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八角茴香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BāJiǎoHuíXiānɡ

【英文名】FRUCTUSANISISTELLATI

【來源】本品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Hook.f.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水中略燙後幹燥或直接幹燥。

【性狀】本品為聚合果,多由8蓇葖果組成,放射狀排列於中軸上。蓇葖果長1~2cm,寬0.3~0.5cm,高0.6~1cm;外表面紅棕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呈鳥喙狀,上側多開裂;內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澤;質硬而脆。果梗長3~4cm,連於果實基部中央,彎曲,常脫落。每個蓇葖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長約6mm,紅棕色或黃棕色,光亮,尖端有種臍;胚乳白色,富油性。氣芳香,味辛、甜。

【鑒別】

(1)本品粉末紅棕色。內果皮柵狀細胞長柱形,長200~546μm,壁稍厚,紋孔口十字狀或人字狀。種皮石細胞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極厚,波狀彎曲,胞腔分枝狀,內含棕黑色物;斷面觀長方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石細胞類長方形、長圓形或分枝狀,壁厚。纖維長,單個散在或成束,直徑29~60μm,壁木化,有紋孔。中果皮細胞紅棕色,散有油細胞。內胚乳細胞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取本品粗粉1g,加石油醚(60~90℃)-乙醚(1:1)混合液15ml,密塞,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於熱水浴上揮幹,殘渣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2μl,點於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揮幹,再點加間苯三酚鹽酸試液約2μl,即顯粉紅色至紫紅色的圓環。

(3)精密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0μl,置10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搖勻,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A)測定,在259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取八角茴香對照藥材1g,照[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茴香醛對照品20μl,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醋酸乙酯(19: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間苯三酚鹽酸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色至橙紅色斑點。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用於寒疝腹痛,腎虛腰痛,胃寒嘔吐,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3~6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八角茴香《全國中草藥匯編》

【拼音名】BāJiǎoHuíXiānɡ

【別名】大茴香、大料、五香八角

【來源】木蘭科八角屬植物八角IlliciumverumHook.F.,以果實入藥。秋季采收,曬幹備用。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達20米;樹皮灰色至紅褐色,有不規則裂紋;枝密集,呈水平伸展。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約1厘米;葉片革質,橢圓狀倒卵形至橢圓狀倒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窄楔形,全緣,上面有光澤和透明的油點,下面生疏柔毛。春季花單生於葉腋;花被片7~12,數輪,覆瓦狀排列,內輪粉紅色至深紅色;雄蕊11~20個,排成1~2輪;心皮8~9個,離生,輪狀排列。果梗粗壯,長3~4厘米,鉤形彎曲。聚合果放射星芒狀,直徑約3.5厘米,紅褐色,蓇葖頂端鈍呈鳥嘴狀。每一蓇葖含種子1粒,種子呈扁卵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澤。氣佳適,味香甜。

【生境分布】生於溫暖濕潤的山谷中。分布於福建、廣西、廣東、貴州、雲南等省區。多為人工栽培。

【栽培】喜溫暖濕潤環境,幼枝喜陰,成株喜陽。適宜我國中部和南部酸性土壤栽培。用種子繁殖。春播1~2月,秋播11~12月。采種後,將種子與4、5倍黃泥加水攪拌,使每粒種子裹上一層黃泥,放陰涼處保濕至播時取出,以5寸行距在高畦條播,種間距1寸左右,覆土1~1.5寸。出苗後,立即搭3尺高、透光度30~40%的棚遮陰。第二年按12×12尺株行距定株。

【化學成份】果實含揮發油4~9%,一般約為5%(果皮中較多)、脂肪油約22%(主存於種子中)及蛋白質、樹膠、樹脂等。揮發油中主要成份為茴香醚(anethole)約80~90%,冷時常自油中析出,其余為d-蒎烯、l-水芹烯、α-萜品醇及少量黃樟醚、甲基胡椒酚(methylchavicol)。葉含揮發油,油中含茴香醚、茴香醛等。

【藥理作用】抑菌試驗:八角茴香的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用於嘔吐,腹脹,腹痛,疝氣痛。

