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酸角功效和作用

【出處】《雲南中草藥選》

【拼音名】SuānJiǎo

【別名】酸餃(《滇南本草》),酸梅、曼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通血香(《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實。春季采摘,除去種子,曬幹。

【原形態】常綠喬木,高達6~20米。樹皮暗灰色,成不規則裂開。枝多,無刺,小枝被短柔毛,皮孔多,褐色。雙數羽狀復葉,長8~11厘米,小葉14~40,長圓形,長1~2.4厘米,寬4.5~9毫米,先端鈍或微凹,基部偏斜不等,全緣,兩面無毛。花為腋生的總狀花序或頂生圓錐花序;萼筒陀螺形,裂片4,披針形;花瓣3,不等大,黃色,有紫紅色線紋;下面2枚退化成鱗片;能育雄蕊3枚,花絲中部以下合生,其余退化成刺狀,位於合生絲鞘頂端;雌蕊1,子房有柄,具多數胚珠。莢果厚,長圓形,長3~6厘米,寬約2厘米,灰褐色。種子3~10粒,紅褐色,光亮,近圓形或長圓形。花期5~6月。果期7~12月。

【生境分布】多為栽培,或野生於雜樹林、河邊、田地旁。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

果實含糖類、d-酒石酸、檸檬酸、甲酸、2-蘋果酸等有機酸。並含絲氨酸、β-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和哌啶酸-2。

葉含d-酒石酸、l-蘋果酸、牡荊素、異牡荊素、葒草素、異葒草素等。嫩葉及芽中富含銅。

【藥理作用】果肉具輕瀉作用,可能因含大量酒石酸之故,煮熟者此作用即消失。種子的外皮含大量鞣質,非洲人用以治療痢疾,煎劑用以治膿瘍。植物的某些部分有抗菌作用,樹皮剛無。其葉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可能是牡荊素。葉和莖的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有較弱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沈澱者)抑制作用較強,兩者對人員離體子宮均無明顯作用。煎劑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無明顯作用,對離體兔心則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有顯著舒張血管作用,對麻醉狗的血壓,煎劑及水提取物均無明顯影響。小鼠腹腔註射1克生藥/只,兩種制劑均無明顯毒性。

【性味】

甘酸,涼。

①《滇南本草》:"味甘酸,平。"

②《雲南中草藥選》:"甘酸,涼。"

【功能主治】

清暑熱,化積滯。治暑熱食欲不振,妊娠嘔吐,小兒疳積。

①《滇南本草》:"治酒化為痰,隔於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服一錢。"

②《雲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暑,消食化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熬膏。

【附方】預防中暑,飲食不振,妊娠嘔吐,便秘,小兒疳積:酸角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酸角《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拼音名】SuānJiǎo

【英文名】FruitofTamarind,TamarindPulp

【別名】酸餃、酸梅、曼姆、通血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amarindusindicaL.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摘,曬幹。

【原形態】酸豆常綠喬木,高6-20m。樹皮暗灰色,成不規則裂開。偶數羽狀復葉,互生;葉柄短而粗壯;小葉14-40,葉片長圓形,長1-2.4cm,寬4-9mm,先端鈍或微凹,基部近圓形,偏斜,兩面無毛,全緣。花為腋生的總狀花序或頂生的圓錐花序;萼筒陀螺形,裂片4,披針形;花冠黃色有紫紅色條紋,上面3枚花瓣發達,下面2枚退化成鱗片狀;雄蕊3,花絲中部以下合生,有3-5刺毛狀退化雄蕊;子房有柄,胚珠多數。莢果肥厚肉質,圓筒形,直或微彎,灰褐色,長3-6cm,寬約2cm,果實熟時紅棕色,味酸。種子3-10顆,近長方形,紅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7-12月至翌年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栽培,或逸為野生。

資源分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果實長圓形,長3-6cm,直徑約1.5cm。表面深褐色,果皮較厚,質堅硬,內含種子3-10枚。種子條圓形或近圓形,表面紅褐色,平滑有光澤。氣微,味酸。

【化學成份】

果實含糖類有:葡萄糖(glucose),D-甘露糖(D-mannose),D-麥芽糖(Daltose),D-阿拉伯糖(D-arabinose);有機酸主要有:酒石酸(tartaricacid),枸椽酸(citricacid),草酸(oxalicacid),琥珀酸(succinicacid);氨基酸主要有:絲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丙氨酸(alanine),2-哌啶酸(pipecolineacid),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亮氨酸(leucine)。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1(vitaminB1),維生素C(vitaminC),植酸(phyticacid),果膠(pectin)及5-羥基-2-氧代-3,5-己二烯醛(5-hydroxy-2-oxo-hexa-3,5-dienal)。種子含酒石酸(tartaricacid),部分成二鉀鹽存在及枸椽酸(citricacid)。並含有甘露聚糖(mannan),戊聚糖(pentosan),半乳糖木糖葡萄聚糖(galactoxyloglucan),木糖葡萄糖低聚糖(xyloglucan),戊糖(pentose)。此外,還含有脂質(lipid),植物凝集素(lectin),亞油酸(linoleicacid),皂甙(saponin),甾醇(sterol),脂肪酸(fattyacid),植酸(phyticacid),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

葉含木犀草素-8-C-葡萄糖甙(luteolin-8-C-glucoside),牡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葒草素(orientin),異葒草素(isoorientin)等。

此外,該植物還含環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acid),糠醛(furfural),5-甲基-2(3H)-呋喃酮[5-methyl-2(3H)-furanone],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5-甲基糠醛(5-methylfurfural)。

【藥理作用】

1.果肉具輕瀉作用:可能因含大量酒石酸之故,煮熟者此作用即消失。種子的外皮含大量鞣質,非洲人用以治療痢疾,煎劑用以治膿瘍。

2.抗菌作用:植物的某些部分有抗菌作用,樹皮則無。其葉在體外對革蘭氏陽性球菌、大腸桿菌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可能是牡荊素。

3.對平滑肌的抑制作用:葉和莖的煎劑對離體豚鼠回腸有較弱的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加酒精除去沈澱者)抑制作用較強,兩者對大鼠離體子宮均無明顯作用。煎劑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無明顯作用,對離體兔心則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在大鼠後肢灌流試驗中有顯著舒張血管作用,對麻醉狗的血壓,煎劑及水提取物均無明顯影響。小鼠腹腔註射1g生藥/只,兩種制劑均無明顯毒性。

【性味】甘酸;涼

【歸經】心;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和胃消積。主中暑;食欲不振;小兒疳積;妊娠嘔吐;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熬膏。

【附方】預防中暑,飲食不振,妊娠嘔吐,便秘,小兒疳積:酸角五錢至一兩。水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治酒化為痰,隔於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服一錢。

2.《雲南中草藥選》:清熱解暑,消食化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酸角相關圖片

酸角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酸漿根  下一个:酸模>>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