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草豆蔻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CǎoDòuKòu

【英文名】SEMENALPINIAEKATSUMADAI

【別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樹、偶子

【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的幹燥近成熟種子。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九成幹,或用水略燙,曬至半幹,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曬幹。

【性狀】本品為類球形的種子團,直徑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間有黃白色的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粘連緊密,種子團略光滑。種子為卵圓狀多面體,長3~5mm,直徑約3mm,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種脊為一條縱溝,一端有種臍;質硬,將種子沿種脊縱剖兩瓣,縱斷面觀呈斜心形,種皮沿種脊向內伸入部分約占整個表面積的1/2;胚乳灰白色。氣香,味辛,微苦。

【鑒別】

(1)本品橫切面:假種皮有時殘存,為多角形薄壁細胞。種皮表皮細胞類圓形,壁較厚;下皮為1~3列薄壁細胞,略切向延長;色素層為數列棕色細胞,其間散有類圓形油細胞1~2列,直徑約50μm;內種皮為1列柵狀厚壁細胞,棕紅色,內壁與側壁極厚,胞腔小,內含矽質塊。外胚乳細胞含澱粉粒及草酸鈣方晶和少數細小簇晶。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

粉末黃棕色。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長條形,直徑約至30μm,壁稍厚,常與下皮細胞上下層垂直排列;下皮細胞表面觀長多角形或類長方形。色素層細胞皺縮,界限不清楚,含紅棕色物,易碎裂成不規則色素塊。油細胞散列於色素層細胞間,呈類圓形或長圓形,含黃綠色油狀物。內種皮厚壁細胞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內含矽質塊;斷面觀細胞1列,柵狀,內壁及側壁極厚,胞腔偏外側,內含矽質塊。外胚乳細胞充滿澱粉粒集結成的澱粉團,有的包埋有細小草酸鈣方晶。內胚乳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置水浴中加熱振搖5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於10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山姜素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淺藍色熒光斑點;在與小豆蔻明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再噴以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小豆蔻明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褐色斑點。

【炮制】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性味】辛,溫。

【歸經】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3~6g。

【貯藏】置陰涼幹燥處。

【備註】(1)用於濕阻脾胃之脘腹脹滿,尤以寒濕偏盛者為宜,常與川、仆砂仁、陳皮等配合應用。用治寒濕郁滯嘔吐,常與半夏、生姜等配伍應用。若是寒濕腳氣兼有嘔吐者可配吳茱萸、檳榔等同用。

【摘錄】《中國藥典》

草豆蔻《*辭典》

【出處】《雷公炮炙論》

【拼音名】CǎoDòuKòu

【別名】豆蔻(《別錄》),漏蔻(《南方異物誌》),草果(《通誌》),草蔻(《本草從新》),大草蔻(《藥材資料匯編》),偶子(《中藥誌》),草蔻仁、飛雷子、彎子(《廣東中藥》)。

【來源】為婪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團。秋季果實略變黃色時采收,采得後曬至八、九成幹,剝去果皮,再曬至足幹。或將果實用沸水略燙後曬至半幹,去其果皮,再曬至足幹。宜置陰涼幹燥處。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狀莖粗壯,棕紅色。葉2列,具短柄;葉片狹橢圓形或披針形,長30~55厘米,寬2~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疏毛或光滑;葉鞘膜質,抱莖,葉舌廣卵形,長3~6毫米,密被絨毛。總狀花序頂生,總花梗長30厘米,密被黃白色長硬毛;花疏生,小苞片寬大,長2.5~3.5厘米,外被粗毛,花後脫落;萼筒狀,長約2厘米,外被疏柔毛,一邊開裂,頂端3裂;花冠白色,花冠管長約1.2厘米,上部3裂,中間裂片長圓形,兩側裂片橢圓形,唇瓣闊卵形,先端有3個淺圓裂片,邊緣具缺刻,白色,內面具淡紫紅色斑點;側生退化雄蕊極短或不存在,發育雄蕊1,花絲扁圓形,粗大,具槽;子房下位,卵田形,密被淡黃色絹毛,花柱細長,緊貼於花絲槽內,從藥隔中穿出,基部具2棒狀附屬物,柱頭略膨大,頂端下陷,具緣毛。蒴果圓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時黃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於林緣灌木叢邊緣的草叢中或山坡高草叢中。分布廣東、廣西等地。主產廣西、廣東等地。