【用法用量】1~2錢。

【備註】同屬植物中有些品種的果實,具有毒性,誤食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應加註意。有毒的果實,外形雖與八角茴香相似,但也有區別點,主要為:蓇葖果發育不規則,形體較小,果皮外表頗縮皺,每一蓇葖的頂端較尖銳,成向上彎曲鳥嘴狀,果梗平直。臭如樹膠狀,味不佳而苦。有毒物質為莽草毒素(shikimitoxin)、莽草晶毒素(shikimin)等。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八角茴香《*辭典》

【出處】《品匯精要》

【拼音名】BāJiǎoHuíXiānɡ

【別名】舶上茴香(《腳氣治法總要》),大茴香(《衛生雜興》),舶茴香、茴香八角珠(《綱目》),八角香、八角大茴(《本草求真》),八角(《本草求原》),原油茴(《藥材資料匯編》),大八角(《藥材學》)。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實。每年采收2次,第1次為主采期,在8~9月間,第2次在翌年2~3月間。采摘後,微火烘幹,或用開水浸泡片刻,待果實轉紅後曬幹。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10~14米,樹皮灰色至紅褐色。單葉互生,革質,披針形至長橢圓形,長6~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疏被柔毛,葉脈羽狀,中脈下陷,側脈稍凸起;葉柄粗壯。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5~3厘米;花圓球形,花被肉質;萼片3,黃綠色;花瓣6~9,排成2~3輪,淡粉紅色或深紅色,廣卵圓形或長圓形;雄蕊15~19,成2~3輪,心皮8~9,分離,花柱短,基部肥厚,柱頭細小。蓇葖果成星芒狀排列,幼時綠色,成熟時紅棕色,星狀體徑約2.5~3厘米,開裂。種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澤。第1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2次花期在第1次果期之後,第2次果期為翌年2~3月。

【生境分布】生長於土壤疏松的陰濕山地。野生或栽培。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臺灣等地。

【性狀】

幹燥果實,常由8個(少數有6~13個)蓇葖集成聚合果,放射狀排列,中軸下有一鉤狀彎曲的果柄。菁莢果小艇形,長5~20毫米,高5~10毫米,寬約5毫米,頂端鈍尖而平直,上緣開裂。果皮外表面紅棕色,多數有皺紋,內表面淡棕色,有光澤,內含種子1粒。種子扁卵形,長7毫米,寬4毫米,厚2毫米;種皮棕色或灰棕色,光亮,一端有小種臍,旁有明顯珠孔,另一端有合點,種臍與合點之間有淡色的狹細種脊。種皮質脆,內含白色種仁,富油質。味微甜,有特殊香氣。以個大、色紅、油多、香濃者為佳。

主產廣西、廣東、雲南等地。

同屬植物莽草的果實,形狀與八角茴香非常相似,極易混淆。莽草果實有毒,不可誤用。其主要區別點為:莽草果實較小,蓇葖一般長約7~10毫米;其尖端呈向上彎曲之鳥喙狀。果柄多垂直,常脫落。帶樹膠樣氣味,味苦。

【炮制】

篩去泥屑種子,揀去果柄雜質。

《本草蒙筌》:"鹽酒炒用。"

【性味】

辛甘,溫。

①《品匯精要》:"味辛甘,性溫。"

②《本草蒙筌》:"味辛,氣平,無毒。"

③《本草通玄》:"性熱。"

【歸經】

入脾、腎經。

①《本草蒙筌》:"入心、腎、小腸、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膀胱、小腸。"

③《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

【功能主治】

溫陽,散寒,理氣。治中寒嘔逆,寒疝腹痛,腎虛腰痛,幹、濕腳氣。

①《品匯精要》:"主一切冷氣及諸疝療痛。"

②《本草蒙筌》:"主腎勞疝氣,小腸吊氣攣疼,幹、濕腳氣,膀胱冷氣腫痛。開胃止嘔,下食,補命門不足。(治)諸瘺,霍亂。"

③《醫學入門》:"專主腰痛。"

④《本草正》:"除齒牙口疾,下氣,解毒。"

⑤《醫林纂要》:"潤腎補腎,舒肝木,達陰郁,舒筋,下除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註意】

陰虛火旺者慎服。

①《得配本草》:"多食損目發瘡。"

②《會約醫鏡》:"陽旺及得熱則嘔者均戒。"

【附方】

①治小腸氣墜:八角茴香,小茴香各三錢,乳香少許。水(煎)服取汗。(《仁齋直指方》)

