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沙七功效和作用

【別名】白小黃

【來源】蓼科沙七RheumdelavayiFranch.,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雲南。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消炎,止血生肌。主治肺熱咳嗽,咽喉疼痛,大便下血,外傷出血,骨折,跌打扭傷,風濕痹痛等。

【用法用量】單用或配方用,用量1~3錢,水煎服。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沙七《中華本草》

【拼音名】ShāQī

【別名】牛尾七、小大黃、白小黃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滇邊大黃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heumdelavayiFranch.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根部,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較粗壯。莖直立,中空。葉互生,葉柄與葉片等長或過之,葉片較小,長方橢圓形至寬卵狀橢圓形,長3-6cm,寬2.5-5cm。

【生境分布】分布於四川西部、雲南北部。

【化學成份】滇邊大黃根中含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大黃素(emodin),大黃酚(chrysophanol)等蒽醌衍生物及鞣質[1]。

【藥理作用】本品熱水提取物有較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強度高於3種正品大黃。此外本品在低濃度時(0.25mg/ml)對血小板聚集呈強烈抑制,但在0.5mg/ml時抑制作用反而減弱,濃度再增加時,則可見濃度相關性抑制作用。這種現象說明,在本品的熱水提取物中可能存在抑制和促進血小板聚集的兩類成分。另有報道本品水提取物抑制膠原誘導的人血小板聚集作用的IC50為1.50mg/ml。本品含蒽醌類成分大黃酚、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3]。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涼血解毒;活血止痛。主肺熱咳嗽;咽喉腫痛;便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敷;或煎水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沙七相關圖片

沙七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沙柳  下一个:沙生風毛菊>>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