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松蒿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SōnɡHāo

【別名】小鹽竈菜

【來源】玄參科松蒿屬植物松蒿Phtheirospermumjaponicum(Thunb.)Kanitz[P.chinenseBunge],以全草入藥。秋季采集,曬幹。

【性味】微辛,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用於濕熱黃疸,水腫。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松蒿《*辭典》

【出處】《貴州草藥》

【拼音名】SōnɡHāo

【別名】糯蒿、土茵陳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松蒿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全體具腺毛,有粘性。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對生,長1.5~2.5厘米,寬1~2厘米,羽狀分裂,兩側裂片長圓形,頂端裂片較大,卵圓形,邊緣具細鋸齒;具短柄。花單生於葉腋,具短柄;萼鐘狀,5裂,裂片葉狀,長橢圓形,邊緣有細鋸齒;花冠筒狀,2唇形,淡紅色,長約1.5厘米,喉部有2黃色條紋,邊緣具纖毛。蒴果卵狀長扁圓形,具細短毛。種子橢圓形,具網紋。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於山地草坡。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性味】性平,味微辛。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治黃疸病,水腫。風熱感冒,鼻匿、口匿、牙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敷。

【附方】

①治黃疸病:松蒿一兩,巖白菜五錢,黃柏皮、小黃草、木節草各三錢,甘草二錢。煨水服。

②治水腫:松蒿一兩,煨水於睡前服;同時煨水熏洗全身。

⑧治風熱感冒:松蒿五錢,生姜三片。煨水服。

【摘錄】《*辭典》

松蒿《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SōnɡHāo

【英文名】HerbofJapanesePhtheirospermum

【別名】糯蒿、細絨蒿、土茵陳、小鹽竈菜、大葉蓬蒿、紅壺瓶、草茵陳、鈴茵陳、雞冠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松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theirospermumjaponicum(Thunb.Kanitz[GeradiajaponicaThunb.]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松蒿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00cm。全株被腺毛,有粘性。莖直立,或彎曲而後上升,多分枝。葉對生;具有帶狹翅的柄,柄長5-12mm;葉片長三角狀卵形,長1-7cm。下端羽狀全裂,向上漸變深裂至淺殂,裂片長卵形,邊緣具細齒。花單生於葉腋,花稀疏;花梗長2-7mm;萼鐘狀,5裂,果期增大,裂片長卵形,上端羽狀齒裂,邊緣有細齒;花冠紫紅色或淡紫紅色,筒狀,長1.5-2cm,2唇形,下唇有兩條橫的大皺褶,上有白以長柔毛;雄蕊4,藥室基部延長成短芒。蒴果卵狀圓錐形,長約1cm,室背2裂。種子卵圓形,扁平,長約1.2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沙質地、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除新疆、青海以外的各地。

【性狀】性狀鑒別全長30-60c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具腺毛,有粘性。葉對生,多皺縮而破碎:完整葉片三角卵形,長3-5cm,寬2-3.5cm,羽狀深裂,兩側裂片長圓形,頂端裂片較大,卵圓形,邊緣具細鋸齒,葉丙面均有腺毛。穗狀花序頂生,花萼鐘狀,長約6mm,5裂;花冠淡紅紫色。味微辛。

【化學成份】松蒿地上部分含松蒿甙(phtheirospermo-side),洋丁香酚甙(acteoside),天人草甙(leucosceptoside)A,角胡麻甙(martynoside),桃葉珊瑚甙(aucubin),都桷子甙酸(genipo-sidicacid),車前醚甙(plantarenaloside),連翹脂甙(forsythoside)B[1]。

【性味】味微辛;性涼

【歸經】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黃疸;水腫;風熱感冒;口瘡;鼻炎;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松蒿相關圖片

松蒿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松根  下一个:松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