②治疝氣偏墜:大茴香末一兩,小茴香末一兩。用豬尿胞一個,連尿入二末於內,系定罐內,以酒煮爛,連胞搗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衛生雜興》)

③治腰重刺脹:八角茴香,炒,為末,食前酒服二錢。(《仁齋直指方》)

④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錢,食前鹽湯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熱,袋盛,拴於痛處。(《簡便單方》)

⑤治大小便皆秘,腹脹如鼓,氣促:大麻子(炒,去殼)半兩,八角茴香七個。上作末,生蔥白三七個,同研煎湯,調五苓散服。(《永類鈐方》)

⑥治風毒濕氣,攻疰成瘡,皮肉紫破膿壞,行步無力,皮肉焮熱:舶上茴香(炒)、地龍(去土,炒)、川烏頭(炮,去皮尖)、烏藥(銼)、牽牛(炒)各一兩。研杵勻細,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鹽湯下十五丸,日二。(《腳氣治法總要》茴香丸)

【摘錄】《*辭典》

八角茴香《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品匯精要》

【拼音名】BāJiǎoHuíXiānɡ

【別名】舶上茴香、大茴香、舶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八月珠、大料、五香八角

【來源】

藥材基源:為八角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lliciumverumHook.f.

采收和儲藏:栽培8年有少量結果,10年進入盛果期,可連續采收50~70年。春果在4月間果實老熟落地時拾取,曬幹。秋果在10-11月采收,采後置沸水鍋中煮沸,攪拌約5~10min後,撈出,曬幹或烘幹。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10-20m。樹皮灰色至紅褐色,有不規則裂紋。枝密集,呈水手伸展。單葉互生或3-6簇生於枝頂;葉柄粗壯,長約1cm;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2cm,寬2-4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和油點,下面淺綠色,疏生柔毛。花兩性,單生於葉腋,花被片7-12,數輪,覆瓦狀排列,內輪粉紅色;雄蕊11-19,排成1-2輪;心皮8-9,離生。聚合果,多由8個(艹骨)(艹突)果放射狀排列成八角形,直徑3.5-4cm,紅褐色,木質;(艹骨)(艹突)果先端鈍尖或鈍,成熟時沿腹縫線開裂。種子1,扁卵形,亮棕色。花期春、秋兩季.早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氣候溫暖、潮濕、土壤疏松的山地,野生或栽培,栽培品種甚多。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臺灣、廣西、廣東、貴州、雲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潮濕氣候,產區多在北緯25°以南,年降水量需1000mm以上,相對濕度80%以上。

冬、春旱季有露、霧,年平均氣溫19~23℃,最冷月平均氣溫10℃以上。幼樹喜蔭,成年樹喜光。忌強光和幹旱,怕強風。以土層深厚、疏松、腐殖質含量豐富、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選二十年生以上植株、結實多,含油量高無病蟲害的作留種樹。9~10月采收果皮由綠色變黃褐色的成熟果實,隨采隨播,或用濕沙層積貯藏至第2年1~2月播種。條播,按行距15~20cm開條溝,溝深4cm,按株距3~4cm播種子1粒,用草灰拌細上覆蓋,厚度約3cm,再用稻草或茅草覆蓋。在幼苗出土前,要經常淋水,促進發芽。出苗後撤去覆蓋物,立即插樹枝或搭棚遮蔭,至11月再拆去。苗床要經常松土除草,結合施肥,早期以氮肥為主,後期以磷、鉀肥為主。移苗造林季節在2月新芽未萌動前進行。實用林用2年生苗,一般行珠距各為5m左右,每1hm2390株;葉用林用3年生苗,行株距各為1.33m左右,每1hm25625株。

田間管理定植後3年內宜有天然蔭蔽樹遮蔭,可與農作物間作,3年後要求全光照。每年中耕除草2次,均在收果前,第1次在1~2月,第2次在7~8月。追肥2次,在采果後可施綠肥、廄肥及過磷酸鈣等肥料。每隔3~5年墾復施肥1次,要及時截幹打頂、整形。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炭疽病,可噴1:1:120波爾多液防治。蟲害有八角尺蠖,在幼齡期噴馬拉松1000倍液防治。另外還有金花蟲為害。

