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栗樹皮功效和作用

【出處】《食療本草》

【拼音名】LìShùPí

【別名】栗樹白皮(《唐本草》)。

【來源】為殼鬥科植物栗的樹皮。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栗子"條。

【化學成份】皮含槲皮素、尿素、色素及鞣質。

【功能主治】

治丹毒,癩瘡,口瘡,漆瘡,打傷。

①《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②孟詵:"主疸瘡毒。"

③《本草圖經》:"主瘡毒。"

④《滇南本草》:"敷打傷,燒灰治癩瘡。"

⑤《醫林纂要》:"煎水洗口疳、口爛。"

⑥《現代實用中藥》:"治丹毒,煎湯洗。"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燒灰敷。

【附方】治漆瘡:栗樹皮或根半斤至,一斤。水煎,沖鐵銹一至二兩洗患處,一日二至三次。(《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摘錄】《*辭典》

栗樹皮《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

【拼音名】LìShùPí

【別名】栗樹白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鬥科植物板栗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staneamollissimaB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剝取,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落葉喬木,高15-20m。樹皮暗灰色,不規則深裂,枝條灰褐色,有縱溝,皮上有許多黃灰色的圓形皮孔。冬芽短,闊卵形,被茸毛。單葉互生,葉丙長0.5-2cm,被細絨毛或近無毛;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8cm,寬5.5-7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兩側不相等,葉緣有鋸齒,齒端具芒狀尖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羽狀側脈10-17對,中脈上有毛;下面淡綠色,有白色絨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生於新枝下部的葉腋,長9-20cm,被絨毛,淡黃褐色,雄花著生於花序上、中部,每簇具花3-5,雄蕊8-10;雌花無梗,常生於雄花序下部,外有殼鬥狀總,2-3(-5)朵生於總苞內,子房下位,花柱5-9,花柱5-9,花柱下部被毛。殼鬥邊刺直徑4-6.5cm,密被緊貼星狀柔毛,刺密生,每殼鬥有2-3堅果,成熟時裂為4瓣;堅果直徑1.5-3cm,深褐色,頂端被絨毛。花期4-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栽培於海拔100-2500m的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等地帶。

資源分布:分布於遼寧以南各地,除青海、新疆以外,均有栽培。以華北、西南和長江流域各地栽培最為集中,產量最大。

【性狀】性狀鑒別樹皮外表面暗灰色,不規則深縱裂;內表面黃白色或類白色。氣微;味微苦、澀。

【化學成份】栗樹皮含地衣二醇(orcinol),丁香酸(syringicacid),香草酸(vanillicacid),龍膽酸(gentisicacid),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沒食子酸(gallicacid),並沒食子酸(el-lagicacid),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丙氨酸(alan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天冬酰胺(asparag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種氨基酸;蟲癭鞣質(chestanin),新克列鞣質(neocretanin),栗癭鞣質亭(chesnatin)。

【性味】微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收斂止血。主癩瘡;丹毒;口疳;漆瘡;便血;鼻衄;創傷出血;跌仆傷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燒灰調敷。

【附方】治漆瘡:栗樹皮或根半斤至一斤。水煎,沖鐵銹一至二兩洗患處,一日二至三次。(《浙江天目山藥植誌》)

【各家論述】

1.《唐本草》:水煮汁,主溪毒。

2.孟詵:主疸瘡毒。

3.《本草圖經》:主瘡毒。

4.《滇南本草》:敷打傷,燒灰治癩瘡。

5.《醫林纂要》:煎水洗口疳、口爛。

6.《現代實用中藥》:治丹毒,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栗樹皮相關圖片

栗樹皮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栗樹根  下一个:栗葉>>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