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小白花蘇功效和作用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BáiHuāSū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大獨腳金的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曬幹。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單生,高20~50厘米。莖直立,一般不分杖或少分枝。葉疏少,生於下部的對生或近互生,生於上部的互生,葉片線形,長1~2.5厘米,寬O.2~0.3厘米。稀疏的穗狀花序頂生,梢端花漸密集;小花紫藍色或白色。蒴果,瓶形,萼宿存。種子多數。

【生境分布】常寄生於其它植物的根上。分布雲南、廣西等地。

【性味】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滲濕,利尿。治膀胱炎,尿道炎,腎炎,黃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摘錄】《*辭典》

小白花蘇《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BáiHuāSū

【英文名】HerbofBigStriga

【別名】幹草、小白花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大獨腳鑫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rigamasuria(Ham.XeBenth.)Bent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碎,曬幹。

【原形態】大獨腳金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被剛毛。莖直立,一般不分枝或少分枝,四棱形。葉生於下部的對生或近互生,上部的互生;葉片全部線形,長2-3cm,寬0.2-0.3cm。花單生,少在莖頂端集成穗狀花序;花萼長約1cm,果期增大,具15條棱,裂片幾乎與筒部等長,條狀橢圓形;花冠粉紅色、白色或黃色,花冠筒長近2cm,近先端向前彎曲,上唇短於下唇的一半,叉狀凹缺;雄蕊4,二強,內蒙。蒴果卵圓狀,長約6mm。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草地及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江蘇、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健脾消積;清熱利濕。主小兒疳積;食欲不振、黃疸、水腫、小便淋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小白花蘇相關圖片

小白花蘇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小白撐  下一个:小白綿參>>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