【性狀】

性狀鑒別聚合果約由8個(稀5-13個)(艹骨)英果聚成,各分果近等大,放射狀排列於中軸上,(艹骨)(艹突)果長1-2cm,高0.5-1cm,外表面棕褐色或紅褐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鈍或鈍尖,果皮較厚,上側多開裂成小艇形;內表面淡棕色,有光澤。每個(艹骨)(艹突)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澤。果梗長3-4cm,彎曲,常脫落。氣芳香,味辛、甜。

以個大、色紅、油性大、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果實橫切面:①外果皮為1列表皮細胞,外被不規則小突起的角質層。②中果皮為多層厚用細胞,其內為薄壁細胞,有散在的油細胞、維管束;在腹縫線處有數列厚壁細胞。③內果皮為1列排列整齊的柱狀細胞,在腹縫線部分為石細胞;石細胞層從腹縫線向內逐漸加長,與柱狀細胞層銜接。④種皮表皮細胞為1列排列緊密的長方形石細胞,其外壁與側壁呈U形增厚;其內為數層營養層薄壁細胞;胚乳細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粉末特征:紅褐色。①果皮表皮細胞類多角形,壁厚,角質紋理致密。氣孔不定式,長圓形或圓形,直徑40-45μm,副衛細胞4-8個。②腹縫線石細胞類長方形或多角形,長至260μm,有孔溝及紋孔。③油細胞多已破碎,完整者類圓形,直徑150-180μm。④內果皮柱狀細胞直徑50-80μm,長達500μm,壁較薄,木化,多具單斜紋孔或十字紋孔對。⑤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色,矩形,寬50-80μm,長達180μm。⑤纖維較粗長,寬40-90μm,長達1000μm,紋孔明顯,木化。

理化鑒別(1)取果皮粗粉0.5g,加乙醇5ml,溫浸2min,放冷,濾過。濾液加蒸餾水25ml,即產生顯著渾濁;移至分液漏鬥中,加石油醚10ml,充分振搖,靜置,分取石油醚液,蒸幹,殘渣加醋酸溶解,加三氯化鐵試液2滴,振搖,沿管壁緩緩加硫酸,兩液層交界處顯持久的棕綠色環。(檢查茴香醚)(2)薄層色譜取本品粗粉10g,常法提取揮發油,將油溶於1ml氯仿中,供點樣用。另取茴香醚氯仿溶液為對照液。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9:1)展開,用5%香莢蘭醛硫酸試劑顯色,供試品色譜中與茴香醚色譜相應位置上顯一櫻紅色斑點。

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於4.0%(ml/g)。

【化學成份】果實主含黃酮類化合物,內有:槲皮素-3-O-鼠李糖甙(quercetin-3-O-rhamnoside),槲皮素-3-O-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glucoside),槲皮素-3-O-半乳糖甙(quercetin-3-O-galactoside),槲皮素-3-O-木糖甙(quercetin-3-O-xyloside),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山奈酚-3-O-葡萄糖甙(kaempferol-3-O-glucoside),山奈酚-3-O-半乳糖甙(Kaempferol-3-O-balactoside),山奈酚-3-蕓香糖甙(kaempferol-3-rutinoside)[1],還含有機酸類化合物,內有3-,或4-,或5-咖啡酰奎寧酸(caf-feoylquinicacid),3-,或4-,或5-阿魏酰奎寧酸(feruloylauinicacid),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苯甲酸[4-(β-D-glucopyra-nosyloxy)benzoicacid][2],羥基桂皮酸(hydroxycinnamicacid),羥基苯甲酸(hydroxybenzoicacid)[3]等。又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是反式茴香腦(anethole),還有對丙烯基苯基異戊烯醚(foeni-culin),α-及β-蒎烯(pine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α-水芹烯(a-phellandrene),α-檸檬烯(α-limonene),3-蒈烯(3-carene),枝葉素(cineole),4(10)-側柏烯[4(10)-thuj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芳樟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eol),4-松油醇(4-terPineol),愛草腦(estragole),順式茴香腦,茴香醛(anisaldehyde),α-香柑油烯(α-bergamotene),順式-β-金合歡烯(Z-β-farnesene),僅式丁香烯(caryophyllene),對苯二醛(tereph-thaldehyde),β-甜沒藥烯(β-bisabolene),α-薄草烯(α-humulene),3-甲氧基苯甲酸甲酯(methyl3-methoxyenzoate),β-芹子烯(β-se-linene),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對甲氧基苯-2-丙酮(p-methoxyphenylpropan-2-one),δ-及γ-蓽澄茄烯(cadinene),β-愈創木烯(β-guaiene),橙花叔醇(nerolidol),欖香醇(elemol),甲基異丁香油酚(methylisoeugenol),β-橄欖烯(β-maaliene),胡蘿蔔次醇(carotol),柏木醇(cedrol)[4],對甲氧基桂皮醛(p-methoxycinna-maldehyde)[5]。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本品水煎劑對人型結核桿菌及枯草桿菌有抑菌作用。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及常見致病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醇提取物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桿菌等)之抑茵作用與青黴素鉀鹽20單位/ml相似;對革蘭氏陰性細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茵及傷寒、副傷寒、痢疾桿菌等)之抑菌作用與硫酸鏈黴素50單位/ml相似;對真菌之抑菌作用大於1%的苯甲酸及水楊酸。

