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ShānZhāHé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種子。
【功能主治】
治食積,疝氣。
①《綱目》:"吞之化食磨積,治癲疝。"
②《本草從新》:"治疝,催生。"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
【附方】
①治胃積堅久,嘈雜吞酸,脅間積塊作痛:山楂核五錢(炒黃,研),沙蒺藜五錢(焙),雞內金五錢(焙黃),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白滾水送下。忌生冷。(《滇南本草》)
②治難產: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為衣,酒吞下。(《海上方》)
③治陰腎癲腫:橄欖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空心,茴香湯調下。(《綱目》)
【摘錄】《*辭典》
山楂核《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拼音名】ShānZhāHé
【英文名】HowthornSeed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山裏紅、野山楂雲南山楂等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var.majorN.E.Br.2.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
采收和儲藏:加工山楂或山楂糕時,收集種子,曬幹。
【原形態】
1.山裏紅落葉喬木,高達6m。枝刺長1-2cm,或無刺。單葉互生;葉柄長2-6cm;葉片闊卵形或三角卵形稀菱狀卵形,長6-12cm,寬5-8cm,有2-4對羽狀裂片,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有光澤,下面沿葉脈被短柔毛,邊緣有不規則重鋸齒。傘房花序,直徑約4-6cm;萼筒鐘狀,5齒裂;花冠白色,直徑約1.5cm,花瓣5,倒卵形或近圓形;雄蕊約20,花藥粉紅色;雌蕊1,子房下位,5室,花柱5。梨果近球形,直徑可達2.5cm,深紅色,有黃白色小斑點,萼片脫落很遲,先端留下一圓形深窪;小核3-5,向外的一面稍具棱,向內面側面平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2.山楂本種與山裏紅極為相似,僅果形較小,直徑1.5cm;葉片亦較小,且分裂較深。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山楂生於海拔100-1500m的溪邊、山谷、林緣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1.山裏紅分布於華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2.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江蘇、浙江、江南等地。
【性狀】種子呈橘瓣狀橢圓形或卵形,長3-5mm,寬2-3mm。表面黃棕色,背面稍隆起,左右兩面平坦或有凹痕。質堅硬,不易碎,氣微。
【化學成份】
山楂核含10-二十九烷醇(10-nonacosanol),熊果酸(ursolic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胡羅蔔甙(dauc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香草醛(vanillin),琥珀酸(succinicacid),延胡索酸(fumaricacid),金絲桃甙(hyperoside)槲皮素(quercetin)。
北山楂核中的脂溶性成分有29種,其中以3-甲基已烷(3-methyl-hexane)44.9%和庚烷(heptane)34.7%為主要成分,含量較高的還有2,3,4-三甲基已烷(2,3,4-trimethylhexane),3-乙基-2,3-二甲基戊烷(3-ethyl-2,3-dimethylpentane),癸烷(decane),2-甲基庚烷(2-methylheptane),乙基環已烷(ethylcyclohexane),3,3-二甲基丁苯(3,3-dimethylbutylbenzene),丙基環已烷(propylcyclohexane)等。核中的脂肪酸有:亞油酸(linoleicacid)60.48%-75.25%,棕櫚酸(palmiticacid)4.93%-10.45%,硬脂酸(stearicacid)1.12%-2.63%,油酸(oleicacid)15.70%-20.88%,亞麻酸(linolenicacid)1.24%-5.34%。
【性味】苦;平
【歸經】胃;肝經
【功能主治】消食,散結,催生。。主食積不化,疝氣,睪丸偏墜,難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
【各家論述】1.《綱目》:吞之化食磨積,治頹疝。2.《本草從新》:治疝,催生。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