【性狀】幹燥種子團呈圓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間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粘連緊密。種子卵圓狀多角形,長3~5毫米,直徑約3毫米。表面灰棕色,被一層白色透明的假種皮,背稍隆起,合點約在中央,種臍位於背側面,種脊為一縱溝,經腹面至合點,破開後裏面灰白色。氣芳香,味辛辣。以個圓、堅實者為佳。

【化學成份】種子含山姜素、小豆蔻明。

【炮制】

揀凈雜質,去殼取仁,用時搗碎。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草豆蔻),須去蒂,取向裏子後皮,用茱萸同於鏊上緩炒,待茱萸微黃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②《藥類法象》:"(草豆蔻)面包煨熟,去面用。"

【性味】

辛,溫。

①《別錄》:"味辛,溫,無毒。"

②《千金·食治》:"味辛,溫,澀,無毒。"

③《醫學啟源》:"氣熱,味大辛。"

【歸經】

入脾、胃經。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陰、陽明經。"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

【功能主治】

溫中,祛寒,行氣,燥濕。治心腹冷痛,痞滿食滯,噎膈反胃,寒濕吐瀉,痰飲積聚。

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於寒濕內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1)健脾燥濕:用於脾胃虛弱或寒濕郁滯引起的食欲不振,常配木瓜。

(2)溫中止嘔:用於寒濕郁滯中焦引起的胃痛嘔吐,常配高良姜。

①《別錄》:"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

②《開寶本草》:"下氣,止霍亂。"

③《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④《綱目》:"治瘴癘寒瘧,傷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滿吐酸,痰飲積聚,婦人惡阻帶下,除寒燥濕,開郁破氣,殺魚肉毒。"

⑤《本草原始》:"補脾胃,磨積滯,調散冷氣甚逮,虛弱不能飲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

【註意】

陰虛血少,津液不足,無寒濕者忌服。

①《本草經疏》:"凡瘧不由於瘴氣;心痛胃脘痛由於火而不由於寒;濕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裏急後重,及泄瀉暴註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鹹屬暑氣濕熱,皆不當用。"

②《本草備要》:"忌鐵。"

③《本經逢原》:"陰虛血燥者忌之。"

【附方】

①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滿悶、心腹痛:草豆蔻肉八兩,生姜(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兩(銼碎)。上三味勻和入銀器內,用水過藥三指許,慢火熬令水盡,取出,焙幹,杵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夏月煎之,作冷湯服亦妙。(《博濟方》豆蔻湯)

②治嘔逆不下食,腹中氣逆:豆蔻子七枚(碎),生姜五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二服,相去如人行五,六裏。忌海藻、菘菜。(《廣濟方》豆蔻子湯)

③治冷痰嘔逆,胸脯不利:草豆蔻(去皮)、半夏(湯洗去滑,切,焙)各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分。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眼,不拘時侯。(《聖濟總錄》豆蔻湯)

④治胃口冷,吃食無味及脾泄瀉不止,兼治酒後數囿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飲食:草豆蔻半兩(每個面裹煨,候面焦黃,去面用),甘草一兩(炙),肉桂(去皮)一兩,陳皮(去白)一兩,蠻姜一兩。上五味,同為細末。每服一錢半,更入陳米末一錢,水一盞,棗二枚,同煎七分,溫服,其滓再煎服之。(《博濟方》草豆蔻散)

⑤治小兒藏寒泄瀉不止:草豆蔻一枚,剝開皮,入乳香一塊在內,復用白面裹,慢火燒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上為細末,以粟米飲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飲下,無時。(《史載之方》豆蔻丸)

⑥治霍亂心煩渴,吐利不下食:草豆蔻(去皮)一分,黃連(去須)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脹三錢匕,水一盞,烏豆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聖濟總錄》草豆蔻湯)

⑦治老瘧久而不瘥,及山嵐瘴氣,遠年不愈,兼治脾寒:草豆蔻、肉豆蔻各二個(並用面裹煨,一生一熟),厚樸方圓二寸(一半姜制,一半生用),甘草中指大(一半生,一半炙),生姜棗大二塊(一塊用濕紙裹煨,一塊生用)。上分為二大劑,於發前臨曉,用水一升,煎取八合,放至來早,再溫服,留滓再煎二次。(《雞峰普濟方》草豆蔻散)

