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華本草 > 葉下花功效和作用

【拼音名】YèXiàHuā

【別名】追風箭

【來源】為菊科兔耳風屬植物白背兔耳風AinsliaeapertyoidesFranch.var.albo-tomentosaBeauv.,以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幹。

【性味】苦,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除濕止痛,行氣活血。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淋巴結炎;外用治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註意】孕婦忌服。

【備註】(1)另有報導,本品之根,可治哮喘。用法:葉下花根1兩,水煎服,日服3次,每次加紅糖少許為引,連服數劑。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葉下花《*辭典》

【出處】《昆明藥植調查報告》

【拼音名】YèXiàHuā

【別名】追風箭(《雲南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白背兔兒風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凈切段,曬幹。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60厘米。根莖粗短,密生纖維狀須根。莖斜向上平展,黃綠色,被棕色絨毛。單葉互生;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3~6厘米,寬1.5~2厘米,先端尖,全緣,基部淺心形,上面沿脈上及邊緣有棕色絨毛,下面密被白絨毛,但沿脈上及迪緣有棕色絨毛,主脈3條。頭狀花序幾個排成腋生短總狀花序;花白色,長約2厘米;花軸自葉腋扭向葉背面,懸垂於葉下。瘦果有冠毛。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於陰濕灌木叢中或疏林下。

【性味】

①《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溫,澀。"

②《雲南中草藥》:"苦,溫,小毒。"

【功能主治】

①《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治骨折,癆傷筋骨。"

②《雲南中草藥》:"行氣活血,除濕止痛,接筋骨。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閉經,過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註意】《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摘錄】《*辭典》

葉下花《中華本草》

【出處】出自《昆明藥植調查報告》。

【拼音名】YèXiàHuā

【英文名】FruitofSiberianNitraria

【別名】追風箭、兔耳風、地黃連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白背兔耳風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insliaeapertyoidesFranch.Var.albo-tomentosaBeauverd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幹。

【原形態】白背兔耳風多年生草本,高60cm。根莖粗短,密生纖維狀須根。莖直立或斜升平展,稍木質,黃綠色,具棕色紅絨毛。單葉互生;葉有柄,極短;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6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面沿脈上及邊緣有棕色絨毛,下面密被白絨毛尖,基部心形,上面沿脈上及邊緣有棕以絨毛,下面密被白絨毛,沿脈及邊緣有棕色絨毛,主脈3條。頭狀花序幾個排成腋生短總狀花序;總苞長圓形;總苞片數層,邊緣膜質,外層先端常有絨毛;花白色,長約2cm;花軸自葉腋扭向葉背面,懸垂於葉下。瘦果具羽毛狀冠毛,汙白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灌木叢或疏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1α-H-愈創木-4(15)-烯6α-12-內酯-10α-O-β-D-吡喃葡萄糖甙[1α-H-gluai-4(15)-en-6α-12-olide-10α-O-β-D-glucopyranoside][1]。

【性味】味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瘀止血;消腫散結。主風濕痹痛;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骨折腫痛;外傷出血;瘰癧結核;風寒;喘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感想末撒。

【註意】《雲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各家論述】

1.《昆明藥植調查報告》:治骨折,癆傷筋骨。

2.《雲南中草藥》:行氣活血,除濕止痛,接筋骨。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骨折,閉經,過敏性皮炎。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葉下花相關圖片

葉下花圖片來源GOOGLE自動搜索,僅供參考。

<< 上一个: 葉下紅  下一个:葉象花>>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