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漆大姑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廣州常用草藥集》

【拼音名】QīDàGūGēn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盤子的根。

【功能主治】《廣州常用草藥集》:"治屙嘔痧癥,炒熟煎茶可治紅白痢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

【附方】治腸炎,痢疾:漆大姑幹根一至二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漆大姑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廣州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QīDàGūGēn

【英文名】twigandleafofEriocarpousGlochidion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盤子GlochidioneriocarpumChamp.exBenth.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lochidioneriocarpumChamp.exBen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凈,曬幹。

【原形態】毛果算盤子常綠灌木,高0.5-2m。枝密被淡黃色擴展的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2mm,被密毛;托葉鉆形,長3-4mm,被毛;葉卵形或狹卵形,長3-9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截平或圓形,全緣,上面欖綠色,下面稍帶灰白色,兩面均被長柔毛,下面尤密,側脈4-6對,下面網脈稍明顯。花淡黃綠色,單性同株;雄花通常2-4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4-10mm,被毛;萼片6,長圓形,先端銳尖,外被疏柔毛,雄蕊3;雌花幾無梗,通常單生於小枝上部葉腋內,萼片6,長圓形,長2.5-3mm,其中3片較狹,兩面均被長柔毛,子房扁球形,密被柔毛,5室,罕4室,花柱短,合生呈圓柱狀,直立,約為子房長的3倍,均密被長柔毛,頂端5裂。蒴果扁球形,頂部壓人,具5條縱溝,直徑8-10mm,密被長柔毛,先端具圓柱狀稍伸長的宿存花柱。種子橘紅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1600m的山坡、山谷陽處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苦;澀;性平

【歸經】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主腸炎;痢疾;牙痛;咽喉痛;乳腺炎;皮膚濕疹;燒傷;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研末撒。

【附方】治腸炎,痢疾:漆大姑幹根一至二兩。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廣州常用草藥集》治屙嘔痧癥,炒熟煎茶可治紅白痢癥。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漆大姑根相關圖片

漆大姑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漆大姑  下一个:漆姑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