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單頭紫菀根功效和作用

【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DānTóuZǐWǎnGēn

【來源】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夏、秋采收。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附方】

①治急性乳腺炎:單頭紫菀根一至一兩半,或全草一至三兩。水、酒各半煎服;亦可加威靈仙三錢同煎服。

②治急性扁桃體炎:單頭紫菀根三株。洗凈,剪碎,加燒酒燉服,小兒可用米泔水燉服。

③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單頭紫菀根二至五錢,紅棗三至五個。水煎服。(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用】預防感冒:取單頭紫菀根制成煎劑,成人每次服20~40毫升(含生藥3~6錢),每10天服藥1次,連服5次。試用於1018人,經對照觀察,發病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且服藥組的患病者,臨床癥狀較輕,病愈時間亦較短。

【摘錄】《*辭典》

單頭紫菀根《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DānTóuZǐWǎnGēn

【英文名】RootofTurbinateAster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陀螺紫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terturbinatusS.Moore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曬幹。

【原形態】陀螺紫菀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有根莖。莖粗壯,常單生,被糙或有長粗毛,下部有較密的葉。下部葉在花期常枯落,葉片卵圓形或卵圓披針形,長4-10cm,寬3-7cm,先端尖,基部截形或圓形;漸狹成4-8cm稀12cm,寬1-3cm,有淺齒,基部有抱莖的圓形小耳,先端尖或漸尖;上部葉小,卵圓形或披針形;全部葉兩面被短粗毛,下面沿脈有長糙毛;中脈在下面突起,有離基三出脈及2-3對側脈。頭狀花序直徑2-4cm,單生或2-3個簇生上部葉腋,花序梗長1.5-5cm,有密集而漸轉變為總苞片的苞葉。總苞倒錐形,長10-12mm,徑10-18mm。總苞片約5層,覆瓦狀排列,常帶紫紅色,有緣毛;外層卵圓形,先端圓形或急尖,內層長圓狀線形,先端圓形;舌狀花約20余個;舌片藍紫色,長達14mm;管狀花長6.5mm,裂片長1.7mm;花柱附片長達1mm;冠毛白色,有近等長的微糙毛。瘦果倒卵狀長圓形,兩面有肋,被密粗毛。花期8-10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喉蛾;乳癰;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單頭紫菀根相關圖片

單頭紫菀根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單頭紫菀  下一个:膽礬>>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