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螳螂功效和作用

【出處】《別錄》

【拼音名】TánɡLánɡ

【別名】不過、蟷蠰、薁洀貈、蛑(《爾雅》),蝕肬(《本經》),髦(《方言》),蚚父(《說文》),天馬(《呂氏春秋》高誘註),螗螂、石螂(《爾雅》郭填註),屹肬(《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蟷螂(《綱目》),斫父、斫郎(《說文解字註》)。

【來源】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全蟲。夏、秋間捕捉。

【原形態】

①大刀螂

體形較大,呈黃褐色或綠色,長約7厘米。頭部三角形。前胸背板、肩部較發達。後部至前肢基部稍寬。前胸細長,側緣有細齒排列。中縱溝兩旁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其後方有細齒,但不甚清晰。前翅革質,前緣帶綠色,末端有較明顯的褐色翅脈;後翅比前翅稍長,向後略微伸出,有深淺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散布其間。雌性腹部特別膨大。足3對,細長。前腳足粗大,為鐮刀狀,基部外緣有短棘16個以上,腿節下外緣有短棘4個,以第2個最大。

棲於草叢及樹枝上。捕食各種小蟲。秋季產卵於草莖或樹枝間,翌年春末孵化,幼蟲形與成蟲相似,惟翅較小。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

②小刀螂

體形大小中等,長4.8~9.5厘米,色灰褐至暗褐,有黑褐色不規則的刻點散布其間。頭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細長,側緣細齒排列明顯。側角部的齒稍特殊。前翅革質,末端鈍圓,帶黃褐色或紅褐色,有汙黃斑點。後翅翅脈為暗褐色。前胸足腿節內側基部及脛節內側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紋。

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

以上兩種螳螂的卵鞘(桑螵蛸)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螳螂除上述2種外,常見而分布較廣的尚有薄翅螳螂、巨斧螳螂及華北刀螂等,其全蟲及卵鞘亦可同供藥用。

【化學成份】綠色螳螂的體液呈堿性,pH7.8~9.0,棕色螳螂則呈酸性,pH5~6(可能與食物有關)。在體外,此兩色素的呈色,可因酸堿性而互變。薄翅螳螂的棕色色素與黃色色素都是膽綠素及其相類物質;薄翅螳螂的皮下及血液都含膽綠素。與高等動物一樣,甘氨酸是合成膽綠素的材料。

【性味】《醫林纂要》:"甘鹹,溫。"

【功能主治】

治驚癇,咽喉腫痛,痔瘡。

①《綱目》:"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又出箭鏃,生者能蝕疣目。"

②《醫林纂要》:"補心、緩肝,去風熱,定驚癇。入心而能泄熱氣,散瘀血。"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吹喉或調敷。

【附方】

①治小兒急驚,定搐:螳螂-個,蜥蜴一個,赤足蜈蚣一條。上三味,同為細末。每用一剜耳,吹入鼻內。(《聖濟總錄》中分散)

②治喉癥,不論新久,咽喉腫痛或破爛:螳螂一只(曬幹),凈冰片一錢,硼砂七分,正綠萼梅(去蒂)五分。共研細末,吹入喉內,能生肌,消炎。(福建)

③治痔瘡:燒螳螂(褐色者)服之。(《新本草綱目》)

④治腳氣(痹、水腳氣):取螳螂體部,以飯粒搗和,包裹腿腳患處。(《動植物民間藥》)

【摘錄】《*辭典》

螳螂《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螳螂,驤首奮臂,修頸大腹,二手四足,善緣而捷,以須代鼻。深秋乳子作房,粘著枝上,即螵蛸也。房長寸許,大如拇指,其內重重有隔房,每房有子如蛆,卵至芒種節後一齊出。故《月令》有雲,仲夏螳螂生也。螳螂,古方不見用者,惟《普濟方》(按:應作《聖濟總錄》)治驚風,吹鼻定搐法中用之,蓋亦蠶、蠍定搐之義,古方風藥多用螵蛸,則螳螂治風,同一理也。

【拼音名】TánɡLánɡ

【英文名】Mantis

【別名】不過、蟷(蟲曩)、蛑、巨斧、拒斧、髦、天馬、螗螂、石螂、齙朧、食朧、刀螂、蟷螂、斫父、斫郎、猴兒、怒備、馬螂康

【來源】

藥材基源:為膛螂科動物大刀螂、南方刀螂、小刀螂、廣腹螳螂等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ParatenoderasinensisSaussure2.TenoderaaridifoliaStoll.3.StaliliamaculataThunb4.HierodulapatelliferaServill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間捕捉,曬幹。

