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仙花科西藏鳳仙花Im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以花入藥。
【生境分布】西藏。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通經活血,利尿。主治經閉腹痛,產後瘀血不盡,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癰疽。
【用法用量】1~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西藏鳳仙花《中華本草》
【拼音名】XīZànɡFènɡXiānHuā
【別名】鳳仙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銳齒鳳仙花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開花時采收,陰幹或烘幹。
【原形態】銳齒鳳仙花,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莖堅硬,直立,分枝。葉互生;葉柄長1-4cm,基部有2個具柄腺體;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cm,寬2-4.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邊緣有銳鋸齒;側脈7-8對。總花梗極短,腋生,花1-2朵,花梗細長,基部有2剛毛狀苞片;花大,粉紅色或紫紅色;萼片4,外面2個半卵形,長突尖,內面2個狹披針形;旗瓣圓形,背面中肋有狹龍骨狀突起,先端具小突尖,翼瓣無柄,2裂,基部裂片寬長圓形,上部裂片大,斧形,先端2淺裂,背面有明顯的小耳,唇瓣囊狀,基部延長成內彎的短距;雄蕊5,花藥鈍。蒴果紡錘形,先端喙尖。種子少數,圓球形,稍有光澤。花期7-9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600m的林下或山谷水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西藏。
【性味】味甘;淡;性溫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利水。主血瘀經閉;產後惡露不盡;小便不利;癰疽疔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