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野棕功效和作用

【出處】《雲南恩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YěZōnɡ

【別名】山棕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雙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曬幹。

【原形態】

雙籽藤,又名:雙子棕。

灌木狀,莖具棕衣。葉大,頂生,不等的羽狀分裂,小葉少數,菱形,下面灰白色,邊緣嚙蝕狀,葉脈扇狀。肉穗花序由葉叢中抽出,佛焰苞多數,花單性,稍大,黃色;雄花花萼杯狀,3裂,花瓣革質,雄蕊10~30;雌花近球形,萼片圓形,花瓣厚,三角形,子房2~3室。果實圓球形。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林下或竹林邊。分布雲南等地。

【性味】酸澀,涼。

【功能主治】止血,清熱,收斂。治月經過多,血崩,子宮下垂,肺結核咯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

【附方】治血崩:野棕配茜草、炒艾葉煎湯服。

【摘錄】《*辭典》

野棕《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YěZōnɡ

【英文名】RootofCaudateTwo-seededPalm

【別名】山棕

【來源】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雙籽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dymospermacaudatum(Lour.)H.E.Moore[BorassuscardatusLour;Didymospermacaudatum(Lour)]H.Wendl.EtDrude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皮部,洗凈,切片,曬幹。

【原形態】雙籽藤,叢生灌木,高0.5-2m。覆以殘存的老葉鞘。葉為一回羽狀全裂,裂片除頂總後2-4對為對生外,其余不規則排列,裂片近菱形或闊楔形,長10-20cm,寬2.5-5cm,先端尾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羽片中部以上邊緣具不規則的嚙蝕狀小齒,兩面綠色有光澤;葉鞘不開裂,長5-8cm,最後分解為網狀纖維。肉穗花序圓柱狀,單生於葉叢中不分枝,長20-30cm。花雌雄同株;雄花;花萼3片,杯狀,先端3裂,深紅色;花瓣3片,長圓狀倒卵形,長6-7mm,近木質,背部有很多條紋;雄蕊15-30或更多;雌花:花瓣3片,倒卵狀圓形,長3.5-4mm,先端兜狀,有多數條紋;子房球形,鈍3棱。果卵狀球形或近球形,直徑9-12mm,成熟時紅棕色,外果皮薄,內果皮也薄。種子3顆。花、果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南部、海南和雲南。

【性味】味酸;澀;性涼

【歸經】肺;脾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收斂固脫。主月經過多,崩漏;咯血;子宮下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附方】治血崩:野棕配菌草、炒艾葉煎湯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野棕相關圖片

野棕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野苧麻  下一个:葉底紅>>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