【原形態】

1.大刀螂,體形較大,長約8cm。黃褐色或綠色,頭三角形,前胸背後板、肩部較發達,後部至前肢基部稍寬。前胸細長。前翅革質,前緣帶綠色,末端的較明顯的褐色翅脈;後翅比前翅稍長,有深淺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散布其間。雌蟲腹部特別膨大。足3對前胸足粗大,,鐮刀狀。中足和後足細長。

2.南方刀螂,體中等大小,細長,體綠色、黃褐色或淺灰褐色。頭三角形,觸角絲狀,復眼大而突出,單眼3個,紅棕色,呈“品”字形排列,前胸長,前胸背板兩側幾平行,中間有一淺縱溝。翅淡綠色、黃褐色或淺灰褐色,半透明。前足腿節三角形,兩前足基部中央有一明顯的橘紅色斑紋。中足和後足細長。

3.小刀螂,體中等大小,長4.8-6.5cm,色灰褐色至暗褐色,有黑褐色不規則的刻點散布其間。頭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細長,側緣細齒排列明顯。側角部的齒稍特殊。前翅革質,末端鈍圓,帶黃褐色或紅褐色,有汙黃色斑點。後翅翅脈為暗褐色。前胸足腿節內側基部及脛節內側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紋。

4.文腹螳螂,體中等大小,綠色。頭三角形,觸角絲狀。復眼發達,單眼3個。前胸粗短,前半部兩側擴大,最大寬度為最狹處的2倍。兩側有明顯的小齒。前翅革質,狹長如葉片狀,外緣及基部青綠色,中部透明,外緣中間有淡黃色斑塊;後翅膜質。前中鐮刀狀,前足基節下緣有4個齒。中足和後足細長。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棲於草叢及樹枝上。

2多棲於向陽背風的灌木、矮小叢及草叢茺地處。

4.

資源分布:1.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2.分布於南方各地。

3.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

4.分布於我國廣東、臺灣和湖北等地。

【栽培】氣候:喜暖,樹上棲生。野生、自由繁殖。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多為幹癟的蟲體,長4-8cm,黑褐色或黃棕色。頭部三角形,復眼1對,單眼3個,呈倒三角形排列於兩觸間上方;前胸背側緣具細齒。翅、足多殘缺不全。體輕、質脆,易碎。氣微,味微鹹、澀。

【化學成份】綠色螳螂的體液呈堿性,pH7.8-9.0,棕色螳螂則呈酸性,pH5-6(可能與食物有關)。在體外,此兩色素的裏色,可因酸堿性而互變。落薄翅螳螂的棕色色素與黃色色素都是膽綠素及其相類物質;薄翅螳螂的皮下及血液都含膽綠索。與高等動物一樣,甘氨酸是合成膽綠素的材料。

【藥理作用】有鎮靜和消炎作用

【炮制】凈制:除去雜質;切制:用水燙死,曬幹或烘幹。

【性味】味甘;鹹;性溫

【歸經】心;肝經

【功能主治】定驚止搐;解毒消腫。主小兒驚癇抽搐;咽喉腫痛;疔腫惡瘡;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2只。外用:適量,搗敷、研末(口畜)鼻、吹喉或調敷。

【註意】血熱無瘀者慎用。

【附方】①治小兒急驚,定搐:螳螂一個,晰蜴一個,赤足蜈蚣一條。上三味,同為細末。每用一剜耳,吹入鼻內。(《聖濟總錄》中分散)②治喉癥,不論新久,咽喉腫痛或破爛:螳螂一只(曬幹),凈冰片一錢,硼砂七分,正綠窖梅(去蒂)五分。共研細末,吹入喉內。能生肌,消炎。(福建)③治痔瘡:燒螳螂(褐色者)服之。(《新本草綱目》)④治腳氣(痹、水腳氣):取螳螂體部,以飯粒搗和,包裹腿腳患處。(《動植物民間藥》)

【各家論述】

1.《綱目》:治小兒急驚風搐溺,又出箭骸,生者能蝕死目。

2.《醫林纂要》:補心、緩肝,去風熱,定驚癇,入心而能泄熱氣,散瘀血。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螳螂相關圖片

螳螂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糖芥  下一个:螳螂跌打>>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