⑧香口辟臭:豆蔻、細辛,為末含之。(《肘後方》)

【各家論述】

①朱震亨:"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溫散,用之如鼓應桴。或濕痰郁結成病者,亦效。若熱郁者不可用,恐積溫成熱也,必用梔子之劑。"

②《綱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鹹,脾胃常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

③《本草經疏》:"豆蔻,辛能破滯,香能入脾,溫熱能祛寒燥濕,故主溫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嘔吐也。脾開竅於口,脾家有積滯,則瘀而為熱,故發口臭,醒脾導滯,則口氣不臭矣。辛散溫行,故下氣。寒客中焦,飲食不消,氣因閉滯則霍亂。又散-切冷氣、消酒毒者,亦燥濕破滯、行氣健脾開胃之功也。產閩之建寧者,氣芳烈,類白豆蔻,善散冷氣,療胃脘痛,理中焦。產滇、貴、南粵者,氣猛而濁,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癘,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滯作脹悶及痛。"

④《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熱香散,功與肉蔻相似,但此辛熱燥濕除寒,性兼有澀,不似肉蔻澀性居多,能止大腸滑脫不休也。又功與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風寒客在胃口之上,癥見當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熱浮散,專治瘴癘寒瘧也。故凡濕郁成病,而見胃脘作疼,服之最為有效。若使郁熱內成,及陰虛血燥者,服之為大忌耳。"

【備註】《開寶本草》及《本草圖經》均謂《別錄》所載之豆蔻即草豆蔻,但觀其所述形態及《證類本草》"宜州豆蔻"附圖,似為Amomum屬植物,與現用Alpinia屬的草豆蔻不同。

【摘錄】《*辭典》

草豆蔻《中華本草》

【出處】

出自《雷公炮炙論》。

1.《唐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黃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

2.《海藥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殼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樹也。葉如芄蘭而小,三月采其葉,細破陰幹之,味近苦而有甘。

3.《蜀本草》:《圖經》雲,豆蔻苗似杜若;春花在穗端,如芙蓉,四房生於莖下,白色,花開即黃;根似高良姜;實若龍眼而無鱗甲,中如石榴子;莖、葉、子皆味辛而香。十月收。

【拼音名】CǎoDòuKòu

【英文名】KatsumadeGalangalSeed,SeedofKatsumadaGalangal

【別名】豆蔻、漏蔻、草果、豆蔻子、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飛雷子、彎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種子團。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piniakatsumadaiHayat[Languaskatsumadai(Hayata)Merr.]

采收和儲藏:夏、秋委果熟時采收,曬至8-9成幹,剝除果皮取出種子團曬幹。

【原形態】草豆蔻,多年生草本,株高1.5-3m。葉柄長1.5-2cm;葉片狹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長50-65cm,寬6-9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有緣毛,兩面無毛或僅在下面被極疏的粗毛;葉舌卵菜,長5-8mm,外被粗毛。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20-30cm,花序軸密被粗毛,小花梗長約3m,小苞片乳白色,闊橢圓形,長約3.5cm,先端鈍圓,基部連合;花萼鐘狀,白色,長1.5-2.5cm,先端有不規則3鈍齒,1側深裂,外被毛;花冠白色,花冠管長約8mm,裂片3,長圓形,上方裂片較大,長約3.5cm,寬約3.0cm,先端2淺裂,邊緣具缺刻,前部具紅色或紅黑色條紋,後部具淡紫紅色斑點;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長4mm或有時不存;雄蕊1,長2.2-2.5cm,花藥橢圓形,藥隔背面被腺毛,花絲扁平,長約1.5cm;子房卵圓形,下位,密被淡黃色絹毛。蒴果近圓形,直徑約3cm,外被粗毛,熟時黃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地、疏林、溝谷、河邊及林緣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和半蔭蔽的環境。以先稀林下層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地栽培為宜。栽培技術,用種子和分株繁殖。種子繁殖:選有一定蔭蔽條件的地塊作苗床,6-7月間,按行距20cm開溝條播,覆土2-3cm。出苗後及時除草、追肥。第2年春季,按行株距80cm×80cm定植。分株繁殖:2-3月將母株挖起,先1-2年生健壯而且尚未結果的分蘗株作種移栽。

