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香石藤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XiānɡShíTénɡ

【別名】小密細藤、小血藤

【來源】木蘭科香石藤Schisandra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S.sphenantheravar.lancifoliaRehd.etWils.],以全株、果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雲南。

【性味】

全株:微苦、澀,溫。

果:酸、鹹,溫。

【功能主治】

全株:祛痰消腫,止血。主治跌打損傷,骨折;葉外用治創傷出血。

果:補腎益誌。治神經衰弱。

【用法用量】根皮0.5~1兩,浸酒服;果2~3錢;外用適量,全株搗爛,開水加酒調敷患處,葉研粉撒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香石藤《*辭典》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ānɡShíTénɡ

【別名】小密細藤、滿山香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披針葉五味子的全株。全年可采。曬幹或鮮用。

【原形態】

攀援藤本,長約5米。長枝上的葉互生,短枝上的葉簇生,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9厘米,寬3~6厘米,邊緣具疏鋸齒。花單生葉腋,黃綠色。漿果紅色。

本植物的果實(香石藤果)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於山間疏林或灌木叢中。分布雲南等地。

【性味】微苦澀,溫。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祛瘀消腫。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骨折:香石藤適量,搗爛,開水調,酒引,外敷患處;另用香石藤根皮五錢至一兩,泡酒內服。

②治外傷出血:香石藤葉研末撒患處。

【摘錄】《*辭典》

香石藤《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ānɡShíTénɡ

【別名】小密細藤、滿山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披針葉五味子的莖藤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sandralancifolia(Rehd.et.Wils)A.C.Smith[S.sphenantheraRehd,etWils.var.lanci-foliaRehd.et.Wils.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切片,曬幹。

【原形態】落葉木質藤本。莖較纖細,小枝圓柱形。葉互生;葉柄長約1cm,葉柄邊緣具極狹的翅,有時呈嚙狀下延至枝上;葉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10cm,寬1-3cm,先端漸狹或突尖,基部漸窄,邊緣具不明顯的細齒或下部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雌雄異株;花小,直徑不及1cm;花被6-8片,外輪淡黃色綠色至黃色,內輪橙黃色或黃色帶紅暈;雄蕊10-16,著生於倒卵狀的花托上;雌蕊有心皮16-21。聚合果序長4-6cm;小漿果球形,紅色;內有1-2枚橢圓形扁平的種子,種皮部分平滑,部分有不明顯珠稀疏條粒狀突起。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1500-2400m的雜木林間及巖坡、林緣溪溝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

【性味】微苦;澀;性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腰痛

【用法用量】外用: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1.治跌打損傷,骨折:香石藤適量,搗爛,開水調,酒引,外敷患處;或用香石藤根皮五錢至一兩,泡酒內服。2.治外傷出血:香石藤葉研末撒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香石藤相關圖片

香石藤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香薷  下一个:香石藤果>>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