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食性本草》
【拼音名】LùJiǎoCài
【別名】猴葵,鹿角(《南越誌》),綸(《通誌》),赤菜(《閩書》),山花菜(《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海蘿科植物海蘿的藻體。
【原形態】
藻體紫紅色,高4~10厘米,可達15厘米;自盤狀固著器叢生具不規則的叉狀分枝,分枝處常縊縮。枝可達4毫米寬,亞圓柱形。內部組織疏松或中空。藻體有時出現扁塌的現象。四分孢子囊散布在皮層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很小,圓球形或半球形,突出表面,密密地散布在藻體上。
多生長在中潮帶和高潮帶下部的巖石上,常叢生成群。
【生境分布】我國沿海,北起遼東半島,南至臺灣的基隆、雷州半島的硇州島均有分布。
【化學成份】含氮2.36%,可溶鹽12.76%,水浸後灰分4.04%,碘0.0043%,氧化鉀1.54%,氯化鉀2.44%。灰分中含鈉、鉀、矽、鋁、磷、鐵、鈣、鎂、硫、錳、銅、鈦、硼;粘液內含甲基半乳糖甙、3,6-去水半乳糖二甲基縮醛、甲基木糖甙瓊脂二糖二甲基縮醛D-半乳糖以及由半乳糖、木糖、2-酮基葡糖酸和3,6-去水半乳糖組成的硫酸多糖。又含牛磺酸。
【性味】
鹹,寒。
①《養生要集》:"味鹹,冷利。"
②孟詵:"微毒。"
③《綱目》:"甘,大寒,滑,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消食,化痰。治勞熱,痰結,痞積,痔疾。
①《食性本草》:"下熱風氣,療小兒骨蒸熱勞。"
②《日華子本草》:"解面熱。"
③《嶺南采藥錄》:"消痰下食。治一切痰結痞積,痔毒。以之作海藻酒,治癭氣;以之作琥珀糖,去上焦浮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浸酒。
【註意】
①《養生要集》:"食之動嗽。"
②孟詵:"丈夫不可久食,發痢疾,損腰腎經絡血氣,令人腳冷痹,少顏色。"
【摘錄】《*辭典》
鹿角菜《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拼音名】LùJiǎoCài
【別名】鹿角棒、鹿角豆
【來源】
藥材基源:為墨角藻科植物鹿角菜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lvetiasiliquosaTsengetC.F.Chang[PelvetiaminorNoda]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收獲,洗凈,曬幹。
【原形態】藻體黃褐色,軟革質,幹後變黑色,一般高6-7cm,個別可達14.5cm,柄亞圓柱形,較短,其上二叉分枝2-8次,上部叉狀分枝角度較狹而不等長,且上部分枝的節間比下部的長;下部二叉分枝較為規則,叉狀分枝角度較寬。繁殖時,雙叉分枝的頂端膨大,形成生殖托,為紡錘形,較普遍分枝粗,有特殊的柄。至秋季,生殖托變為近圓柱形或棍棒狀。成熟的生殖托為長角形;表面有顯著的結節形瘤狀突起,使分枝變得粗壯畸形。藻體髓部,由縱行的絲狀細胞組成,且有粘液。基部固著器圓錐形盤狀。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中潮帶巖石上,在內灣隱蔽處風浪較小的巖石上,藻體分枝生長繁茂。
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山東等沿海。為黃海特有種。
【性狀】性狀鑒別藻體呈團狀,黑色,表面有白霜。展平後,長6-7cm,有的可長達14cm,主幹甚短,有叉狀分枝,2-8次,有時可見分枝頂端有長角形生殖托,表面有瘤狀突起,使分枝變粗且畸形。固著器錐狀盤形。氣微腥,味鹹。
【化學成份】含褐藻酸(alginicacid),粗蛋白,甘露醇(mannitol),鉀,碘等。
【性味】鹹;大寒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軟堅散結。主勞熱骨蒸;痰熱咳嗽;肺結核;癭瘤;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