量為0.71%。另外含有較高的糖類及蛋白質,並含有鈣(Ca)、鎂(Mg)、納(Na)、鉀(K)、磷(P)、硫酸根(SO2-4)、氨(CI)等元素及離子,其中磷含量是葉大於莖,但磷含量低於其他元素含量。植物中積累的鉀濃度大於鈉濃度。灰分含量較高等。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平肝;通淋利濕。主高血壓;淋濁;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90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鋪地黍相關圖片

鋪地黍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鋪地羅傘  下一个:鋪地黍根>>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