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hānBáiLónɡ
【別名】白楊樹、響葉楊、圓葉楊、野白楊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楊柳科植物滇南山楊的樹皮和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pulusrotundifoliaGriff.var.bon-ati(Levl.)C.WangetTung[P.bonatiLev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多結合栽培伐木采收樹皮和根皮,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喬木,高達20m。幹皮灰白色,光滑。幼枝暗褐色,初時有毛,後光滑,老枝灰色。芽卵形或圓錐形,紅褐色,鱗片具白色柔毛,有粘質。短枝葉卵狀圓形或三角狀圓形,長5.5-8.5cm,寬5-8cm,幼時兩面均有白柔毛;葉柄側扁,長3.5-6.5cm;萌枝葉大,寬卵狀圓形,基部楔形或近心形;葉柄較短。花柱明顯,柱頭2寬瓣裂,再3深裂,或3淺裂。果序長約10cm,果序軸有毛;蒴果長卵形,先端尖,2瓣裂。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喜生於向陽山坡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驅蛔。主外感風熱表證;水腫;白濁;蛔蟲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