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KǔBáiLà
【來源】
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凹脈柃的葉和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ryaimpressinervisKobuski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幹。
【原形態】凹脈柃灌木,高達3m。頂芽無毛,嫩枝具4條棱脊,無毛,葉互生,薄革質;葉柄長3-5mm,無毛;葉片長橢圓形,長4.2-10.5m,寬1.7-3.5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兩面無毛,葉脈在表面下陷,背面隆起,側脈11-14對,近葉緣處呈弧形連結。花單性,雌雄異株,常2-3朵腋生;雄花具卵圓形小苞片2枚,萼片5,邊緣無腺點;花瓣5;雄蕊15-20,先端有小尖頭;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同形,但萼片較小;子房長卵形,無毛,花柱長3-3.5mm,先端3裂。果實卵圓形,徑約4.5mm。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800-1800m的山坡、路旁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消腫;止血。主風濕痹痛;瘡瘍腫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注:此中藥方劑來源于網路收集,使用前請咨詢專業醫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