田間管理,定植後經常註意中耕除草、培土、追肥,幹旱時及時灌水,遇雨季及時排水。根據草豆蔻生育期要求的光強調整蔭蔽度,蔭蔽度過大則砍除過多的蔭蔽樹枝,蔭蔽度過小則補種蔭蔽樹。

【性狀】

性狀鑒別,種了了團類球形或橢圓形,具較明顯的3鈍棱及3淺溝,長1.5-3cm,直徑1.5-3cm;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中間有黃白色或淡棕色隔膜分成3室,每室有種子22-90(-110)顆,不易散開。種子葉卵圓狀多面體,長3-5mm,直徑2.5-3mm,背面稍隆起,較厚一端有圓窩狀種臍,合點位於較扁端的中央微凹處,腹面有一縱溝,淡褐色種脊沿著縱溝自種臍直達合點,沿合點再向背面也有一縱溝,溝的末端不達種臍。質硬,斷面乳白色。氣芳香,味辛、辣。以個大、飽滿、質結實、氣味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種子橫切面:類梯形或類方形,外周微波狀。假種皮細胞多列。種皮表皮細胞1列,多徑向延長,排列整齊,外被角質層。下皮細胞2列,不含色素。色素層細胞3-5列,內含紅棕色或淡黃色色素。油細胞間斷排列於色素層,多徑向延長,內含油滴。內種皮厚壁細胞1列,徑向延長,圓柱形,長至39μm,直徑至29μm,外壁薄,內壁厚,非木化,胸民腔內含矽質塊。外胚乳細胞充滿由微小澱粉集結成的澱粉團;有的細胞內含細小草酸鈣方晶。內胚乳細胞充滿糊粉粒。胚細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種皮表皮細胞表面長條一菜,末端漸尖,長至400μm,直徑9-31μm,非木化。②下皮細胞長角形或類方形,長至150μm,直徑14-31μm,1-3列重叠,常與種皮表皮細胞上下層垂直排列,胞腔內不含深色物。③色素層細胞民紅棕色,細胞皺縮,含紅棕色色素物,易碎成色素塊。④油細胞散列於色素層細胞間,內含黃綠色油狀物。⑤內種皮厚壁細胞成片,黃棕色或紅棕色,表面觀多角形,直徑14-25μm,壁厚,非木化,胞腔內含矽質塊,直徑8-15μm;切面觀細胞排也柵狀,胞腔位於一端,內含矽質塊。此外有假種皮細胞、外胚乳細胞、內胚乳細胞及草酸鈣方晶、簇晶等。

【化學成份】

種子含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qup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鼠李檸檬素(rhamnocitrin),熊竹素(kumatakenin),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查耳酮(cardamonin),生松黃烷酮(pinocembrin);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5R)-反-1,7-二苯基-5-羥基-Δ6-庚-烯-3-酮[(5R)-trans-1,7-diphenyl-5-hy-droxy-6-hepten-3-one],(3S,5S)-反-1,7-二苯基-3,5-二羥基-Δ1-庚烯[(3S,5S)-trans-1,7-diphenyl-3,5-dihydroxy-1-heptene],反-1,7-二苯基-5-羥基-Δ1-庚烯(trans-1,7-diphenyl-5-hydroxy-1-heptene),反,反-1,7-二苯基-5-羥基-Δ4,6-庚二烯-3-酮(trans,trans-1,7-diphenyl-5-hydroxy-4,6-heptadien-3-one),(3S,5R)-3,5-二羥基-1,7-二苯基庚烷[(3S,5R)-3,5-dihydroxylheptane],反,反-1,7-二苯基-Δ4,6-庚二烯-3-酮(trans,trans-1,7-diphenyl-4,6-heptadien-3-one)。腫子的揮發油中含有反-桂皮醛(trans-cinnamaldehyde),反,反-金合歡醇(trans,trans-farnesol),案葉素(1,8-cineole),α-律草烯(α-humulene),芳樟醇(linalool),樟腦(camphor),4-松油醇(terpineol-4),蒔蘿艾菊酮(carvotanacetone),乙酰龍腦酯(bornylacetate)乙酸牻牛兒酯(geranylacetate),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橙花叔醇(netolidol),樟烯(camphorene),檸檬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龍腦(borneol)。還含有微量元素(μg/g):銅(Cu)6.94,鐵(Fe)54.7,錳(Mn)144。

