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炮彈果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PàoDànGuǒ

【別名】大花清明花、剎抱龍[傣語]、清明花

【來源】夾竹桃科炮彈果BeaumontiagrandifloraWall.,以根、葉入藥。

【生境分布】雲南。

【化學成份】種子含炮彈果甙(beauwalloside,C30H46O8)、比蒙藤甙(beaumontoside,C30H46O7)。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散瘀活血,接骨。主治骨折,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炮彈果《*辭典》

【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PàoDànGuǒ

【別名】剎抱龍(傣名)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大花清明花的根、葉。全年可采。根切片曬幹,葉多為鮮用。

【原形態】常綠木質大藤本,有乳狀濃質。單葉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15~20厘米,寬4~7厘米,先端銳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大,白色;萼裂片葉狀;花冠漏鬥狀。蓇葖果大,圓柱形,長15~18厘米,直徑3~4厘米。

【生境分布】生於路邊、河谷、灌木叢中。分布雲南、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種子含以下4種強心甙:瓦利希毒甙、清明花毒甙、瓦氏清明花甙和歐夾竹桃甙C。

【藥理作用】歐夾竹枕甙C藥理見"夾竹桃"條。瓦利希毒甙、清明花毒甙、瓦氏清明花甙對麻醉貓均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性味】微辛麻,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散瘀活血,接骨。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濕性腰腿痛,腰肌勞損,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內服:根:煎湯,3~5錢;或泡酒。外用:鮮葉搗包。

【附方】治風濕關節痛:炮彈果配光葉巴豆五錢,泡酒一斤。日服二至三次,每次二十至三十毫升。(性味以下出《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炮彈果《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PàoDànGuǒ

【別名】藤杜仲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夾竹桃科植物清明花的根、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aumontiagrandifloraWal.[EchitesgrandifloraRox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根,洗凈,切片曬幹;葉多為鮮用。

【原形態】高大木質藤本。全株有乳狀液計,枝幼時有銹色柔毛,莖有皮孔。單葉對生;葉柄長達2cm;葉片革質,長圓狀倒卵形,長6-15cm,寬3-8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聚傘花序頂生,著花3-5朵;花梗長2-4cm,花5數;花萼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2.5-4cm;花冠長約10cm,漏鬥狀,裂片卵圓形;雄蕊著中於花冠筒的喉部,花藥箭頭狀。蓇葖香果形狀多變,圓柱形,長15-18cm,直徑3-4cm;內果皮亮黃色。種子長約2cm,種毛白色絹質,長達4cm。花期春、夏季,果期秋、冬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路邊、河谷、灌木叢中或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福建、廣東、廣西有栽培。

【化學成份】葉含三十一烷(hentriacontane),三十烷(tria-contane),棕櫚酸(palmitic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β-谷甾醇-β-D-吡喃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pyranoside)[1]。種子含瓦利希毒甙(wal-lichoside),清明花毒甙(beaumontoside),瓦氏清明花甙(beauwal-loside),夾竹桃甙(oleandrin)[2]。

【藥理作用】歐夾竹桃甙C藥理見夾竹挑條。瓦利希毒甙、清明花毒甙、瓦氏清明花甙對麻醉貓均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性味】辛;性溫

【歸經】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腰肌勞損;跌打損傷;骨折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浸酒。外用:鮮葉適量,搗敷。

【附方】治風濕關節痛:炮彈果配光葉巴豆五錢,泡酒一斤。日服二至三次,每次二十至三十毫升(《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炮彈果相關圖片

炮彈果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麅茸  下一个:炮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