2.刺激作用揮發油中的茴香醚具有刺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可緩解腹部疼痛;對呼吸道分泌細胞有刺激作用而促進分泌。可用於祛痰。

3.升白細胞作用本品提取物甲基胡椒酚,給正常家兔和猴iml00mg/只,給藥後24小時白細胞為給藥前150%(P<0.05=,正常犬im300mg/只,給藥後24小時出現升白現象,連續用藥白細胞連續增加,停藥後2小時白細胞仍為用藥前的157%,骨髓細胞數為用藥前188%,骨髓有核細胞呈活躍狀態。正常犬1次po腸丸200mg/只,24小時白細胞升高,48小時為用藥前的161%P<0.05。手術直接灌入腸道,6-24小時出現明顯白細胞升高現象,為用藥前的166-181%(P<0.01)。犬用環磷酰胺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癥,若同時服用甲基胡椒酚則可使犬全部存活,白細胞下降慢,恢復快。對化療和放療病人的白細胞減少癥有較好療效。

4.具雌激素活性本品所含茴香腦具有雌激素活性,其活性為50小鼠M.U./ml或100大鼠單位(R.U./ml)。

【毒性】

1.廣西田東縣產(統貨)和廣西南寧市商品(食用二級)八角茴香提取的揮發油,以每1kg259劑量ig健康小鼠,觀察7d,未見死亡。

2.小鼠po4g/kg,ip1.5g/kg。茴香腦的順式異構體ip大鼠0.07g/kg。小鼠0.095g/kg。反式異物體ip,大鼠2.67g/kg,小鼠1.41g/kg。反式異構體,大鼠ip為900mg/kg,順式異構體,大鼠ip為93mg/kg。八角茴香成分安粒素(茴香腦anethole)灌胃,對小鼠的LD50為4.0g/kg,腹腔註射為1.5g/kg,其順式異構體腹腔註射對大鼠的LD50為0.07mg/kg,對小鼠為0.095mg/kg,反式異構體腹腔註射對大鼠的LD50為2.67mg/kg,對小鼠的LD50為1.41mg/kg。

3.甲基胡椒酚的LD50,小鼠po4000mg/kg。

4.致突變試驗:將廣西桂林植物研究所植物園(栽培)提供的幹果,用水蒸汽蒸餾得揮發油,采用TA98移碼突變型菌株及TA100堿基置換型菌株,按規定方法鑒定其遺傳特性、自發回變數以及陽性對照化合物的敏感性。菌株采用(1985)鼠傷寒沙門氏菌誘變性試驗方法進行紙片點試和滲入法檢測受試物。測試物劑量每皿在0.2、2、20、500等劑量範圍(ug/皿),而每一劑量均做2次,每次2-3個平行皿。在加與不加S9的條件下分別進行測試。結果八角茴香油未檢測到誘變性,S9陽性診斷物2-乙酰氨基芴(2一AAF)出現Rt/Rc≥2,表明有誘變性。取食管癌高發區涉縣花椒和市售八角(未定學名)、桂皮等,各稱取0.5g,分別加二甲亞碸1ml,浸泡24h後滅菌,用沾有浸液的顆粒直接做點試法致突變試驗,操作方法和結果判斷均按全國Ames試驗標準化方法進行,加與不加S一9摻入法試驗結果八角茴香和花椒對TA98菌呈陽性反應,對TA100作用較弱(±),桂皮均為陽性。該實驗結果,提示這3種天然調味品的安全性值得進一步研究。

