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小白撐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XiǎoBáiChēnɡ

【別名】黃蠟一枝蒿、泡葉烏頭

【來源】為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皺葉烏頭AconitumbullatifoliumLevl.,以塊根入藥。秋、冬采集,去須根,洗凈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塊根圓柱形或胡蘿蔔形,長約4厘米。莖高30~50厘米。基生葉1片,與近基部的2~4片莖生葉均有長柄;葉片五角形。秋季開花,總狀花序。蓇葖果。

【性味】辛、苦,溫。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肌勞損,軟組織挫傷,關節扭傷,肋間神經痛。

【用法用量】50~100毫克,研末分2次用酒或溫開水送服。

【註意】含烏頭堿,有劇毒,用時必須控制劑量。5歲以下兒童禁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小白撐《*辭典》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BáiChēnɡ

【別名】黃蠟一枝蒿、泡葉烏頭(《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皺葉烏頭或美麗烏頭的塊根。秋、冬采收,洗凈曬幹。

【原形態】

①皺葉烏頭

直立草本。塊根圓柱形成胡蘿蔔形,長約4厘米,常有子根,外皮深褐色。莖高50~80厘米。基生葉1,與近基部的2~4莖生葉均具長柄;葉片五角形,長5.5~13厘米,寬8.5~2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倒卵狀菱形,3裂,小裂片狹卵形;其它2~3莖生葉稀疏排列,較小。總狀花序長16~30厘米,密生反曲的白色微柔毛和伸展的黃色腺毛;花梗長1~4.5厘米;小苞片橢圓形,長3.5~7毫米;萼片5,紫藍色,外面疏被微柔毛,上萼片船狀盔形,下緣近直,長1.3~2厘米;花瓣2,無毛,有短距;雄蕊多數;心皮5。蓇葖果,多為4枚聚生,種子多數。

生於高寒山區、草坡和林下。分布雲南等地。

②美麗烏頭

草本。塊根小,倒圓錐形,長約7毫米。莖的地上部分高6.5~30厘米,無毛。基生葉2~3,具長柄;葉片輪廓圓五角形,長1~2厘米,寬2~3.5厘米,3全裂,裂片細裂,小裂片披針形或條形,無毛;莖生葉1~2。總狀花序具1~4花;花梗長2~6厘米,有反曲的微柔毛,上部生伸展的柔毛;小苞片條形或無;萼片5,藍色,上萼片盔狀船形,自基部至喙長1.7~2厘米,側萼片長1.3~1.6厘米;花瓣2,無毛,距長約1.5毫米;雄蕊多數;心皮5,子房有短柔毛。

生於山地草坡或灌叢邊。分布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東南部。

【性味】《雲南中草藥》:"辛苦,溫,劇毒。"

【功能主治】《雲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活絡止痛。治腰肌勞損,軟組織挫傷,關節扭傷,風濕關節痛,肋間神經痛。"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50~100毫克,每日一至二次,用酒或溫開水送服。

【註意】《全展選編·外科》:"五歲以下兒童禁服。"

【摘錄】《*辭典》

小白撐《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BáiChēnɡ

【英文名】HeterohairyMonkshoodRoot,RootofLovelyMonkshood

【別名】黃蠟一枝蒿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小白撐及美麗烏頭的塊要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conitumnagarumStapfvar.heterotrichumFletcheretLauener[A.bullatifoliumLévl.]2.AconitumpulchellumHand.-Mazz.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塊根,洗凈,曬幹。

【原形態】

1.小白撐,多年生草本。塊根近圓柱形。莖高70-100cm,上部疏被彎曲並緊貼的短柔毛,不分枝或分枝。基生葉及生於近莖基部的莖生葉均具長柄,葉柄長達48cm,有短鞘;葉片革質、紙質、稀革質,五角狀腎形,長2.5-13cm,寬4.5-20cm,3全裂近基部,中全裂片菱形或倒卵狀菱形,3裂,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深裂,背面疏被緊貼的短柔毛。總狀花序,有花6-25朵;下部苞片3裂,上部苞片狹卵形,花序軸和花梗除有彎曲的白色短柔毛外,還有開展的黃色腺色;花梗長2-4.5cm,小苞片生於花梗的基或下部,狹卵形;萼片藍紫色,上萼片船狀盔形,斜上展,有短爪,側萼片圓倒卵形;花瓣有向後彎曲的短距;雄蕊多數,無毛;心皮5,子房密被黃色短柔毛。花期10月。

2.美麗烏頭,多年生草本,高6.5-50cm。塊根小,倒圓錐形,長約7mm。莖直立,不分枝,無毛。葉互生;葉柄長2.5-14.5cm,無毛,基部有短鞘;葉片圓五角形,長1-2cm,寬2-3.5cm,3全裂或3深裂近基部,末回裂片狹卵形或長圓狀線形,寬1-3mm,兩面無毛;生於莖下部或中部葉較小,具短柄。總狀花序有1-4朵花;下部苞片葉狀,上部苞片線形;花梗長2-6cm,被反曲短柔毛,上部混生伸展的柔毛;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線形;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藍色,外面被短柔毛或幾無毛,上萼片盔狀船形或盔形,基部至喙長1.7-2cm,側萼片長1.3-1.6cm;花瓣2,無毛,唇細長,長約3mm距長約1.5mm;雄蕊多數,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2550-3800m的山地草坡。

2.生於海拔3500-4500m的山坡草地,常生長在多石礫處。

資源分布:1.分布雲南。

2.分布於四川南部、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

【性狀】

1.性狀鑒別塊根圓錐狀或圓柱形,長4-7cm,直徑1.5-2cm。表面棕色至暗棕色,較光滑。質堅,斷面粗糙,白色。

2.顯微鑒別塊根橫切面:後生皮層為1-2列黃棕色細胞;皮層細胞3-4列,散有石細胞,長條形、梭形、長圓形、長方形或卵圓形,長80-170μm,直徑20-80μm,壁稍厚,層紋不明顯。形成層環狀。導管輻射狀或切向狀排列。澱粉粒復粒為2-5分粒,直徑4-16μm,臍點V形、叉狀或點狀。

【化學成份】小白撐根含小白撐堿(nagarine),烏頭堿(aconitine),3-脫氧烏頭堿(3-deoxyaconitine)。

【性味】辛;苦;溫;大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疼痛;腰肌勞損;關節扭傷;肋間神經痛;中風癱瘓;癰疽初起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0.05-0.1g,酒或溫開水送服。外用:適量,研末敷。

【註意】本品劇毒,內服需經炮制,不宜過量,以免中毒。年老體弱、嬰幼兒、孕婦禁服。

【各家論述】《雲南中草藥》:活血祛瘀,活絡止痛。治腰肌勞損,軟組織挫傷,關節扭傷,風濕關節痛,肋間神經痛。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小白撐相關圖片

小白撐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消石  下一个:小白花蘇>>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