根莖中含有二氫-5,6-去氫卡瓦胡椒素(dihydro-5,6-dehydrokawain)和5,6-去氫卡瓦胡椒素(5,6-dehydrokawain)。

【藥理作用】

1.草豆蔻煎劑對豚鼠離體腸管低濃度興奮,高於1%濃度及揮發油飽和水溶液則均呈抑制作用。

2.用巴甫洛夫小胃試驗,草豆蔻10%水浸液60-80ml灌入主胃,測小胃分泌情況,結果對胃總酸排出量無影響而顯著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1979年,ItokawaH等報道,草豆蔻種子的乙醇抽提物對小鼠腹水肉瘤180幾無拮抗作用。1980年李在琉等報道,通過具有三通巴甫洛夫小胃狗進行慢性藥理實驗,草豆蔻浸出液對總酸排出量無明顯的影響,但使胃蛋白酶活力明顯升高。

【鑒別】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置水流水浴中加熱振搖5min,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查耳酮作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為展開劑,取出晾幹,在100℃烘約5min,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山姜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淺藍色熒光斑點;在與小豆蔻查耳酮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棕褐色斑點。再噴以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小豆蔻查耳酮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褐色斑點。

【炮制】

揀凈雜質,去殼取仁,用時搗碎。

1.《雷公炮炙論》:凡使(草豆蔻),須用蒂,取向裏子後取皮,用茱萸同於敖上緩炒,待茱萸微黃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2.《藥類法象》:(草豆蔻)面包煨熟,去面用。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中燥濕;行氣健脾。主寒濕陰滯脾胃之脘腹冷痛;痞滿作脹,嘔吐;泄瀉;食谷不化;痰餘;腳氣;闡瘧;口臭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宜後下;或入丸、散。

【註意】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者禁服,無寒濕者慎服。

【各家論述】

1.草豆蔻,性溫,能散滯氣,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溫散,用之如鼓應桴,或濕痰郁結成病者,亦效。若熱郁者不可用,恐積溫成熱也,必用梔子之劑。

2.《綱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熱浮散,能入太陰、陽明,除寒燥濕,開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嵐煙瘴,飲啖酸鹹,脾胃常多寒濕郁滯之病,故食料必用,與之相宜。然過多亦能助脾熱,傷肺損目。

3.《本草經疏》:豆蔻,辛能破滯,香能入脾,溫熱能祛寒燥濕,故主溫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嘔吐也。脾開竅於口,脾家有積滯,則瘀而為熱,故發口臭,醒脾導滯,則口氣不臭矣。辛散溫行,故下氣。寒客中焦,飲食不消,氣因閉滯則霍亂。又散一切冷氣、消酒毒者,亦燥濕破滯、行氣健脾開胃之功也。產閩之建寧者,氣芳烈,類白豆蔻,善散冷氣,療胃脘痛,理中焦。產滇、貴、南粵者,氣猛而濁,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癘,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滯作脹悶及痛。

4.《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熱香散,功與肉蔻相似,但此辛熱燥濕除寒,性兼有澀,不似肉蔻澀性居多,能止大腸滑脫不休也。又功與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風寒客在胃口之上,癥見當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熱浮散,專治瘴癘寒瘧也。故凡濕郁成病,而見胃脘作疼,服之最為有效。若使郁熱內成,及陰虛血燥者,服之為大忌耳。

5.《別錄》: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

6.《開寶本草》:下氣,止霍亂。

7.《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8.《綱目》:治瘴癘寒瘧,傷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滿吐酸,痰飲積聚,婦人惡阻帶下,除寒燥濕,開郁破氣,殺魚肉毒。

9.《本草原始》:補脾胃,磨積滯,調散冷氣甚速,虛弱不能飲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草豆蔻相關圖片

草豆蔻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草地早熟禾  下一个:草獨活>>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