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蒲種殼功效和作用

【出處】《藥材資料匯編》

【拼音名】PúZhǒnɡKé

【別名】地蒲殼、扁蒲殼(《蘇州本產藥材》)。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幹燥果皮。立秋至白露間,采取老熱果實,剖開除去種子,曬幹。

【生境分布】主產江蘇。

【性狀】幹燥的果皮,多呈破碎的條片狀,厚約5~7毫米。外表黃白色或灰黃色,平滑,內壁灰白色,如綿絮狀。質脆易斷,斷面不平坦。以幹燥、外表色黃、內壁白色、無碎屑者為佳。

【性味】

①《蘇州本產藥材》:"淡。"

②《藥材資料匯編》:"苦,寒。"

【功能主治】

①《蘇州本產藥材》:"利水,消腫,治腹脹。"

②《藥材資料匯編》:"治面目四肢浮腫,大水(腹)脹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錢。

【摘錄】《*辭典》

蒲種殼《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藥材資料匯編者》

【拼音名】PúZhǒnɡKé

【英文名】pericarpofHispidBottleGourd

【別名】地蒲殼、扁蒲殼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瓠子的老熟果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Var.hispida(Thunb.)Hara

采收和儲藏:立秋至白露間,采取老熟果實,剖開除去種子,曬幹。

【原形態】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葉互生;葉柄長達20cm,被毛;頂端有2腺體;卷須纖細,上部分2歧;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cm,不分裂或稍淺裂,邊緣小齒。花單性,雌雄同株;花白色。雄花花萼筒漏鬥狀,裂片披針形,花冠裂片皺波狀;雄蕊3,花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似雄花;子房圓柱狀,密被粘質長柔毛。果實粗細均勻而呈圓柱狀,稍彎曲,長60-80cm,綠白色,果肉白色。花期7-8月,果實8-9月。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性狀】

幹燥的果皮,多呈破碎的條片狀,厚約5-7mm。外表黃白色或灰黃色,平滑,內壁灰白色,如綿絮狀。質脆易斷,斷面不平坦。

以幹燥、外表色黃、內壁白色、無碎屑者為佳。

【性味】味苦;淡;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主面目四肢浮腫;膨脹;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2:煎湯,12-15g。

【各家論述】

1.《蘇州本產藥材》:利水,消腫,治腹脹。

2.《藥材資料匯編》:治面目四肢浮腫,大水(腹)脹滿,小便不通。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蒲種殼相關圖片

蒲種殼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蒲桃種子  下一个:樸樹根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