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小三棵針功效和作用

【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SānKēZhēn

【別名】小黃連、三爪黃連、小黃連刺(《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幹。

【原形態】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約1米。根橫走,外皮粗糙,有須根。枝半平臥,紅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三分又,細瘦,長1~2厘米。葉簇生,革質,倒卵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6~25毫米,寬3~6毫米,先端圓鈍、截形或近急尖,有時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灰綠色,下面灰色,微有粉,兩面網脈明顯,無柄。花4~7朵簇生於葉腋,金黃色,直徑約7毫米;花梗長4~7毫米;小苞片3,卵形;萼片6,花瓣狀,排列成2輪;花瓣倒卵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漸狹;子房有3~5胚珠。漿果近球形,粉紅色,有縮存短花柱。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灌叢中或山問路旁。分布雲南、貴州、湖北、四川等地。

【化學成份】根含小檗堿,故可作為黃連之代用品。

【性味】《雲南中草藥》:"苦,寒。"

【功能主治】

①《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瘡癰腫痛,結膜炎,小兒口腔糜爛。"

②《雲南中草藥選》:"治腸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癥,急性結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黃疸型肝炎,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

【摘錄】《*辭典》

小三棵針《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XiǎoSānKēZhēn

【英文名】rootofWilsonBarberry

【別名】小黃連、三爪黃連、小黃連刺、酸咪咪、刺黃芩、土黃連、老鼠子刺、小雞腳黃刺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wilsonaeHemsl.etWils.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切片,曬幹。

【原形態】金花小檗,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約1m。半平臥,幼枝紅褐色,節間甚短,表面有細淚黑色疣點,老枝灰褐色,刺3分叉,細瘦,長1-2cm。葉簇生,無柄;葉片革質,倒卵狀匙形或長圓形,長1-2.5cm,寬2.5-6mm,先端圓鈍、截形或近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灰綠色,下面常被白粉,兩面網脈顯著。花2-7朵成密生花簇,或呈傘房狀總狀花序,長0.5-1.5cm,小花梗張細,長2-4mm,小苞片卵形;萼片6,花瓣狀,排成2輪;花金黃色,直徑約7mm,花瓣6,倒卵形,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有1對密腺;雄蕊6,長約3mm;子房長圓形,內含胚珠3-5粒。漿果橢圓形或近球形,長約6mm,熟時紅色或粉紅色,宿存花柱長0.5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生拔2000-3500m的高山地帶,常成片生長。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根含小檗堿(berberine)2.94%,還含掌葉防已堿(p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及小檗胺(berbamine)。地上部分含小檗胺,異粉防憶堿(isoterandrine),小檗堿,藥根堿,木蘭花堿(magnoflorine)。組織培養液含小檗堿,掌葉防憶堿,非洲防已堿(columbamine),藥根堿。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心,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濕熱瀉痢;黃疸;肺熱咳嗽;目赤腫痛;小兒口瘡;熱毒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滴眼;或研末敷。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瘡癰腫痛,結膜炎,小兒口腔糜爛。

2.《雲南中草藥選》:治腸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癥,急性結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黃疸型肝炎,瘡癤。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小三棵針相關圖片

小三棵針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小球藻  下一个:小三葉耳蕨>>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