【鑒別】1.取果皮粗粉0.5g,加乙醇5ml,溫浸2min,放冷、過濾。濾液中加蒸餾水25ml,發生淡黃色混濁,移至分液漏鬥中,加石油醚10ml,充分振搖,靜置,分取石油醚,蒸幹。殘渣加醋酸2ml,使溶解,加三氯化鐵試液2滴,搖勻。將此醋酸溶液沿管壁緩緩加信盛有硫酸(約1-2ml)的試管中,兩液界面顯出一明顯、持久的棕綠色環。(檢查茴香醚)2.薄層層析:取本品粗粉10g,常法提取揮發油,將油溶於1ml氯仿中,供點樣用;另用茴香醚和茴香醛氯仿液為對照。分別點樣於兩塊矽膠G薄層板上,一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9:1)展開16cm,5%香莢蘭醛濃硫酸試劑顯色,有一櫻紅色斑點與茴香醚相對應。另一塊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5:5)展開16cm,2,4-二硝基苯肼試劑顯色,有一橙紅色斑點與茴香醛相對應。

【炮制】篩去泥屑種子,揀去果柄雜質。《本草蒙筌》:鹽酒炒用。

【性味】辛;甘;性溫

【歸經】肝;腎;脾;胃經

【功能主治】散寒;理氣;止痛。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濕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註意】陰虛火旺者慎服。1.《得配本草》:多食損目發瘡。2.《會約醫鏡》:陽旺及得熱則嘔者均戒。

【附方】1.治小腸氣墜:八角茴香、小茴香各三錢,乳香少許。水(煎)服取汗。(《仁齋直指方》)2.治疝氣偏墜:大茴香末一兩,小茴香末一兩。用豬尿胞一個,連尿入二末於內,系定罐內,以酒煮爛,連胞搗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衛生雜興》)3.治腰重刺脹:八角茴香,炒,為末,食前酒服二錢。(《仁齋直指方》)4.治腰病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錢,食前鹽湯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熱,袋盛,拴於痛處。(《簡便單方》)5.治大小便皆秘,腹脹如鼓,氣促:大麻子(炒,去殼)半兩,八角茴香七個。上作末,生蔥白三七個,同研煎湯,調五苓散服。(《永類鈐方》)6.治風毒濕氣,攻疰成瘡,皮肉紫破膿壞,行步無力,皮肉?熱:舶上茴香(炒)、地龍(去土,炒)、川烏頭(炮,去皮尖)、烏藥(銼)、牽牛(炒)各一兩。研杵勻細,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鹽湯下十五丸,日二。(《腳氣治法總要》茴香丸)

【各家論述】1.《本草求真》:大茴香,據書所載,功專入肝燥腎,凡一切沈寒痼冷而見霍亂。寒疝、陰腫、腰痛,及幹、濕腳氣,並肝經虛火,從左上沖頭面者用之,服皆有效。蓋茴香與肉桂、吳茱萸,皆屬厥陰燥藥,但萸則走腸胃,桂則能入肝腎,此則體輕能入經絡也。必得鹽引入腎,發出陰邪,故能治疝有效。余細嚼審八角茴味,其香雖有,其味甚甘,其性溫而不烈,較之吳茱萸、艾葉等味,更屬不同,若似八角大茴甘多之味,而謂能除沈寒痼冷,似於理屬有礙。鹽水炒用,得酒良。2.《品匯精要》:主一切冷氣及諸疝痛。3.《本草蒙筌》:主腎勞疝氣,小腸吊氣攣疼,幹、濕腳氣,膀胱冷氣腫痛。開胃止嘔,下食,補命門不足。(治)諸瘺,霍亂。4.《醫學入門》:專主腰痛。5.《本草正》:除齒牙口疾,下氣,解毒。6.《醫林纂要》:潤腎補腎,舒肝木,達陰郁,舒筋,下除腳氣。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八角茴香相關圖片

八角茴香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八角楓葉  下一个:八角金盤>>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