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RáoHuā
【別名】山皮條、白色矮陀陀、半邊梅、竹臘皮、鐵扇子
【來源】瑞香科蕘花Wikstroemiacanescens(Wall.)Meisn.,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雲南、湖南、湖北、江西、陜西。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通經活絡,祛風除濕,收斂。主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腮腺炎,乳腺炎,淋巴腺炎。
【用法用量】1~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蕘花《*辭典》
【出處】《本經》
【拼音名】RáoHuā
【來源】為瑞香科植物蕘花的花朵。
【原形態】落葉灌木,高30~90厘米,枝細長。小枝有絲狀細毛。葉互生或對生,矩圓狀披針形,長2.5~7.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近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綠色,密生柔毛,葉脈隆起;葉柄長約3毫米,被細毛。花黃色,成頂生疏腋生穗狀花序,或再合成圓錐花序,被細毛;無花瓣,花萼管長6~8毫米,先端4裂,裂片鈍尖;花盤鱗片狀線形;雄蕊2輪,花絲短;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球形。核果窄卵圓形,黑色,有絲狀毛。花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於山地石壁隙縫或山坡溝邊較潮濕處,也有栽培者。分布湖南、湖北、陜西、江西、雲南等地。
【性味】
辛苦,寒,有毒。
①《本經》:"味苦,寒。"
②《別錄》:"辛,微寒,有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腸胃。"
【功能主治】
瀉水飲,破積聚。治留飲,咳逆上氣,水腫,癥瘕痃癖。
①《本經》:"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癥瘕,蕩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
②《別錄》:"療痰飲咳嗽。"
③《藥性論》:"治咳逆上氣,喉中腫滿,痃癖氣塊,下水腫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劑。
【註意】體虛無積及孕婦忌服。
【附方】
①治腫及支滿澼飲:芫花、蕘花各半兩,甘草、大戟、甘遂、大黃、黃芩各一兩,大棗十枚。上八味,細切,以水五升,煮成一升六合。分四服,空心服,以快下為度。(《千金方》幹棗湯)
②治腹中積聚邪氣、寒氣,消谷:甘遂一分,蕘花一分,芫花一分,桂心一分,巴豆一分,杏仁一分,桔梗一分。上七味,蕘花、芫花熬令香,巴豆、杏仁去皮熬令變色已,各異搗,下細篩,搗合丸,以白蜜搗萬杵。服如小豆一丸,日三行,長將服之。傷寒增服,膈上吐,膈下利,小兒亦服,婦人兼身亦服。忌豬肉、蘆筍、生蔥。(《範汪方》捶鑿丸)
【各家論述】
①《本草衍義》:"張仲景《傷寒論》以蕘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則利止,其意如此。然今人用時,當以意斟酌,不可使過與不及也。仍須是有是證者方可用。"
②《本草備要》:"蕘花,辛散結,苦泄熱,行水捷藥。主治略同芫花。"
③《本經逢原》:"蕘花,能破積聚癥瘕,治痰飲咳逆,去咽喉腫閉。《本經》治傷寒溫瘧者,即苦寒以攻蘊積伏匿之邪也。言下十二經水,又治飲食寒熱邪氣者,以其苦寒峻利,飲食之邪亦得蕩滌,而寒熱自除也。"
④《本草求真》:"蕘花雖與芫花形式相同,而究絕不相似,蓋芫花葉尖如柳,花紫似荊,蕘花苗莖無刺,花細色黃。至其性味,芫花辛苦而溫,此則辛苦而寒。若論主治,則芫花辛溫,多有達表行水之力;此則氣寒,多有入裏走泄之效,故書載能治利,然要皆屬破結逐水之品,未可分途而別視也。"
【摘錄】《*辭典》
蕘花《中華本草》
【出處】
1.《唐本草》:蕘花,苗似胡荽,莖無刺,花細,黃色。四、五月收,與芫花全不相似也。
2.《綱目》:蕘花,蓋亦芫花之類,氣味主治大略相近。
【拼音名】RáoHuā
【英文名】FlowerofLongflowerStringbush
【別名】老龍樹花、老虎麻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瑞香科植物蕘花的花蕾。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Wikstroemiacanescens(Wall.)Meissn.[DaphnecanescensWall.]
采收和儲藏:5-6月花未開時采收,晾幹。
【原形態】蕘花落葉灌木,高30-90cm。枝細長,小枝有灰色或淡黃色柔毛,葉互生或對生;葉柄長約3mm,被柔毛;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5-7.5cm,寬1.5-2.5cm,先端急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近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下面灰綠色,密生柔毛,葉脈隆起。花黃色,成頂生或腋生穗狀花序,或再合成圓錐花序,被柔毛;花被管長6-8mm,先端4裂,裂片鈍尖;花盤鱗片狀線形;雄蕊8,二輪,花絲短,子房上位,花柱短,柱頭球形。核果窄卵圓形,黑色,有絲狀毛。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石壁隙縫或山坡溝邊較潮濕外,也有栽培者。
資源分布:分布於陜西、江西、湖北、湖南、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花冠黃色,穗花序頂生或腋生,被細毛,無花瓣,花顴管長6-8mm,先端4裂,裂片鈍尖;花盤鱗片狀線形。核果窄卵圓形,黑色。
【性味】味辛;苦;性寒;有毒
【歸經】胃經
【功能主治】瀉水逐飲;消堅破積。主痰飲;咳逆上氣;水腫;喉中腫滿;癥瘕痃癖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4.5g;或入丸劑。
【註意】體虛無積及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
1.《本草衍義》:張仲景《傷寒論》以蕘花治利者,以其行水也;水去則利止,其意如此。然今人用時,當以意斟酌,不可使過與不及也。仍須是有是證者方可用。
2.《本草備要》:蕘花,辛散結,苦泄熱,行水捷藥。主治略同芫花。
3.《本經逢原》:蕘花,能破積聚癥瘕,治痰飲咳逆、去咽喉腫閉。《本經》治傷寒溫瘧者,即苦寒以攻蘊積伏匿之邪也。言下十二經水,又治飲食寒熱邪氣者,以其苦寒峻利,飲食之邪亦得蕩滌,而寒熱自除也。
4.《本草求真》:蕘花雖與芫花形式相同,而究絕不相似,蓋芫花葉尖如柳,花紫似荊,蕘花苗莖無刺,花細色黃。至其性味,芫花辛苦而溫,此則辛苦而寒。若論主治,則芫花辛溫,多有達表行水之力;此則氣寒,多有人裏走泄之效,故書載能治利,然要皆屬破結逐水之品,未可分途而別視也。
5.《本經》:主傷寒溫瘧,下十二水,破積聚、大堅癥瘕,蕩滌腸胃中留癖、飲食,寒熱邪氣,利水道。
6.《別錄》:療痰飲咳嗽。
7.《藥性論》:治咳逆上氣,喉中腫滿,疙瘩氣塊,下水腫等。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