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水松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ShuǐSōnɡ

【別名】水松柏

【來源】杉科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Lamb.)K.Koch[G.lineatus(Poir.)Druce],以球果、枝葉、樹皮入藥。

【生境分布】江西、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

【化學成份】本植物含雙黃酮類化合物:扁柏黃酮(hinokiflavone)。葉含蠟質。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

化氣止痛。

胃痛、疝氣疼痛:用球果0.5~1兩。

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用枝葉0.5~1兩。

皮炎:用鮮葉適量煎水洗。

燙傷:用樹皮煆炭研末調油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水松《*辭典》

【出處】《本草經集註》

【拼音名】ShuǐSōnɡ

【別名】刺海松(《拉漢孢子植物名稱補遺》),刺松藻(《中國經濟海藻誌》)。

【來源】為松藻科植物刺松藻的藻體。

【原形態】藻體黑綠色,海綿質,富汁液,長10~30厘米。固著器為盤狀或皮殼狀,自基部向上叉狀分枝,越向上分枝越多。枝圓柱狀,枝徑1.5~5毫米,枝端圓鈍。整個藻體為分枝很多、管狀無隔膜的多核單細胞組成。髓部為無色絲狀體交織,自其上分枝,枝端膨脹為棒狀胞,形成一連續的外柵狀層。葉綠體小,盤狀,無澱粉核。棒狀胞長為徑的4~7倍,頂端壁厚,常有毛狀突起。生長在中及低潮帶的巖石上或石沼中,常集生成大的群落。

【生境分布】我國黃海、渤海沿岸分布甚廣。

【性味】《綱目》:"甘鹹,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經集註》:"療溪毒。"

②《本草拾遺》:"主水腫,催生。"

【摘錄】《*辭典》

水松《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出處】

出自1.《本草經集註》。

2.《海藻學》:水松,可供食用,廣東人民常用它煮水,作為清涼飲料。

3.《中國經濟海藻誌》:日本人民以刺松藻作為驅蛔蟲劑,據他們的試驗結果,刺松藻的驅蟲藥效很高,如以海人草浸出液的驅蟲效率為100%,則刺松藻為300%。

【拼音名】ShuǐSōnɡ

【英文名】Yew

【別名】刺海松、刺松藻、軟軟菜、鼠尾巴、青蟲子、鹿角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松藻科植物刺松藻及長松藻的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diumfragile(Sur.)Heriot[AcanthocodiumfragileSur.];CodiumcylindricumHolm.

【原形態】

1.刺松藻藻體暗綠色或深綠色,海綿質,富汁液,幼體被白色絨毛,高10-30cm,粗1.5-3(-5)mm。自基部向上叉狀分枝,漸分漸多,達同一高度時呈扇狀,分枝圓柱狀,上粗下細,先端鈍圓。體內有許多無色的管狀絲體,疏松地交強成髓部,側生於髓部周圍的棒狀囊胞,排列成可行光合作用的柵狀皮層,囊胸直徑為215-350μm;長為900-1025μm,頂端較厚,尖突,其上有毛。葉綠體小盤形,不含澱粉核,多數分布在囊胞的頂部。藻體基部由假根組成的固著器,呈盤狀或皮殼狀。

2.長松藻藻體亮黃綠色,海綿質,一般長約60cm,有時可極大延長,這與海綿質盤狀固著器大小有關。體圓柱形,疏叉狀二岐分枝,上部漸細長,先端鈍圓,分枝處節間呈楔形或寬三角形。囊胞頂端薄,其上無毛。薄體成熟時,產生配子囊的囊胞很大,一般直徑為400-550μm,長1.5-2.5mm,突出於藻體,呈顆粒狀,肉眼即能見到。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中、低潮帶向陽的巖石上或石沼中,常集群生成。

2.生於低潮帶或低潮線下巖石上和泥沙灘的石礫上。

資源分布:1.我國黃海、渤海沿岸分布較多;東南沿海較少。

2.我國東、南沿海均有分布,福建、廣東沿海較多。

【性狀】

性狀鑒別(1)刺松藻藻體深綠色,復叉分枝,呈扇狀,長10-30cm,海綿質。分枝直徑1.5-3mm,上粗下細,枝端鈍圓,腑間狹窄。固著器圓盤狀或皮殼狀。整個藻體為一分枝很多、管狀無隔膜的多核單細胞組成。氣微腥,味微鹹。

(2)長松藻藻體黃綠色,長約60cm。叉狀分枝稀疏,腑間楔形或寬三角形。

【化學成份】刺松藻藻體含硫酸多糖(sulfatedpolysaccharide),甘露聚糖(mannan)、澱粉型多糖(starchtypepolysaccharide)和水溶的硫酸阿拉伯半乳聚糖(sulfatedarabogalactan)。又含3種水溶性砷化物:1-甘油磷酰基-2-羥基-3-[5'-去氧-5'-(二甲基胂基)-β-呋喃核糖氧基]丙烷

【藥理作用】水松浸出液驅蟲效果較海人草強三倍。水松所含成分丙烯酸有強大的抑菌作用。芳樟醇和牻牛兒醇有抗菌、抗真菌作用。對小鼠有鎮靜作用。

【性味】甘;鹹;寒

【歸經】膀胱;大腸經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殺蟲解毒。主水腫;蛔蟲病;中暑;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

【註意】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1.《本草經集註》:療溪毒。

2.《本草拾遺》:主水腫,催生。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水松相關圖片

水松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水石油菜  下一个:水松皮>>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