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YěYāChūnHuā
【來源】為省沽油科植物野鴉椿的花。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野鴉椿子"條。
【性味】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鎮痛。治頭痛眩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治頭痛眩暈:野鴉椿花三至五錢,雞蛋兩、三個。酌沖開水燉服。
【摘錄】《*辭典》
野鴉椿花《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福建民間草藥》
【拼音名】YěYāChūnHuā
【英文名】flowerofCommonEuscaphis
【來源】
藥材基源:為省沽油科植物野鴉椿Euscaphisjaponica(Thunb.)Dippel的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scaphisjaponica(Thunb.)Dippel[SambucusjaponicaThunb.]
【原形態】野鴉椿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8m。莖皮灰褐色,具縱紋。小枝及芽紅紫色,枝葉揉破後發出惡臭氣味。葉對生;小葉柄長1-2mm;小托葉線形,基部較寬,先端尖,有微柔毛;奇數羽狀復葉,長(8-)12-32cm,葉軸淡綠色,小葉5-9,稀3-11,長卵形或橢圓形,稀為圓形,長4-9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鈍圓,邊緣具疏短鋸齒,齒尖有腺體,下面沿脈有白色小柔毛,主脈在上面明顯,在背面突出;側脈8-11,有微柔毛。花兩性,圓錐花序頂生,花梗長達21cm,花多,較密集,黃白色,徑4-5mm;萼片與花瓣均5,橢圓形,萼片宿成;花盤盤狀,心皮3,分離;雄蕊5,花絲扁平;雌蕊3;子房卵形。蓇葖果,長1-2cm,每一花發育為1-3個,果皮軟革質,紫紅色,有縱脈紋。種子近圓形,假種皮肉質,黑色,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山谷、河邊的叢林或灌叢中,亦有栽培。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山西、臺灣等地。
【性味】甘;平
【歸經】心;脾;膀胱經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主頭痛;眩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附方】治頭痛眩暈:野鴉椿花三至五錢,雞蛋兩、三個。酌沖開水燉服。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